徐艳军 王啸
摘 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战略。文章以“人类与海洋”一课为载体,尝试将人地协调观与海洋意识教育结合起来,探讨在高中地理学科教学中提升学生海洋意识的路径,以期增强学生的海洋意识、提升学生人地协调素养。
关键词:海洋资源;海洋意识;人地协调观
我国有960万平方千米的陆地国土是我们的常识,但很多人忘记了我国还有300万平方千米的蓝色国土。从地理意义上讲,我国是海洋大国,但还不是海洋强国。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国家海洋战略。海洋强国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是建设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一环。教育部高度重视青少年的海洋意识教育,积极推动海洋意识、海洋知识进学校、进教材、进课堂。高中地理2017新版课程标准明确要求综合融入海洋意识教育内容。高中地理学科在提升学生海洋意识方面虽有天然优势,但在必修课程中给予海洋方面的学习时间仅有3课时左右。如何在有限的课时内让学生掌握知识、提升技能,深植观念、意识?笔者尝试将海洋意识教育与人地协调观结合起来,希望学生对海洋的认知更为深刻,也让人地协调这一核心素养更有落脚点。
一、高中地理必修内容中海洋教育的变化
为更好地呈现高中地理海洋教育部分的变化,笔者对2003版和2017版课标和教材进行了对比(表1)。
1.两版课标的共同之处
两版课标的共性是都关注了海洋或者海洋现象对地理环境(包括人类)的影响,这说明无论是2003版课标还是2017版课标,都始终不忘地理学科教学的核心是关注人地关系。所以“人地协调”既是海洋意识提升的坚实基础,也是海洋意识教育的终极目标。
2.两版课标的不同之处
第一,通过表1,可以看出2017版的课标和教材内容都有增加海洋意识教育相关内容,显示出十八大以后我国对于海洋强国建设的重视。
第二,仔细分析两版的课标,会发现2003版强调的是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即洋流影响了气候、生物、环境等地理环境,通过它们间接影响了人类活动;而2017版的课标直接明确立场,探讨海水性质和活动对“人类”的影响,该影响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这会让学生对人地协调关系中“地对人”的影响理解得更为全面和深入,帮助学生学会看“自然”。另外,2017版课标中还特别增加了海洋权益、中国海洋发展战略等内容,让学生更有“蓝色国土”意识和战略眼光,帮助学生学会看“世界”。
3.两版教材内容的不同之处
一般情况下,教材会根据课标配备相应的教学内容。2017版湘教版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有点特别,增加了“海洋与人类”一节,教材内容展示的是与海洋资源相关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忽视这种在课标中没有明确要求的学习内容。从课题“海洋与人类”就能够感受到文本在尝试探讨“人与海洋”的相互关系,这恰好指向地理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看似可有可无的内容却是贯彻核心素养、提升海洋意识的关键内容,值得教师以此为蓝本,带领学生深入理解海洋、理解人地协调观。
二、对人地协调观和海洋意识教育的认识
根据北师大王民教授的解读,人地协调观内涵是指人们对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关系秉持的正确的价值观(表2)。
表2 人地協调观的具体表现
[人地协调观的表现 能够理解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并能够辩证地看待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各种影响 能够理解人类活动影响地理环境有不同的方式、强度和后果,懂得尊重自然规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能够分析评价现实人地关系问题,理解协调人地关系的措施与政策 ]
由此,人地关系表现简单地总结为“地对人”的影响、“人对地”的影响、“人地协调”三个方面。那什么是海洋意识?简单来说,就是人类认识海洋、调整人与海洋的关系,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物质和精神的总和。作为地理教师,该怎样利用人地协调观来进行海洋意识的教育?下面以詹秀娣[1]老师的研究为基础,对“人类与海洋”中人地协调观和海洋意识的渗透进行分析。
1.“地对人”的影响
“地对人”的影响要求我们应深刻体会自然环境对于人类活动的重要性,它给予人类的影响可以是直接的也可能是间接的;可以是好的影响也可能是坏的影响。在“海洋与人类”一节中,我们需要渗透海洋资源为人类生存、发展提供了保障。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不断面临陆地资源枯竭与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海洋资源将是人类未来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让学生深刻理解我国为什么要把建设海洋强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什么要举全国之力去研究海洋、勘探海洋,即使有些海洋资源至今仍然不能大规模开发。
2.“人对地”的影响
人类能够改造自然,但不能改变自然规律。因此,人类要认真思考怎样尊重自然规律,以合理的方式对待自然,否则将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把人类影响的对象设置为海洋的话,应注意开发和利用海洋资源的强度、频率,以防止人类活动超出海洋承载力,给人类带来恶果。例如,人类自古就在寻求“渔盐之利,舟楫之便”,但当今出现了渔业资源枯竭、大型油轮泄露等恶性事件。认识、开发海洋要以了解海洋规律、尊重海洋规律为前提,不能妄自尊大。
3.“人地协调”观念
人地协调观念强调的是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容量相一致,既要促进经济发展,又要注重环境保护。自然环境的容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科技在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科技的发展会扩大自然环境的容量,但也有可能因为科技进步的阶段性,让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强度倍增。例如,现代技术已经可以进行海洋可燃冰的开发,但仍然要保持谨慎——科技这把双刃剑会不会给人类带来短暂利益之后却带来可怕的恶果。
在人地协调观念指导下,对海洋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应有更为明确的指导。一方面,激发学生认识海洋、研究海洋的热情;另一方面,应让学生带着尊重自然、与自然相协调的观念去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这样的海洋意识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三、课堂教学中海洋意识教育案例分析
“海洋与人类”教学中海洋意识教育分析(表3)。
四、课后感悟
深刻体会学科核心素养内涵,让课堂更有深度。教师是将培养目标转化为学生素养的重要桥梁。教师有多深刻,课堂就有多深入。如何让新课程目标落地,需要一线教师多学习教育专家研究成果,充分理解、把握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只有教师“穷尽千里目”,才能引领学生“更上一层楼”。
增强参与感,让“形而上”的意识课落地,让课堂更有温度。“海洋与人类”是一节观念课、意识课,这种类型的课容易让学生感觉是说教而产生排斥感。学生通过课前收集资料了解海洋资源开发的过去和现在,能深刻体会人类对海洋认识的进步,会有深深的自豪感。通过对现有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探讨以及为青岛海岸带开发进行规划设计,可激发学生主动思考人类应如何看待海洋、如何看待自然,让人地协调的观念以温暖、亲切的面貌自然而然地走进学生的心中。
参考文献:
[1] 詹秀娣,袁孝亭.高中地理教科书“正确阐明人地关系”的视角及其运用[J].课程·教材·教法,2012(32):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