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ECI模型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培训路径分析及策略研究

2020-12-28 02:13杨雪姣徐青青潘以锋
教学研究 2020年6期
关键词:培训策略深度学习

杨雪姣 徐青青 潘以锋

[摘 要] 随着学习科学的发展,深度学习成为研究热点,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激发者和促进者,对其进行深度学习的考察分析,是优化课堂教学效果与促进学生发生深度学习的有效途径。培训是教师进行系统学习的主要方式,研究教师在培训中的深度学习对教师发展意义重大,深度学习的表现在于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而知识的掌握程度、习得过程直接影响知识迁移水平。SECI模型的四个阶段恰好展现了知识由浅入深的习得过程,对知识创生和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因此依据SECI模型四个知识转化阶段,将深度学习的目标渗透于每一阶段的具体行动中,划分培训路径为情感交流、学习过程、学习结果、社会环境四层,针对每层提出具体的促进教师深度学习的相关策略,为在培训中促进教师深度学习提供参考,同时为深度学习知识的发展提供研究思路。

[关键词] 深度学习;SECI模型;培训路径;培训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20)06-0049-07

1 问题提出

深度学习的兴起,是人们自觉回应知识经济、终身教育、全面发展等理念对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内在要求,如何培养学生深度学习能力是未来教育改革的关键问题[1]。要想学生发生深度学习,作为学习要素中的重要角色--教师,就必须进行深度学习和深度教学,深度学习与深度教学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和一致性[2]。要重新认识教师的价值,没有教师,虽会发生学习但不会有教学中的学习,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没有好教师,学生也很难发生有意义学习。因此研究教师深度学习的过程对教育教学变革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支持教师发展的众多活动中,培训是快速提升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重要途径,为发展教师培训的价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要完善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做好培养培训规划,优化队伍结构,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3]。目前教师培训在规模和方式上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很多问題,如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内容缺少针对性、培训过程缺乏体验、培训效果没有反馈和持续性指导等[4]。究其原因,大多数培训只强调培训中教学理念的传达,缺少连贯性的培训流程和策略,无法保证培训内容真正落实[5]。因此教师培训效果都是基于浅层学习,即"已知道、被理解、想应用"的结果。要确保教师在培训中达到深度学习,最大的挑战就是要确保教师将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于教学真实情境中,实现培训知识转化和迁移。

知识创生螺旋模型(SECI)强调知识创生是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个体知识与群体知识不断转化和补充过程中实现的,分四个阶段:社会化阶段、外显化阶段、组合化阶段和内隐化阶段。每一阶段知识都在一定场域中实现转化,代表知识处于"螺旋"式建构过程,在知识发生相互变换的循环过程中,知识的质与量也发生变化,即由浅层知识表征过渡到深层内部加工。该模型已在教育职业培训中广泛应用[6],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知识发展机理、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以及培训活动组织等方面[4],尚未发现从深度学习视角出发,审视教师知识转化机理并给出对应培训策略的研究。由上述分析可知,SECI模型不但对知识掌握和迁移具有一定启示,而且可以为教师培训中的深度学习在知识转化角度形成连贯性培训流程提供参考。因此,本研究尝试在教师参与培训过程中,以SECI知识转化模型为依据,结合深度学习内在要求,研究培训中教师深度学习路径,并在此路径下提出针对性的培训策略,以继承与创新深度学习知识转化方面的研究,同时为教师培训带来新的指引。

2 SECI模型与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

2.1 SECI模型

知识创生螺旋模型(简称SECI模型)是日本著名的管理学家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于1995年在其合作的著作 《创新求胜》(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一书中提出的[7]。野中郁次郎借鉴柏拉图、笛卡尔等哲学家将知识分为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分类方法对知识进行分类,最初将这种分类方法应用于企业知识转化与创新[8],并取得一定研究成效。随着SECI理论不断发展,教育培训领域开始借助此理论进行研究,主要关注课程需求分析、课程内容开发和活动实施方面,以提高培训效果[9]。SECI知识划分突破了人们对知识的认识,对未经处理的经验知识给予了承认和重视[10]。

SECI模型(图1)代表知识是不断创生的过程,知识创生就是由不易表达的主观"隐性知识"与结晶为语言或文字的客观"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隐性知识包括信仰、隐喻、心智、思维模式等不易表达的知识,显性知识指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表达出来的知识。在知识转化过程中隐含着一个核心概念"场域",场域是大家集中起来创生知识的共享空间[11]。每种场域产生的知识经过知识共享成为共同"知识资产",社会化阶段产生共情性知识,外显化阶段产生概念性知识,组合化阶段产生系统性知识,内隐化阶段产生操作性知识。各阶段相互连接,形成知识积累,知识转化四个阶段在四种场域保护中循环进行。每一阶段具体介绍如下。

1) 社会化阶段(Socialization)是通过共享经验创造隐性知识的阶段。此阶段创造"共有心智模式和技能"等隐性知识,深深扎根于个人行动、真实体验或遵守的价值观及其情感之中,个人主观世界在此占据很大影响。此阶段通过"原创场域"进行隐性知识的创生,是知识创造过程的起点场域。在此过程中个人分享感觉、情感、经验及心智,在感情上产生初步变化,建立个体基本信任[6]。

2) 外显化阶段(Externalization)是把隐性知识表达出来成为显性知识的阶段。此阶段可以通过类比、比喻和模型等方式实现知识的沟通,个人与群体的交流是主要媒介方式,拥有思考的个人实现知识的"翻译",形成话语并激发将知识组成概念。此阶段通过"对话场域"将个人隐性知识转化为公共术语和概念,其中对话是主要交流形式,小组成员彼此交换想法,同时也对他们自己的想法反思,大家以开放的态度交流、学习、传播科学概念。

3) 组合化阶段(Combination)是将显性知识联结组成系统化显性知识的阶段。此阶段可以通过知识整理、联系产生融合的显性知识,知识的再编辑是此阶段的重要形式,同时网络技术应用是其实现的重要方式。此阶段通過"系统场域"实现知识再次显性化,一般发生在超越现实的"虚拟空间"场所,主要通过信息技术实现多个群体交流,实现知识系统化和联结化。

4) 内隐化阶段(Internalization)即将显性知识转变为隐性知识,重新组合到个体知识体系的阶段。此阶段主要通过"做中学"的方式,将知识应用于实践并通过自我反思等形式完成知识内化,进一步丰富个人的隐性知识库,掌握独创性新知识。此阶段通过"练习场域"进行实践操练和知识内化,系统化的显性知识通过实践和反思,在个体中实现内化整合,转变成自己的知识经验,实现知识转化的完整循环[12]。

2.2 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

关于深度学习的研究,早在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认知层次划分中就蕴含了"学习具有深浅层次之分"这一观点[13]。1976年,Ference Marton与Roger Saljo根据长期实验研究提出深度学习的概念[14],他们认为深度学习是学习者基于理解、加工后批判性习得知识,能在新情境中完成迁移、用以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高层次、高效率的学习方式[15]。在此基础上,国内学者还提出深度学习要伴随良好的情感体验[16],它是对学生学习状态、过程和结果的一种质性描述,也是培养学生高阶能力发展的一种投入式学习。此后,不同学者展开很多相关研究。比格斯从思维结构的角度研究深度学习,提出SOLO[17]结构模型,他认为深度学习要形成一定的思维结构,一定的思维结构总是以一定的知识、知识结构为前提条件。韦伯则提出"知识深度"理论(简称DOK模型)[18],将知识分为回忆、技能和概念、策略思维、拓展思维四个层次。可见,韦伯已经注意到思维过程与知识深度的关联性[19],深度学习发生对于知识诉求展开了深度学习过程性研究的新思路,学习者对知识认识和探究的过程,就是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无论是比格斯的SOLO结构模型还是韦伯的DOK模型,都是关于"知识"掌握过程的分析,综上,本文将深度学习界定为:学习者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能够批判性地理解、注重整合、加强沟通、建立知识网络形成复杂思维结构,在学习后能够将知识迁移运用至新情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过程,并且整个学习过程中伴随良好的情感体验。

"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是一个复合概念,阐释概念需要理解 "教师学习""深度学习"和"教师的深度学习"这三个名词。"教师学习"泛指教师从新手走向成熟的过程,此过程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增长[20]。教师的深度学习首先要满足教师学习的基本层面,从本文对深度学习的界定出发,认为"教师的深度学习"就是教师带有积极的心态,主动参与到学习环境中,关注知识的内在原理、批判性地接受知识、注重与同事沟通交流、强调知识迁移运用以解决教学困惑的学习过程[21]。"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就是在培训中实现教师深度学习的过程,主要包括培训前期的情感培养,培训过程的知识建构、知识升华以及培训后期的知识迁移。

2.3 SECI模型与培训中教师深度学习的关联

根据上述分析,SECI知识转化四个阶段与"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理念相契合。SECI模型包括知识转化发生四个阶段,为教师深度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知识循环过程。在每一阶段的适宜场域中共建学习空间,是教师深度学习得以发生的重要保障。将深度学习要求定位于每一阶段的学习目标,实现深度学习理念下的知识转化,是促进教师深度学习并实现知识迁移的有效措施。可见,SECI模型为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提供了切入路径,深度学习目标为此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是课堂教学效果改进的基础。

3 SECI模型视角下教师深度学习培训路径分析

本文从培训中教师对知识的认识根源出发,顺承深度学习的研究思路,结合具体培训发生"过程"中教师思维行为所处的知识层次,对深度学习知识转化进行研究,从而达到在时间和空间上逐步贴近深度学习发生的过程[19]。根据SECI知识转化模型的流程,要在每一阶段融入深度学习对知识的掌握目标、对培训中教师学习状况的分析。既考虑到传统大环境设计,又关注到细微过程分析,从教师深度学习涉及的学习态度、外在表现、内在认知以及迁移实践四方面出发,将培训中每一阶段深度学习目标聚焦深度的情感交流、深度的学习过程、深度的学习结果、深度的学习环境(图2)。

3.1 深度的情感交流

深度的情感交流是社会化阶段的目标,也是进行深度学习的基础。此阶段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个体共享经历建立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转化的过程。这种社会化本质就是知识创生过程中极其重要的"原体验"获得,此时个人主观世界起着很大作用,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及所产生的主观体验,良好的情感体验可以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情感常表现为兴趣、态度、欣赏、价值观、情绪意向等,通过心理疏导培养积极学习态度,是学习发生的激励器和促进器[22]。具体如下:(1)培训前期,要对教师进行教学困惑调研和培训需求分析,了解教师教学现状,结合分析做出具体培训规划。如果缺乏此环节,将导致课程设计不能解决教师当前教学困惑,教师培训热情不高,无法激发持续学习的心情。(2)鼓励教师参与培训是非常重要的情感激励。"鼓励教学法"指通过语言或行为刺激,产生对个人价值的肯定与鼓励,使其敢于面对自己面临的挑战[23],并希望做出尝试和改变,在培训前期培养积极的学习热情。(3)建立良好的联系是维持培训情感的重要手段,联系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包括关系的维持、培训活动安排以及学习小组建立等,联系可以维系各群体间微妙的关系。(4)个性化心理疏导。大多数一线教师最大的困惑就是如何将教学硬性要求和新的教学改革实现双边优化,如何解决教师面临的"两难"问题是培训专家需要解答的首要问题。要根据教师遇到的具体问题,制定具体心理疏导方案,从而进行深度的情感交流。

4.3 学习结果阶段策略

学习结果阶段的策略用于促使教师知识迁移和重构,形成结构完善的知识概念,为正确的实践打好基础。具体策略如下:(1)为教师吸收和理解知识留出时间和空间。动态的群体学习之后,需要有一个静态的自我思考时间,一个安静的思考环境才能进行教学设计创作。(2)搭建群体讨论多通道平台。多通道是指交流方式多样性,包括同步群组讨论、异步网络讨论,最重要的还是面对面的直接讨论。有了初步的教学设计,就可以通过多通道与他人进行深度探讨,检测教师的理解是否符合理论与实践的一致性,通过反复交流完成教学设计再编辑。(3)采用分布式支架策略,即提供不同种类脚手架[28]。参与培训的教师的水平和学科背景不同,因此完成培训活动目标所需时间不同,专家要针对不同情况提供及时和恰当的脚手架,帮助不同类型教师进行学习反思并走向计划实践阶段。(4)多元评价形式。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蒂金斯曾提出评价对学习者情绪产生影响,教师对学生的不同评价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师在学习过程中的评价也要考虑多因素,多角度、多主体、多形式地对教师的表现予以挖掘,从而为教师学习建立更合理的评估,结合线上线下表现评价教师学习情况,保障教师获得满意的学习体验。

4.4 学习环境阶段策略

学习环境阶段的策略为教师进行课堂实践和知识内化"保驾护航"。此阶段要为教师提供适宜的发展土壤、和谐的文化气氛和必要的时空支持。此阶段的策略如下:(1)学校层面。一种先进教育风向需要一种良性的校园文化作为依托,新的教学要求是校园"活动"起来的有效方式,也是教师"实践"起来的潜在动力,学校要在制度和政策方面为教师发展提供保障,实施有力外部驱动[29]。(2)提供新技术培训。创新的教学方式必然伴随着"教育的信息化",对教师进行后续的"教育技术支持",也是教学设计"新颖"的来源。(3)开展混合培训跟踪学习。为教师具体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提供专家指导和资源辅助,实地观察课堂实践并跟踪教师后续动态,帮助更多教师转变为研究型教师,才能保证培训的效果真正在改变教师、改变教育,教学理念才有可能实现更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5 总结

深度学习已成为我国教育变革的重要趋势,也是落实核心素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方式,教师进行深度学习是改变教师学习理念和实现教学创新的重要一步,也是促进学生实现深度学习转变的重要前提。培训中教师的深度学习只有考虑到每一个环节的完善,才能达到培训的目标。如今,教师不再是"理论和技术熟练型"专家,而是"反思型研究型"专家。因此,现阶段培训面临的重要问题是在各个方面"如何深入",才能实现教师知识和观念的深度改观。本研究在SECI知识转化的视角下分析了培训中教师深度学习可实施的路径,并在此路径下提出对应的培训策略,以期为当下教师培训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张浩,吴秀娟,王静.深度学习的目标与评价体系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4 (7):51-55.

[2] 郭元祥.论深度教学:源起、基础与理念[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7(3):1-11.

[3] 新华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20-01-14].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1667143.htm.

[4] 王阿习,陈玲,余胜泉.基于SECI模型的教师培训活动设计与应用研究--以"跨越式项目全国中小学语文和英语骨干教师培训"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6(10):24-30.

[5] 荆永君,李昕.教师培训迁移支持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为例[J].教育探索,2015(12):143-146.

[6] 李美琳. SECI模型视角下职前教师机器人教学技能培育活动实践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9.

[7] NONAKA I,TAKEUCHI H.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M].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5.

[8] 张琳琳. SECI视角下参与式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设计与实证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9] 张艳玲. SECI视角下农村英语骨干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

[10] 郑燕林,李卢一,王以宁.SECI模型视角下移动学习资源设计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0,28(3):20-24.

[11] 钟启泉.从SECI理论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特质[J].全球教育展望,2008(2):7-13+23.

[12] 杨南昌,谢云,熊频.SECI:一种教师共同体知识创新与专业发展的模型[J].中国电化教育,2005(10):16-20.

[13] (美)安德森.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78-80.

[14] MARTON F,SALJO R.On qualitative difference in learning:outcome and process[J].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76(46):4-11.

[15] 李洪修,李美瑩.基于虚拟现实环境的深度学习模型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19(9):68-73.

[16] 段金菊,余胜泉.学习科学视域下的e-Learning深度学习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3,31(4):43-51.

[17] BIGGS JOHN B.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learning:the solo taxonomy 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 [M].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18] WEBB N. Depth-of-knowledge levels for four content areas[EB/OL].(2015-12-25)[2020-01-14].https://www.scirp.org/reference/ReferencesPapers.aspx?ReferenceID=1637664.

[19] 殷常鸿,张义兵,高伟,等."皮亚杰-比格斯"深度学习评价模型构建[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13-20.

[20] 张燕,程良宏.教师的深度学习如何深入:学习要素的视角[J].当代教育科学,2019(8):45-51.

[21] 何玲,黎加厚. 促进学生深度学习[J]. 现代教学, 2005(5):29-30.

[22] 杨登伟,杨晓平."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教师非正式学习的新方式[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32-35.

[23] 武爱华.鼓励式教学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科普童话,2017(31):60.

[24] 谭小熙.教师作为學习者--普渡大学IMPACT 项目经验与启示[J].教学研究,2019,42(6):45-49.

[25] 朱益明.改革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原则与策略[J].教师教育研究,2017,29(2):55-60.

[26] 潘洪建,HARVEY HENSON,LINGGUO BU.教师培训的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以SIU项目为例[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10):74-78.

[27] 李兆义,杨晓宏."互联网+"时代教师专业素养结构与培养路径[J].电化教育研究,2019,40(7):110-120.

[28] 张思,刘清堂,熊久明,等.教师混合式培训中的同侪互助模式与支持策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15,36(6):107-113.

[29] 王玲.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现途径研究[J].教学研究,2015,38(2):46-49+53.

Based on SECI model, the training path analysis and

strategy research of promoting teachers′ deep learning

YANG Xue-jiao, XU Qing-qing,PAN Yi-feng

(Institute of education,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233, 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learning science, deep learning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Teachers, as the motivators and promoters of students′ learning activities, carry out the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of deep learning, which is an effective way to optimize th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 and promote students to have deep learning. Training is the main way for teachers to carry out systematic learning.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eep learning of teachers in training for teachers′ development. The performance of deep learning is to realize the transfer and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and the degree of knowledge mastery and acquisition process directly affect the level of knowledge transfer. The four stages of SECI model just show the process of knowledge acquisition from the shallow to the deep, which is of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re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So this article on the basis of SECI model four knowledge transformation stage, to penetrate deep learning goals in each stage of concrete action, divide training path for: affective interaction, learning process, learning outcome, social environment four layers, Specific strategies for promoting teachers′ deep learning are proposed for each level, providing references for promoting teachers′ deep learning in training and providing research idea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eep learning knowledge.

Keywordsdeep learning; SECI;training path;training strategy

[责任编辑 刘 冰]

猜你喜欢
培训策略深度学习
探讨应用意识在中职化学教学中的渗透途径
明确新型职业农民经营管理能力构成 实施有针对性的培训策略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中小型企业员工培训策略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教师培训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