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曦
近些年来,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尤其是新课改实施以后,对教学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研究了多种新型的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并且都进行了相应的实践。导学案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已经逐渐被应用到了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会根据学生实际的学习情况,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知识转化为具有教学意义的导学问题,在设计多种导学任务和问题,为学生的预习提供了很多的依据,从而能够让学生及时明确最终学习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这样一来,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出导学案的价值。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优势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导学案的意义
对于导学案来说,是很多教师基于新课标和素质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探究所编写出来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对导学案的应用,不仅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而且还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从而促使学生能够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们会以独立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对于一个完整的导学案来说,主要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教师点评、学生自评、反思总结、拓展延伸以及存在问题等多项内容。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作用
将导学案应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主要有以下几种作用:第一,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初中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可以自主完成所学内容的预习过程,不仅能够及时完成预习目标,也能够及时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并且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第二,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际学习中,通过导学案的引导,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借助教材内容及时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初中生的应用能力。第三,有助于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都会显示在导学案上,教师可以借助导学案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并且能够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答。
初中语文导学案编写的原则
主体性原则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内容和进度,随着新课改的实行,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所以教师在进行导学案编写的时候,要及时转变教学观念,要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编写,要注重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生活化原则
语文与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很多语文知识在日常生活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在编写语文导学案时,一定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要将生活中的场景引入到初中语文课堂中,引导学生利用所学语文知识去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现象和出现的问题,这样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性化原则
对于导学案来说,并不是试卷,而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辅助工具,所以导学案不能够编写成试卷的样子,要充分体现出引导学生学习的作用,要让学困生看到希望,也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都能够获得一个良好健康的学习心态。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存在的问题
编写的导学案中的习题过多
对于很多初中语文教师来说,普遍对导学案存在误解,很多时候在进行导学案的编写时,会将导学案按照教案的方式进行编写,导致导学案中的内容主要以习题的方式呈现,如果按照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内容的学习,很多就会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到做题上,失去了师生之间有效的沟通交流,也无法显示出导学案应用的优势,不仅如此,由于编写的导学案的习题过多,也变相的加重了学生学习的负担。
忽视了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是课堂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所以,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一定要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很多教师会忽视学生之间个体的差异性,導致导学案的编写都过于统一,缺少针对性,使得一些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不能够自主进行阅读和思考,甚至在解答导学案上的一些问题时,在没有真正理解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摘抄,这样不仅不能够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甚至纯粹在浪费时间。
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够为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在导学案中融入学习方法指导,是提高学习成果的前提。但是,对于一些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并没有认识到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从而忽视了将学习方式指导融入到导学案的编写中,对于一些重要的知识,学生也只能够依靠死记硬背的方式进行学习掌握,这样的方式尽管能够丰富学生的知识,但是却无法做到活学活用,因此,在导学案编写中融入学习方法的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没有突显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占据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只能够被动的学习,但是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成为了课堂教学的主体,要在教学中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实施导学案教学中,教师主要起辅助作用即可。但是一些教师存在错误的理解,认为只有在实际教学中“隐形”,才能够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一来,不能够突显出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从而导致任由学生随意发挥,造成了课堂的混乱,这样更加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导学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措施
密切与文章内容之间的联系,促使导学案充满语文味
语文本身就具备自身的特点,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也要让课堂充满于语文味。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时候,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挑选适合的教学内容,并进行合理的取舍后,再进行导学案的编写。例如,教师在教学《我的母亲》这篇文章时,一些教师所设计的导学案中只有一系列的问题,然后当问题解决的时候,也就完成了教学内容,这样的导学案教学方式不仅发挥不出导学案的优势,而且还抛开了文本内容,导致学生并不能够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想要运用好导学案,首先就要遵从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要将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文知识运用能力作为主要的目的。不仅如此,在导学案教学中,要注重改变教学的方式,要以多样化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文章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导学案教学中
随着教师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应现代的教学,也无法再满足教学的需求,教师只有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为学生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这样才能够促使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将导学案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先学后教”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留出了更大的探索空间,促使学生能够更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看法,并与其他学生分享学习的成果,这样有助于提高教学的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变色龙》这篇文章时,教师要根据文章内容编写导学案,然后会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样一来,所有的学生都会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组成员可以共同借助导学案的引导对文章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能够更加直观的展现文章中的情境,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人物的形象和性格,从而领悟到文章的魅力。
进行适时点拨引导,发挥出导学案的作用
借助导学案进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度的引导,尤其是当学生的思维受到阻挡时,教师需要进行有效的点拨,便于消除学生的疑惑;当学生的思维停留在表面的时候,教师要进行深入的启发,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文本内容;当学生的思维出现跑偏时,教师要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及时拨乱反正,这样能够促使教学活动顺利的进行,也能够充分体现出导学案“先学后教”的特点。例如,教师在教学《背影》时,导学案中会设置“我是在怎样的背景下与父亲见面的?”这样的问题,很多学生首先会不知所措,此时,教师便可以给予学生提示,引导学生细读文章的开头部分,这样一来,学生很快就能够找到相应的答案,从而有助于提高学习的效率。
陶行知先生倡导“教学做合一”,他认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将导学案应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不仅能够促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充分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还能够使学生意识到除了自主学习以外,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学案的应用提高了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培养了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而且能够促使学生自主进行积极的探索,有助于获取到更多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也助于打造出一个具有良好和谐环境的高效课堂。
(宜兴市屺亭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