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基于新课改的理念,“高效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受到了广大小学语文老师的共同关注。那么如何紧跟现代教育发展步伐,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此问题谈几点浅薄认识。
一、运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教师都希望用最好的教学方法来实施高效教学,希望通过最好的教学方法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很多老师常常花费很大的精力去研究“怎么教”,至于“教什么”就只能根据教的形式来确定。在新课标指引下,我们不能再按照自己“教”的思路实施教学,而应该按照学生“学”的规律来开展教学。即:学生“应该怎样学”,我们就“应该怎样教”。在教学设计时,要以充分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前提,设计的教案要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周密地考虑到学生存在“已有知识经验和思想方法基础”的事实。例如,怎样引出新知识、新句型,怎样用学生们最熟悉的生活现象去解释一个概念,怎样创设情境,怎样归纳学习过的知识点等,都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教师要从教学内容出发,以学定教,顺学而导,时刻关注每一名学生的学习情况,随时调整教学方案,从而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背等一系列语文实践活动过程中提高语文能力。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问题是思维的出发点,有了问题才会去思考。新课标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索性学习方式是在问题情境之中的学习,因此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就成为这一学习方式能否有效的前提条件。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总是由问题开始的,并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学生学习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设问题情境的过程,它可以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的思维在问题思考与探索中得到促进和发展。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再现语文课文中的真实场景,使学生进入身临其境的问题环境,从而产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体验,增强求知欲和自信心,进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利用教辅媒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学习资源是学习过程中最重要的要素之一。提供什么样的资源,以何种方式提供,对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学有着最为重要的作用。在施加教学中,教师要合理的整合各种教学手段,“因材选媒”,突出多媒体的辅助教学作用,淡化其“装饰”效应,让学生在形象生动的情景中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理智和情感体验,切不可喧宾夺主,切不可忽略了学生的自我体验和品位。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对课堂效率的提高无疑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促进作用。但教师在设计课件时,首先应明确目的,如何才能把问题用多媒体特有的优势表达清楚;其次教师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语文教育重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任何语言文字之外的手段都不能成为语文教育的主导性手段。
随着新课程标的不断推行与深化,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势在必行,所谓的高效并不是盲目地追求课程进度的快速推进,而是应该在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对教学课堂进行科学合理地组织,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争取在教学方法上更加灵活,在教学策略上更加先进,努力促使课堂情境的优化,活跃课堂氛圍,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让小学语文课堂真正为学生的个人发展和综合素质提高服务。为此,我们不仅要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同时,要不断地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灵活运用教材,为学生的多元化思维提供条件。总之,高效的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发展的必然选择。只有构建起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锻炼学生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素养,从而获得最优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