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

2020-12-28 02:00徐秀峰
教育周报·教研版 2020年44期
关键词:校规班主任家长

徐秀峰

沟通是心灵之间的桥梁,良好的沟通会使我们彼此之间更加了解,更加亲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生活中少不了要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沟通,特别是与家长的沟通。每个家长文化程度,个人素质是不一样的,如何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也是一门特别的教育艺术。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家长说,孩子不听父母的话,老师的话他都会听。其实不然,在孩子的认知中,特别是在一个初中生的思想意识中,只有父母才是永远对自己好,永远保护自己的人,所以他的是非观价值观绝大部分来源于父母。在工作中,很多班主任也认识到一个现象: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长甚至是问题家庭。这个现象普遍存在,所以对一个班级的管理要从与家长沟通开始,让家长能正确认识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冷静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把孩子的教育一个全盘托付给老师和学校。

每接一个新的班级,我都会在家长会上讲我的一次亲身经历。在我的孩子上一年级的时候,一天放学回来哭着说今天老师罚站了,还说她不诚实弄虚作假,我的第一感觉是孩子受委屈了,很是心疼。因为孩子一向是很乖巧的,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赶紧弄清了事情的原委。原来是前一天,孩子让我在数学家庭作业上签字,我错签到语文作业上了,孩子为了应付老师检查,剪下来贴在了数学作业本上。我冷静了几分钟,对孩子说:“这件事你和我都有责任,我很失职签字时马虎不认真,但是,你也应该在妈妈签完字后认真检查一下。你们老师太了不起了,认真负责,我们应该感谢她,她幫助了我们,否则我们以后还会犯更大的错误。我要立即给老师打电话承认错误,表示感谢。”见我这么一说,孩子立马不哭了,说她以后一定检查好了再去上学。这件事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亲其师,信其道。从这以后,她更喜欢数学老师了,更爱学数学了,对待家庭作业更加认真和严谨了。在我们与孩子的学习生活中,这样的事情肯定不会少,面对类似的事情,也许有的家长会觉得老师小题大做,在孩子面前表现的无所谓。或者会对老师的处理很有意见,在孩子面前否定诋毁老师,更有甚者,会去找老师理论讨个说法,但是所有这些家长的表现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让孩子觉得更委屈哭得更凶忽略自己的错误,不喜欢不信任老师,甚至不爱学数学不愿去上学。

最近我目睹了这样一幕,有学生因考试带手机被班主任叫到办公室。班主任就问规定不能带手机为什么明知故犯,他说是妈妈让他带的,班主任断定他撒谎,罪加一等,大发雷霆,立即给他妈打电话核实,答案如老师所料,家长说并不知情。此时班主任非常生气,说他不遵守校规考试作弊不诚实无药可救。可他一脸委屈还不卑不亢,老师当然不会相信他越发生气,急得他两手抓头,一会儿功夫只见他脖子上被抓了深深的几道血印,并要求给妈妈打电话,还开了免提。只听电话那边,孩子妈妈说:“你这孩子,让你带手机是为了联系方便,你怎么能考试作弊用!你也不能和老师说是我让你带的呀!真是傻!”当她意识到开了免提,立马换了腔调:“你看你这孩子,怎么能带手机上学呢!快给老师道歉……”电话这头的孩子迷茫无助地站在那里,不敢抬头看老师。当时我很想过去给他一个拥抱,拍拍他的肩膀,告诉他老师相信你。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言传身教”是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教育的永恒命题。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实际上都是在以身示范。常言道:有其父必有其子。 一个家长如果这样引导孩子,他的孩子怎么可能诚实,怎么可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怎么能理解老师的苦口婆心!

的确这些事很小很小,但对于孩子成长的导向作用很大很大。没有什么语言能胜过事实更有说服力。作为班主任老师,面对每一个孩子出现的问题,我都会站在家长的角度,心平气和的与家长一起处理,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不会有漏洞。家长和老师多了一份沟通,多了一份理解,即使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再与家长沟通起来也很少有意见分歧。在平时,家长和我的关系也非常融洽,从未出现过矛盾,很多学生毕业后,家长还会打电话与我交流关于孩子学习和生活的问题。

戴尔·卡内基说过,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方法,也是必然要件。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怎能期望他人感动?与家长共情,共同面对,互相理解,形成教育合力,才会事半功倍。

猜你喜欢
校规班主任家长
我的班主任①
校有校规
校规之战:“严”与“爱”何以平衡
家长错了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雷人校规”“雷人”的原因及思考
校规啊,校规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