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2020-12-28 03:59:36印锦松
高中数学教与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意识素养情境

印锦松

(江苏省高邮中等专业学校,225600)

2017年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科核心素养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四基”、“四能”之外,更要大力发展学生数学运算、直观想象、逻辑推理、数学抽象、数据分析和数学建模六方面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具备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形成创新性思维和实践能力.而创新性思维的起点就是问题,终点就是问题的解决.因此,新课标下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提升学生数学学科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成为一线教师广泛关注的课题.

一、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状分析

1.情感因素影响,学生不愿或不敢提出问题

部分学生进入高中之后,学习的激情和好奇心减弱,即便心中有问题,却担心所提问题过于简单,老师和同学可能不屑一顾,自尊心较强,怕挫折有阴影,举手的现象越来越少.随着时间的推移,阻碍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形成.

2.能力因素影响,学生提不出问题

数学课堂中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一做就错的现象尤为明显,什么都懂可能什么都不懂,说明学生的认识还停留在感知阶段,没有进行深入思考和质疑,没有形成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同时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素养要求较高,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较困难;加上教师缺少引导学生思维,没有建立实质性联系,缺少等待,学生很难提出问题.

3.教学观念影响,不利于学生提出问题

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仍以升学率为主要标准,在现行的教学中,多数教师的教学只要求学生能回答问题就行,教师注重“学答”往往超过“学问”,这不仅造成学生没有意识、也不想去思考、去发问,数学学习肤浅;加上教师担心学生提问过程中节外生枝,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二、培养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现实意义

1.唤醒学生学习主体意识,自主建构数学知识

在大力倡导“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下,应强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学生问题意识的发展将激活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传统的“要我学”发展到“我要学”,有利于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现状.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需求强烈,进行自主发问、学习思考、批判质疑、在批判中获取知识,并实现知识的内化与迁移.

2.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促进数学深度学习

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可以说没有问题就没有创造,一切创新活动都源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增强学生思维的敏感性与活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感到怀疑的现象.在学习过程中,对数学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可激发学生强烈的数学创新意识,进而突破学生的思维惰性和思维定式的局限,在很大程度上,开启智慧,生长出较“知识”更具再生力的学习力,从而促使学生走向更加深度的数学学习,并能够加深对数学的理解,获得更为清晰的数学思维和更强的数学逻辑推理能力.

3.提升学生探究能力,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学生学习的过程, 既是一个认识的过程, 又是一个探究过程,需要学生积极问题意识的参与. 数学问题意识是进行数学认知的前提,是任何数学活动探究与发展的基础.强烈的问题意识能够促使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只有经过解决问题的练习,才能逐渐学会发现探究问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加强对学生数学问题意识的培养, 必然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能力、学习的技巧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三、学生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策略探究

1.和谐氛围是催生问题意识的土壤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数学课堂应该是和谐的、活跃的.和谐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思考,青少年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强烈,这正是问题意识的表现.教师的教学活动应顺应这一规律,要充分爱护和尊重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的学生不求全责备,要鼓励与肯定,促使学生形成创造性思维能力,让学生以更加灵动的思维来展开分析和研究,推动问题意识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这样设计:

教师:同学们,你们未来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学生:我想成为建筑师.

教师:成为建筑师,很好,为你的职业理想点赞!那就要好好学习数学了,尤其是对立体几何要有足够的了解.那你们认为学好立体几何应该掌握哪些知识呢?

学生:我觉得应该掌握空间中点、线、面的知识,了解三者的位置关系,并将点、线、面以最佳的形式组合起来,形成多种几何图形.

教师:说得不错,这就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立体几何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同学们对这节课的学习有什么想法?

学生:本节课学习过程中,主要是判断长方体中点、线、面的位置关系.长方体中,有些线是平行的,有些线是垂直的;有些面是垂直的,有些面是平行的;有些棱所在的直线与面平行或者是垂直关系.

教师:同学们的分析很有道理,本节内容主要对这些线面的位置关系进行如何判断和证明.那么平面可不可以说成长3米,宽2米? 为什么?

学生:不可以,因为空间中的平面是不能度量的,没有面积大小、宽窄和薄厚.

教师:很好!在讨论线面、面面的位置关系时,可以将面进行延展,这样就能够发现线面、面面之间的关系,会简化证明过程.

教师从学生未来职业引入创设情境,课堂教学氛围变得轻松活跃,当学生提出自己想成为建筑师时,教师轻松将点、线、面的知识点引入课堂,通过问题层层推进,课堂教学氛围融洽,学生积极回答问题,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2.创设情境是产生问题意识的催化剂

问题源自情境.数学情境是含有相关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的情境,同时也是数学知识产生的背景,它不仅能够激发数学问题的提出,同时还能为数学问题的解决提供相应的信息.

例如在讲授几何概型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 周末,我和朋友约定在晚上7 点至8 点见面,先到者等候另一人20分钟后方可离开.那么我们两个人能见面的概率是多大呢?教师引导学生思考: 假设到达的时间分别为7点X分和7点Y分,那么X,Y必须满足大于或等于0或 小于且等于60,而两人能见面的充要条件是X与Y之差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0.假设以有序实数对(x,y) 表示平面上的点的坐标,那么把两个时间段看成直角坐标系中x轴和y轴上的线段(让学生自己画出相应的图形).记两人能见面为事件C,则事件C的概率为阴影部分面积和正方形面积的比值.这样,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就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

在大力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课堂情境的创设显得尤为重要.该问题的解决就是教师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的经验和生活实际,创设真实性的问题情境,这些情境就像催化剂,既能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又可以开启学生的思维.

3.方法引导是提升问题价值的关键

学生问题意识的价值不能仅仅停留于认知心理阶段,而是要落实在会问、能够问出有价值的问题上.教师应教给学生产生问题意识的思维方法,形成提问技能,并加以训练引导,使学生在一次次的质疑中有所收获.

与此同时,在教学过程中应把握好问题设置的“五度”和“六要”原则.“五度”即: 准度、跨度、坡度、密度、广度;“六要”即要简洁明确、要讲究过程、要有阶段性、要有探索性、要注重时机、要少而精.要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对待问题要质疑多且深.以问题为细节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产生问题始,以产生新的问题终,进一步实现数学教学中问题意识的培养,使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能够落地生根,实实在在.

4.积极评价是问题意识的动力源

著名教育家弗莱雷曾说过:“好的教育离不开对话交流”.教学对话应该是双方相互尊重、地位平等的,教师要做的不仅是要对学生提出质疑的积极性做好保护,还应利用有效评价引导学生深入问题的本质去探究,从而提出更有深度的问题.当他们成功地提出问题后,要及时地给予剖析表扬;学生在发现问题的过程中如遇到困难,则要给予加油鼓励;若学生提出较简单的问题时,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走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些都是有深度问题的基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数学教师要善于从课堂鼓励、教学评价和班级评价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对学生的深问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成功提问的愉悦,还要激发学生对问题继续深入研究的兴趣.

问题意识和问题解决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关键,更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元素.问题意识是学生数学创造性学习、深度学习的基本前提.学生只有形成问题意识,才能将数学学习推向深入,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和实效性.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更加重视问题意识的教学,将学生学习过程的“疑问”和“问题”作为教学的出发点和研究点,引领学生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探索精神,从而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自主构建和发展认知结构.

猜你喜欢
意识素养情境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人大建设(2018年2期)2018-04-18 12:16:53
意识不会死
奥秘(2017年11期)2017-07-05 02:13:08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