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神火集团职工总医院(476600)尉卫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2019年4月我院双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28例,均符合《脑损伤神经功能损害与修复专家共识》[1]诊断标准,根据手术方案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22~56岁,平均年龄(39.18±7.28)岁;其中高处坠落伤16例,交通事故致伤34例,打击伤14例;观察组男34例,女30例,年龄23~58岁,平均年龄(40.87±8.16)岁;其中高处坠落伤19例,交通事故致伤32例,打击伤13例;两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观察组采用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取仰卧位,全身麻醉,患者上半身抬高20°,合适位置固定头部,作额颞顶大问号式切口,切口始于颧弓平面耳屏前1cm,于耳后上跨过顶结节转向前至额部中线,止于发际内。额颞顶大骨瓣12cm×15cm,尽量多咬除蝶骨嵴,暴露前颈、中颅窝,呈放射状剪开硬膜,清除颅内血肿、硬膜下血组织,实施止血后,减张缝合硬脑膜,放置引流管,实施双侧减压,一侧完成后,再实施对侧去大骨瓣开颅减压术。
1.3 疗效评估标准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积分(GOS)评估预后效果:死亡;植物生存,仅有最小反应;重度残疾且日常生活无法自理;轻度残疾但可独立自主生活;恢复良好、正常生活,但有轻微缺陷。总有效率=(良好例数+轻度残疾例数)/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 两组术后预后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包括急性脑膨出、癫痫、脑积水、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观察组良好30例,轻度残疾17例,重度残疾12例,植物生存5例;对照组良好19例,轻度残疾14例,重度残疾16例,植物生存14例,死亡1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43%高于对照组51.56%(P<0.05)。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急性脑膨出5例,切口疝1例,脑积水2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5例;对照组急性脑膨出10例,切口疝5例,脑积水4例,颅内感染2例,脑脊液漏2例,癫痫3例。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26.56%低于对照组40.62%(P<0.05)。
双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属严重创伤,由高强度外力直接或间接作用头部引起,可导致残疾甚至死亡。常规骨瓣开颅减压术可消除脑挫裂伤灶或脑内血肿,但内部减压不充分,止血效果欠佳,易引发口疝[2]。
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已得到临床认可,治疗双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具有较高的可行性。与传统手术相比,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具有以下优势:①取额颞顶大问号式切口,切口始于颧弓平面耳屏前1cm,止于发际内,切口设计科学,手术视野开阔,利于手术操作;②额颞顶大骨瓣12cm×15cm,暴露前颈、中颅窝,可清除大部分单侧幕上颅内血肿,能有效切除失活脑组织;③额颞顶大骨瓣12cm×15cm,骨窗位置低,颞叶面可充分减压;④咬除蝶骨嵴,有助于血液回流,缓解术后脑水肿。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73.43%高于对照组51.56%(P<0.05),说明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效果显著。此外,观察组并发症发生情况26.56%低于对照组40.62%(P<0.05),提示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具有安全性。同时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还应注意:①准确选择手术时机,一般为脑干尚未遭到损伤前;②咬除蝶骨嵴位置应是最深位置,有助于侧裂血管减压。
综上可知,双侧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双侧额颞部重型颅脑损伤效果显著,可减少并发症发生情况,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