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欧洲心脏病学会(ESC)/欧洲心胸外科协会(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版指南)延续了上一版指南《2016 ESC/EACTS心房颤动诊断和临床管理指南》中的“ABC”路径,旨在进一步改善心房颤动患者的结构化管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结局,促进患者坚持标准化治疗,其主要更新要点如下:
1.所有心房颤动患者应考虑脑卒中风险、症状、心房颤动负荷及心房基质严重程度评估,以简化心房颤动评估、治疗决策、并促进优化心房颤动患者管理。(Ⅱa类)
2.定期评估患者脑卒中和出血风险。HAS-BLED评分有助于处理患者可改善的出血风险因素,HAS-BLED评分>3为高出血风险。
3.抗凝决策不应受心房颤动类型的影响,如首次发现的心房颤动及阵发性、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
4.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或QTc>500 ms患者,在尝试药物复律时,应考虑心律失常和心动过缓风险。
5.若考虑导管消融,建议考虑手术风险及术后心房颤动复发主要风险因素,并与患者进行讨论。
6.若心房颤动复发患者在首次行肺静脉隔离术(PVI)后症状改善,应考虑再次行肺静脉隔离术。
7.在某些特定的有症状的心房颤动患者,导管消融作为节律控制一线治疗。
8.严格控制危险因素并避免触发因素,是节律控制策略的一部分。(Ⅰ类)
(来源:http://circ.cmt.com.cn/detail/1422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