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市安阳地区医院(455000)李小亚
脑卒中是一种由脑血管破裂、栓塞引发的脑供血、供氧不足,是临床最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虽然随着近些年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脑卒中患者病死率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仍有较多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和并发症,因此做好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是十分必要的[1]。此次研究以2018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102例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其肢体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征得院伦理委员会许可后,将纳入研究的102例脑卒中患者(2018年1月~2019年2月)随机分为A、B两组(A=51,B=51),A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55~71岁,平均年龄(63.27±2.41)岁。B组男27例,女24例,年龄56~73岁,平均年龄(63.34±2.39)岁。两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首次发病;发病6h内入院就诊治疗;意识清醒;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颅脑外伤或手术史;其他类型脑血管疾病;严重意识障碍;精神障碍;恶性肿瘤;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2 护理方法 A组接受常规护理,主要包括遵医嘱用药、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指导、保持病房整洁卫生等。B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早期康复护理:①心理干预:多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情绪变化,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向患者展示经有效治疗后顺利出院的相关案例。②体位护理:指导患者正确的进行仰卧、坐卧和患侧卧、健侧卧,可每2h转换一次体位,预防压疮,并使用脚手架防治患者跌倒、摔伤。③肢体运动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后即刻进行被动肢体功能训练,人工帮助患者进行关节伸展和复位,每次30min,每天3~4次。而后根据患者康复情况,进行手臂摇摆,上半身仰卧训练,侧卧伸展腿部训练、手指伸展、手肘360°旋转以及站立和行走训练,每次20min,每天2次;④按摩护理:对患侧肢体进行分段按摩,减缓肌肉萎缩和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每天2~3次,每个关节15下左右。⑤自主生活功能训练:指导患者进行进食、喝水、洗漱、穿衣、如厕等日常活动能力训练,鼓励患者自主完成简单的自主生活操作。
1.3 观察指标 使用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FAM)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肢体运动功能;使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自主生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处理分析,定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定性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显著。
两组护理干预前FAM和ADL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B组护理干预后FAM评分(60.08±5.13)和ADL评分(62.44±5.63)均高于A组(47.63±4.28)、(50.23±5.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人口老龄化速度不断加快,我国每年新增脑卒中患者数量在不断上升,现已成为导致中老年人残疾和死亡的重要原因。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转变,护理工作在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作用也受到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而各种新型护理模式在临床应用也愈发广泛。
早期康复护理是在康复医学和护理学指导下产生的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其以加快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要目的,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肢体的刺激,通过各种体位变换、主动或被动运动增强对患者患侧肢体的刺激,这一措施不仅能提高患者运动功能,还可有效预防患者肌肉萎缩。而护理过程中通过心理干预还可有效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康复训练效果,加快患者康复。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的B组护理后FAM和ADL评分均高于A组,这与马小珍等人[2]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此次研究仍有较大局限性,不仅纳入样本量较少,亦未对两组患者进行远期随访,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影响仍需要大样本的进一步分析。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和自主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