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误吸潜在风险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案分析

2020-12-28 00:02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贾凤娟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0年4期
关键词:胃管预见性营养液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71000)贾凤娟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依照患者的额就诊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54例,男34例,女20例,年龄为54~69岁,平均年龄为(61.5±4.9)岁;试验组54例,男35例,女19例,年龄为55~69岁,平均年龄为(61.9±5.1)岁。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日常的饮食护理与卫生清洁护理等。试验组予以预见性护理:①插管前护理。插管前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综合情况进行评估,以便选择适合型号与材质的胃管,以便能够减缓营养液的流速与滴速,进而降低患者发生误吸。②对置管的深度予以加深。以往使用的14F硅胶胃管插入的深度为45~55cm,但由于胃管侧孔开口位于贲门以上食道内,因而较易发生食物反流现象,因此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护理人员可将插管深度再加深8~10cm,进而能够有效的降低食物反流现象。③予以体位护理。患者在鼻饲前,护理人员需要将床头抬升30°~45°,鼻饲中及鼻饲后1h内继续使患者保持此种体位,并避免对患者进行翻身、吸痰与拍背等操作。鼻饲时若患者出现误吸与呼吸困难等现象,则需要及时停止鼻饲,使患者采取右侧卧体位,并且将头部稍向下低,及时对呼吸道内的物体进行吸出,并且及时将胃液抽出。④在进行鼻饲前需要对患者的胃功能进行评估,每4h对患者的胃液进行回抽以进行判断,若胃内残余量超过150ml,则需要将两餐的间隔时间延长;若有必要,则需要遵医嘱对患者用药。⑤注重营养液注入方式与温度。依据胃内残余量的判断结果决定是否对患者输注营养液。若有必要,则需要对输注速度进行控制,采取缓慢输注方式,例如将200ml的营养液在30min内输注完毕。同时在输注营养液前需要使用加温器对营养液进行加温,控制在38℃~40℃。⑥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导。护理人员需要加强对患者鼻饲的指导,并告知其相应的注意事项,以便在家庭护理中能够对患者予以正确的鼻饲,从而降低误吸现象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①并发症发生情况。②护理满意度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情况为计数资料,采用例或例(%)表示,两组间的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或非参数检验,P<0.05提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3.70%(2/54)明显低于对照组27.78%(15/54),差异显著(P<0.05)。

2.2 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试验组的满意度96.30%(52/54)明显高于对照组79.63%(43/54),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预见性护理指对可能导致某种不良现象的相关因素进行预见,并予以针对性的措施将其排除,从而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护理效果[1]。通过查阅相关的临床资料可知,胃管插管的深度、鼻饲时的体位、胃内残余量、营养液的输入方式与温度、家属是否具有良好的鼻饲知识等因素均为可能导致患者鼻饲时发生误吸的相关因素,为此在预见性护理方案中,护理人员对上述因素进行有效的重视,并依据每种因素的特性制定了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使患者在较大程度上避免发生误吸等不良现象,确保患者能够获得良好的食物与营养的输入,进而有利于疾病的康复[2]。依据实验数据显示,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至3.70%,并且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至96.30%,主要原因在于预见性护理措施能够对相关的诱发因素予以有效的预见与对症处理,同时护理人员能够做到完全以患者为中心,并获得家属的积极配合,因而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

综上所述,对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误吸潜在风险予以预见性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不仅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能够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可作为排除重症脑卒中患者鼻饲误吸潜在风险的首选护理模式。

猜你喜欢
胃管预见性营养液
二次试水法在难置胃管患者胃管位置判定中的应用
不同营养液浓度对阳台生菜品质的影响
预见性护理程序在老年痴呆护理中的应用及满意度评价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预见性护理干预在接种新冠疫苗中的应用
CELSS中营养液循环利用应用实例
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恶性肿瘤术后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
极低出生体重儿胃管喂养后采用空气冲管的临床效果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食用菌追肥谨记“两适两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