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473000)皇甫乐煜
缺血性脑血管病为神经内科急危重症,多采取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时间窗相对较宽,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等不良反应较小,广泛用于临床实际。但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静脉溶栓后是否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尚无统一推荐意见[1],亦有学者持反对意见。在此背景下,本研究选取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分组讨论抗血小板药物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效果影响。如下。
1.1 临床资料 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同意,选取我院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2017年1月~2019年1月),均经临床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证实,发病至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时间<4.5h,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签订同意书;排除器质性病变、脑出血倾向、研究药物不耐受、静脉溶栓禁忌证者。根据治疗方案分组,各38例。实验组男22例,女16例;年龄41~79岁,平均(60.02±8.01)岁;对照组男20例,女18例;年龄40~79岁,平均(59.54±9.36)岁。两组临床资料均衡可比(P>0.05)。
1.2 方法 两组入院后采取吸氧、降糖、监测生命体征、降压、调脂、纠正酸碱失衡或水电解质失衡,同时采取阿替普酶(德国勃林格殷格翰公司,国药准字S20110051)静脉溶栓治疗,总剂量为0.90mg/kg,静脉推注总剂量10%药物,时间1min,剩余90%于60min内匀速静脉泵注。静脉溶栓治疗后24h,复查头颅CT,排除脑出血,实验组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口服阿司匹林(陕西孙思邈高新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61021415),100mg/次,1次/d,口服氯吡格雷(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6410),75mg/次,1次/d,连续治疗2周,随后单用阿司匹林长期治疗。对照组未使用抗血小板药物。
1.3 疗效评价 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估,包含良好(NIHSS评分较溶栓前降低4分及以上)、差(NIHSS评分较溶栓前降低4分以下)两个等级。
1.4 观察指标 静脉溶栓后1周进行效果评估两组疗效;两组颅内出血发生率。
1.5 统计学 通过SPSS25.0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 <0.05表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疗效 静脉溶栓后1周,实验组29例良好,9例差;对照组20例良好,18例差。实验组良好率76.32%高于对照组52.63%(χ2=4.653,P=0.031)。
2.2 颅内出血情况 静脉溶栓后1周,实验组2例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对照组1例症状性颅内出血,2例非症状性颅内出血。实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5.26%(2/38)与对照组7.89%(3/3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是当前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效手段,其目的在于溶解血栓,开通闭塞动脉血管,改善缺血半暗带低灌注状态,恢复神经功能,拯救患者生命。但对于影响溶栓疗效因素仍存在一定争议,其中包括是否服用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阿司匹林)。文献指出,抗血小板药物是否影响溶栓疗效可能与溶栓时间窗有关,若溶栓时间窗较长,随溶栓药物在体内完全代谢后,已疏通血管会再次出现闭塞[2]。本研究选取76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发病至阿替普酶溶栓时间均<4.5h,此时患者脑组织损伤小,出血概率低,绝大多数能获得良好预后。尤雪梅等[3]研究指出,抗血小板药物可提高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近期疗效,对远期预后及安全性无明显影响。本研究显示,静脉溶栓后1周,实验组良好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研究具有相似性。与上述研究不同的是,本研究仅对静脉溶栓后1周颅内出血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颅内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种治疗方案对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无明显影响。
综上,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可提高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近期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