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资助育人问题及对策

2020-12-27 10:54陈一乔胡华北
关键词:奖助学金三全育人贫困生

陈一乔, 胡华北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资助育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健全学生资助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党中央、国务院把“精准扶贫”“育人”作为新时期扶贫开发的重要指导思想。如何在充分发挥现有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优势的同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新时代要求的育人对策,更加科学、高效的实现资助育人,是新时代新理念下的新需求。

1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

1.1 全员资助育人的意识尚未全面形成

现在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基本由学校的资助中心负责统筹规划,各院系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进行实施。他们要完成奖助资金的评审和发放、处理助学贷款相关事宜、管理勤工俭学岗位等工作。特别是奖助资金的评审和发放工作时间短,工作量大[1],资助中心的老师又很难近距离接触到所有贫困生,使“育人”这部分工作大打折扣。另外,作为站在资助育人工作前线的高校辅导员,面临着资助育人工作相关知识不足。各类辅导员培训课程很少涉及资助育人工作,学校的资助中心对本校辅导员做培训时通常更加注重强调奖助学金评选的公平公开性,导致一些辅导员没有充分认识到“育人”的重要性,误认为只要每学年评选、发放完奖助学金,资助育人工作就算完成,对频繁出现的贫困生自卑、没有感恩意识、诚信缺失等问题缺乏关注。

1.2 全程、全方位的资助育人的体系尚未全面建立

现在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缺少对处在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学生采取针对性的育人策略,忽略了育人工作应该因人而异。其一,有的贫困生不仅经济贫困,还存在道德思想、心理素质、学习能力的贫困,他们思想上的偏差、心理能量上的匮乏、学习上的压力都不能简单的用资助资金解决。其二,如没有正确的引导,资助本身也可能会给受助生带来不好的影响。有关于受助生的研究显示,有的受助生错误认为受到资助理所应当,对受资助没有感恩之心[2]。贫困生有可能在申请助学金的过程中出现诚信缺失、人际紧张、自卑等问题[3]。受助生也有可能在助学金的使用中出现攀比、虚荣和盲目消费的现象[4]。国外的相关研究也显示,高额资助和低额的学费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机[5]。接受不同资助形式的学生也可能会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和表现。借助学贷款的学生会比接受奖助学金或勤工俭学的学生表现的糟糕[6]。其三,除了受助学生,还有2类学生应纳入资助育人的工作对象中:一是在奖助学金评选或勤工俭学岗位申请中落选的贫困生,他们可能会因为落选产生严重的自卑、怨怼、嫉妒等心理;二是因自卑、怕被瞧不起等原因不愿意透露自己家庭的真实经济情况,不愿申请助学金,宁愿选择外出学校做兼职的学生。这2类学生会在下文中描述为“未受助贫困生”,学校虽然不能为所有贫困学生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但可以为他们提供情感、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帮助。

2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方案

2.1 全面提高全员资助育人的意识

(1) 国家、地方教育部门。可针对全体高校教职员工开设有关“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线上公需课程和线下讲座。要实现全员参与,首先要培养好育人之人。有关教育部门面向全体高校工作人员开设统一的线上必修课程,安排专家在各高校进行资助育人主题的巡回讲座。课程和讲座内容可以涉及:“国家及地方资助政策分析”“我国贫困大学生现状解读”“如何帮助贫困生提高其感恩意识、社会责任感、诚信水平”“如何帮助贫困生提升心理素质”“助学金、助学贷款和勤工俭学对学生的影响”等主题。

(2) 全体教职员工都来推动资助育人工作。做法是① 辅导员可以通过在班级开展集体活动、开班会以及与个别学生谈心谈话的方式,宣传资助政策,关爱贫困学生,有目的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社会责任感和感恩意识。② 各行政科室可以为本校的贫困生提供勤工俭学的岗位,并在平日的工作中注重言传身教,关心身边勤工助学的学生。③ 团委可以通过组织各类学生社团活动达到育人的目的,如青年志愿者协会可以组织受助生进行志愿者活动,进而对受助生进行感恩教育。④ 院系可以通过学生会的学生刊物、宣传栏、网站、公众号向学生宣传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经济、生活、心理、学习等方面的帮助;同时,负责定时监督、考核系辅导员的资助育人工作情况。⑤ 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应负责评估贫困生和受助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并持续关注;组织开展相关的团体辅导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2.2 把握重要时间节点进行资助育人

(1) 入学前。通过随录取通知书一同寄出的纸质大学生资助宣传资料、电子邮件、学校官网、微信公众号、咨询热线等形式向所有新生宣传国家、当地政府和本校的资助政策和制度。这样便于广泛宣传资助政策,使所有入学新生都可以得到平等的申请资助的机会。

(2) 入学适应期(大一)。主要是①在开学时,确保“绿色通道”的畅通,确保贫困生可以得到平等就学的权利。②在初次开展奖助学金评审及勤工俭学岗位申请时,通过班会、讲座、宣传栏等形式面向所有新生进行宣传,并开展诚信教育工作。一方面,就奖助学金评审及勤工俭学岗位设立的目的做说明,鼓励有需要的学生申请。另一方面,在这一阶段开展诚信教育可减少资助申请过程中弄虚作假的行为。③在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或勤工俭学岗位后,通过讲座、志愿者活动、团体辅导活动等形式针对全体受助生(获得奖助学金、勤工俭学岗位和助学贷款或其他形式资助的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和消费引导教育。鼓励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或参加受助生小组分享消费心得,促进受助生感恩意识的提高,帮助他们拥有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

(3) 大学生活平稳期(大二、大三)。这一时期,除了继续对受助生进行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外,还需要关注受助生和未受助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态。辅导员可以通过一对一谈心谈话关注受助生和未受助贫困生的生活和心理现状,及时发现他们的成长困扰,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予帮助;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可以围绕“自尊自爱”“增加自信”“缓解学习压力”“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多个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主题开展发展性的团体辅导活动,并对有严重心理偏差的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各院系和社团指导老师可以通过培养学生骨干成员和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的方法,帮助学生提高其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专业教师可以在课外开展学习互助小组,帮助有学习困难或因勤工俭学耽误学习的学生。

(4)毕业期及毕业后(大四及毕业离校后)。相比其他学生,贫困生的就业力处于弱势,他们的社会资源较少,毕业后又迫切的需要取得经济来源。因此,他们在面临择业就业时很有可能感受到巨大的压力或迷茫。学校可以专门为贫困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和实习机会。开设校友大讲堂,邀请优秀贫困生校友回校为应届毕业生讲述他们如何度过毕业季,如何应用学校的资源,通过自身的努力奋斗,成为社会中有用的一员。学生毕业后,辅导员可以持续关注贫困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展现学校的持续关爱。

2.3 以丰富的育人形式和内容进行全方位资助育人

针对不同的时间节点,育人的工作内容包含:资助政策宣传、诚信教育、消费引导教育、感恩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6大项,其中心理健康教育包括自尊、自信、人际关系、学习压力等4小项。育人的形式有:谈心谈话、团体辅导、社团活动、竞赛、素质拓展活动、讲座、朋辈辅导、互助小组等。根据学生发展的规律和需求,6大项育人内容以8种不同的形式分别呈现在上文提及的不同的时间段中,形成紧密科学的育人网络,以期全方位培养。

3 结束语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下的高校资助育人工作,不仅是帮助贫困大学生提升整体心理素质,引导他们改善人际关系、完善人格、提升自我的基本途径,也是检验高校育人工作是否全面,是否满足时代需要,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重要指标。因此,在“三全育人”新理念指导下,构建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新方案,使资助育人工作充分发挥精神激励、能力培养、心理疏导的功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奖助学金三全育人贫困生
高职院校奖助学金的评审如何更科学
中国银行:云南首个自行研发奖助学金代发系统落地
现行高校奖助学金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影响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贫困生班主任”李金林
高校要优化奖助学金的惠民效果
十年筹资千万元 资助八千贫困生
结对"百千万"情暖贫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