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
——以安康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

2020-12-27 06:27杨明贵
安康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家训攻坚精神

杨明贵

(安康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陕南民间文化研究中心,陕西 安康 725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脱贫攻坚做出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当下,全国范围内的脱贫攻坚工作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需要指出的是,我们所面对的贫困既包括经济发展等层面的物质贫困,也包括心理、观念、文化等层面的精神贫困。精神贫困分为绝对形态和相对形态,“绝对精神贫困是指因物质贫困导致的受教育时限不足、文化知识贫乏、价值观念僵化、思维方式滞后、生存发展能力缺失;相对精神贫困是指伴随物质富裕,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价值观念等没有出现相应的提高,甚至还与社会整体发展方向出现偏差”[1]。精神贫困比物质贫困更可怕,精神贫困是致贫、返贫的重要原因,严重制约着脱贫攻坚的成效。在一些区域,精神贫困已经成为推进脱贫攻坚的最大障碍。如果不能根除精神贫困的痼疾,不能切实增强部分群众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只是片面追求优惠政策的出台和落地,那么,我们的脱贫攻坚、精准扶贫在理念上就是有缺陷的,在成效上也肯定会打折扣。

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精神贫困的主要表征有:安于现状,慵懒散漫,缺少摘穷帽的主动性;封闭狭隘,愚昧短视,对脱贫政策缺乏认同性;思想不纯,私字当头,在脱贫工作中缺乏协作性;理念滞后,知识贫乏,在致富路径设计上存在盲目性;惟钱是求,动辄缠闹,在脱贫工作推进方面存在逐利性。除此之外,近年来一些地方铺张浪费、人情攀比、高价彩礼、赌博成风、婚丧陋习、忤逆失教、老无所养、好逸恶劳等不良风气呈现出蔓延之势,这些也是精神贫困的一般外在表现。若不坚决纠正,势必导致社会道德滑坡,人心涣散。必须认识到,精神扶贫是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事业的重要保障,必须高度重视贫困地区尤其是深度贫困地区的精神贫困问题,切实使精神扶贫成为脱贫攻坚伟大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根据其在领导反贫困工作中的实践和思考,对精神扶贫的内涵和目标作出了深刻阐述,为创新精神扶贫的政策工具提供了方法指导和行动指南。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2]。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扶志”与“扶智”在脱贫中的关键作用,前者旨在培养脱贫的内在动力,后者旨在设计紧贴实际的脱贫路径。精神扶贫的核心目标是治穷治懒斩穷根,根本使命是固本培元,引导群众立志养德、勤业精业,进而增强其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中国优秀传统家训倡导忠信孝悌、礼义廉耻以及讲仁爱、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等中华美德,蕴含着深刻的公民德育观念,是中华文明发展延续的重要载体。正是因为有了以儒家文化为根脉的历代家训的熏陶化育,中华传统公民道德才逐渐内化为百姓的处世准则。对传统家训中蕴含的公民道德观念进行整理阐发,既有助于地域优秀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传承,也有助于使地域人文精粹生发出鼓舞群众脱贫斗志的精神效用。

以安康境内留存下来的传统家训为考察对象,可将中华优秀传统家训所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归纳为崇德、立志、重教、劝勤和尚和五个方面。

一、崇德

德,是儒家伦理哲学体系中的核心概念,专指道德、品德。儒家所倡导的德包括仁、义、孝、悌、忠、信、恕等。传统儒学十分重视德的培养,以之作为君子的必备品质,是所谓“君子怀德”(《论语·里仁》)。孔子在德方面更是严于律己,自言“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论语·述而》)。在教育学生所设的四科①孔门四种科目,指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始见于《论语·先进》:“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中,以“德行”列居其首。儒家对历史人物或时人的评价也以德行作为最高标准而加以赞美或贬斥。孔子强调国家政治必须首先从统治者修德开始,认为统治者实行德治就会得到百姓的拥护,“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论语·为政》)。孔子还主张用文德安定国家,如若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论语·季氏》)。孔子认为,人生在世,要专意于四件事:“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论语·述而》),所谓“据于德”,即指以道德作为立身行事的依据。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将人应遵守的众多道德规范序列化,以“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为德的最低要求,以恪守“五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朋友有信”为德的进一步要求;“以仁义礼智为德的最高原则”[3]。

中华传统家训所倡导的道德规范以儒家思想为精神内核,由个体道德(仁义礼智信)、家庭道德(孝悌和勤俭)和社会道德(忠恕恭惠耻)三个部分组成,以培植个体道德为基础,以提升家庭道德为根本,以醇化社会道德为终极目标,追求三种道德的融合统一。中华历代优秀家训共同秉持的德育理念是,个人若不能在立德修身、敦品正行上下功夫,就不能成长为光大祖德的好儿孙、敬业守正的好公民。

宁陕县《邓氏家训》要求子孙践行仁义,其云:“古人方长不折,所以养仁;见利不苟,所以广义。故不但鳏寡孤独,即昆虫草木,俱宜廑怜恤之意;不但千驷万钟,即一粟一丝,亦当凛道义之防。彼仁育义正,即不敢遽望,独奈何?贼恻隐之良,失羞恶之念,恣意悍戾,任情残暴,迨至众叛亲离,寡廉鲜耻,反扬扬自鸣得意,全不想巨族式微、子孙凌替皆由于不仁不义阶之耳”[4]7。汉阴县沈氏家训告诫子孙:“身者父母所属望,而子孙所观型者也。故必敬以持己,恕以接物。视听言动,决去非礼;喜怒哀乐,务求中节,庶身可修,而家可齐矣。”[5]108为人儿女,不仅身负父母的殷殷期望,也是自己的子孙后辈学习效仿的榜样。所以自身一定要严以修身、仁爱待人,这样才可以提升自身的德性修养,使家庭和睦团结。

中华传统家训要求子弟应具备的道德品质可归纳为:爱国爱家,笃行忠孝;秉持仁心,亲善待人;克己内省,长于自检;恪守诚信,勇于担当;博爱容众,严己宽人;见贤思齐,择善而从;崇俭尚实,勤朴做人;遵制守规,廉洁奉公;敬老爱幼,敦睦天伦。

古希腊杰出思想家、教育家苏格拉底说过“美德即智慧”。现实生活中很多事例向我们揭示出一种道理:愚蠢往往与智商无关,而是一种道德缺陷。无德必然导致智短识浅,进而可能做出悖德乖理、不公不义甚至寡廉鲜耻、害己辱家之事。在推进脱贫攻坚的事业中,引导群众自觉从优秀传统家训中汲取精神养料和道德智慧,向群众宣传并阐发其中有关立德修身的模范事迹、美德懿行及箴言警句,引导群众树立德智一体、德即智慧的人生理念,增强立德正身、厚德载富的自觉性,有助于用德性之光照亮致富之路,涵养脱贫智慧。

二、立志

志即志向、意志。励志自强,是中华传统美德。古人云:“人无志,非人也”,“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俗话亦说:“树无根不长,人无志不立”,意谓人没有远大志向的驱使和指引,就不能建立功业,成就自我。《论语·子罕》:“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意谓军队的统帅可以被改变,但有志气的人的志向是不能被改变的。孔子讲的修身治学各环节是依一定次序排列的:以立志为开端,以修身为基础,以践行仁义为目标,以用才艺充盈内心为培养德行的根本路径。《孟子·公孙丑上》云:“孟子曰:‘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气”,指人的意态气概和志趣性格。孟子对“志”与“气”之间的关系作出了揭示。孟子认为,“志”是人的意志感情的统帅,个体的意志指向哪里,其意气感情也就表现在哪里,故做人应有坚定的意志,只有如此,情感意绪才能集中而不放逸。心志坚定,情感专一,是正身成事的前提。故苏轼《晁错论》云:“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古代贤哲深谙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人没有远大的志向,也就不可能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因此,教人立志也就成了是中华传统家训的重要内容。一代贤相诸葛亮《诫子书》云:“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心学”宗师王阳明在《示弟立志说》中云:“夫学,莫先于立志”,“君子之学,无时无处而不以立志为事”,明代大贤吕坤《呻吟语》云:“贫不足羞,可羞是贫而无志。”晚清名臣曾国藩训诫子孙:“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安康传统家训在教导子孙立志守志方面也多有振聋发聩之语。汉阴沈氏家训叮嘱子孙:“人无论读书与否,皆以志节定人品,苟守之不定,势将纵其情欲,任意所为,机械变诈,利己损人,不堪述矣。即富贵胜人,学问足羡,奚足重耶!”[5]122镇坪县《饶氏家训》训诫子孙云:“但溺情于便安游纵,荒弃日月,卒于无成,此其弊由志之不立,不以远大自期。”[5]226《饶氏家训》又云:“贫者在于振奋,不可自嗟命运,长于颠连,不知勤劳。”[5]229

长期的物质贫困会加剧精神贫困;而精神贫困又会增加脱贫难度。精神贫困的主要症状是:在贫困状态中心劲松懈、得过且过,甚至以穷为常、安于落后,缺少拔除穷根的信念和斗志。精神贫困的积重难返和代际传递,是一些地区长期贫苦、普遍贫困的重要原因。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摆脱贫困首要意义并不是物质上的脱贫,而是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6]必须认识到,在脱贫攻坚征程中,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是不能分割的,必须同步推进。精神脱贫是立志增智的前提,是推进脱贫攻坚事业的着力点。引导群众筑牢脱贫之志,提振致富信心,自觉树立勤劳致富光荣、懒惰贫穷可耻的人生理念,坚决根治等靠要、慵懒散等精神疾症,是彻底终结人穷且志短、志短人更穷的恶性循环,最终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的精神保障。以文化扶贫和新民风建设为抓手,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讲优秀传统家训中有关立志守志的经典论述,从中汲取自立自强、奋斗致富的精神养料,有助于增强贫困群众自主脱贫的志气。

三、重教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古代社会,子弟教育是家庭头等大事。宋代的《老学究语》就指出:“不怕饥寒,怕无家教。惟有教儿,最关重要。有儿不教,不如无儿。”惟有子弟成器,能正道而行,能自立自强,家族才称得上后继有人,家族兴旺也才有保证。传统家训都强调了子弟教育的重要性。白河县《黄氏家训》告诫后世:“族中各父兄须知子弟之当教,又须知教法之当正,又须知养正之当豫。七岁便入乡塾,学字学书,随其资质稍长,有知识,便择端慤师友,将正经书史严加训迪,务使变化气质,陶镕德性。他日若做秀才、做官,固为良士、为廉吏,就是为农、为工、为商,亦不失为醇谨君子。”[5]248宁陕县《邓氏家训》云:“凡人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蒙养,圣功之始也。故为贤父兄者,于不中不才,则为之教,以孝弟忠信、礼义廉耻以养其性,应退进退,《诗》《书》 《礼》 《乐》以防其身。稍长出外就傅,务竭力尽礼,延请明师指授,庶上可以发名成业,次亦理明气醇,泽于大雅,无骄奢淫佚及朴陋鄙僿之态。”[4]21在教育子弟的方法和路径上,宁陕县《储氏家规》讲得更具体:

凡子孙之后有我,我之后有子孙。子孙不肖,玷辱祖宗,如何可以不教?教之有道亦多端,凡兹数条,皆所以教子孙也。此但举幼习之宜端者著为一条。今人多说儿子尚小,任其所为,百般骄纵,不知后来人品好歹,尽从幼小习惯得来。故善教子者,当其幼小时。未可深言义理,亦要从日用浅近处教诲他。不许自使气性,违拗父母;有兄弟,不许骂詈妬逆。衣服要他爱惜整肃,不许污垢邋遢;遇宗族宾客,要他雍容揖逊,不许粗俗傲慢,且要谨守礼法;不许他乱言乱动,又要他大刀阔斧,不可畏缩局促;教以隅坐,随行使知尊卑长幼,又不可使他惯占便宜,利己害人。此皆所以端正其幼习者也。幼习既端,他日定作个好人。及至既冠侯,又须讲明持身涉世之道。然言教不若如身教,以教诲之。然以言教不若以身教。父祖有一失德,子孙必至效尤,未有身之不正而能正人者也。[4]159

可以发现,在教育子弟方面,《吕氏家范》《邓氏家训》认为,人与人资质有异、志趣各殊,加之各自父兄所属阶层不同,故在童蒙教育的实践中,应坚持尊重天性、择业察性的理念。要求根据个人的学习潜能和性格特点,引导有的人从事以科举功名为目的儒业学习,有的人则从事以谋生传家为目的专门技能学习。要知道,金榜题名,固然可以光宗耀祖;习得一技,亦可安身立命。不求飞黄腾达,但求自食其力,一技在手,一生小康,这样的教子理念在当今社会更为普遍。《储氏家规》则特别强调端正蒙养和发挥父兄辈言传身教的重要意义。《储氏家规》认为,涵养正道,端正人品,是儿童教育的原理和宗旨。只有系统接收了旨在养正敦品的童蒙教育,才能最终成为有用的人。人在童蒙时期,一片天真,未沾染恶俗习气,由正直诚谨且有刚中之德的老师或父兄来发蒙,教他学为圣人,实为幸运。而学为圣人的入手工夫就在一个正字,无论身心还是言语,都要正而无邪。如此慢慢培养,就具备了学圣的基础,然后可建圣功。

因人生理念及所属阶层、所从事职业不同,古代家庭教育的目的也就有鲜明的差异性。但对普通民众而言,实施家庭教育的目的有二:一是立德,勉励子弟做一个明伦理、懂孝悌、知廉耻、守法度的“贤子孙”;二是治生,即要求子孙学得一技,自食其力,一生无饥寒之忧。

以传统社会普通民众实施家庭教育的目的为参照,可将传统家训中子弟教育的基本内容概括为:爱国敬祖教育、道德伦常教育、礼仪规范教育、志向气节教育、生活技能教育、生活习惯教育、勤俭奋斗教育等。

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2015年10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发表主旨演讲指出:“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7]重视教育,发展教育,是治愚扶智的必由之路,更是扶贫助困、斩断贫困代际传播的治本之策。相比于产业扶贫、政策扶贫等措施,做实教育扶贫则是牢牢牵住了贫困地区脱贫工作的“牛鼻子”,是打好脱贫攻坚战的根本保障。从包括优秀传统家训在内的地域人文精粹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是地方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撑。提炼、阐发并宣介传统家训中有关子弟教育的经验之谈,有助于增强贫困群众去愚增智的思想自觉。

四、劝勤

《说文》曰:“勤,劳也”,即做事尽力。人生在世,要把勤恳工作作为生存之道、发展之基。勤业敬业,是谋生之道,立身之本。为官者靠俸禄维持生计,以勤于政事为生存之道;为师者靠薪金维持生计,以勤于教诲为生存之道;工匠必须勤于技艺的锤炼,商贩必须勤于担货叫卖,否则,就会衣食无着。绝没有人平日里游手好闲,却一直能安享富贵。劳动光荣,应崇尚劳动。对于乡野百姓而言,扛锄执耒,绝不是下贱之业。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只有通过辛勤劳动使衣食充足,礼乐道义才能昌明光大。士农工商所从事的职业虽然不同,但都是人安身立命的正经行业。从事其中任一行业,惟有力求勤勉才能履行职责,否则就会在荒废本业的同时放纵逸乐,怠惰成性,最终使人心术变坏。如果好逸恶劳却希求富贵,愚蠢者就会做寡廉鲜耻之事,狡黠者则会走上通过冒险来实现非分企求的歧途。教导子孙以勤治家、以勤立业,是传统家庭教育的普遍共识。平利县詹氏家规云:“富者勤则可以保恒产,贫者勤则可以谋衣食。男勤于外女勤于内,可即昌隆之象,自无冻馁之忧矣。每见懒惰之家,士不勤读、农不勤耕、商贾不勤于贸易、技艺不勤以求精良,游手坐食、夜睡朝眠。将见富者业产日消,贫者穷困无计,仰面求人,悔何及焉。况人心一惰,百体失官,怠荒之心日恣,匪僻之心日炽,无穷之恶习皆由不勤而起。”[5]326宁陕县《储氏家规》云:“人之所赖以生者,食与衣也。而食与衣从耕织得来,则耕与织又所以生之理也。不勤生理,其何恃以谋生?即为官者有禄为以生,亦以勤政事为生理;为师者有俸以为生,亦以勤教诲为生理。工必勤于艺事,商必勤于贩卖,断未有游手好闲,而他人以食食之者,以衣衣之者也。居乡之家,既非士商工贾,耕织尤其本务。……若能男勤于耕,女勤于织而衣食犹有不足者,无是理也。”[4]168宁陕县《廖氏族约》云:“凡生天地间未有不自食其力者,故四民之业,各有所托,皆足以自给,舍是即为蠹食之民,王法所必禁也……族中除读书者,父兄不得吝惜束修便图小利,不及候其成材,即令经营衣食。其他资质果下及他务妨搁者,须各求农商两路生业,不可游手,坐视别起事端。”[4]235

种好自己的责任田,才有丰衣足食、不受饥馁之苦的保证。对普通百姓而言,若不能自食其力,以勤为计,必受饥寒之苦;只有勤于生计,以勤安身,才能过上和睦安宁的生活,此为古今恒理。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只有勤于职守,勤奋工作,社会这台大机器才能正常运转。“如果这个世界上学子不勤奋读书,农民不辛勤耕种,商人不精于交易,匠人不勤于修炼技艺,科技工作者无心攀登科学高峰,政治家无意推进民主、改善民生……大家都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这样下去,无论小民之家还是宇内之国,最终都会落得个家道败亡、国运艰难的结局。”[8]14只有在各自的岗位上力求勤勉,我们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生存价值。

人生的价值在于辛勤奋斗。勤业敬业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修为,更是立德、成事之基。纵观历史,小到家庭,大到邦国,无不是兴于艰苦奋斗,败于奢靡享乐。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告诫党员领导干部务必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9]。在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对于党员干部而言,辛勤工作,扎根实干,是一种政治责任和为民情怀,更是一种检验标准。只有带领群众拔除穷根,造富于民,才能得到群众的真心拥护。对于贫困群众而言,惟有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自力更生、负重苦干,坚决杜绝优哉游哉、松松垮垮的习气和能过且过、敷衍应付的心态,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贫穷面貌,过上富足生活。党员干部和贫困群众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艰苦奋斗、苦干实干、以干克难,就一定能取得脱贫攻坚战的最终胜利。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干部和群众而言,苦干实干不是蛮干瞎干的折腾。苦干实干的原则是立足现实、找准问题导向,目标是通过精准扶贫出实效。学习传导传统家训中有关以勤治家、以勤立身、以勤兴业的重要训诫,有助于激发贫困地区群众苦干实干的脱贫斗志。

五、尚和

“和,谐也。”作为儒家哲学思想范畴,“和”的本义是适中、恰当。《论语·子路》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指有德的人能把一切做得恰到好处,而小人则恰恰相反。《论语·学而》又曰:“礼之用,和为贵”,认为和是礼的最高境界。作为一种做人姿态和处世智慧,“和”的核心内涵是和睦、和谐。人心和善、人际和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是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重要标志。故《论语·季氏第十六》曰:“和无寡”,意为诸侯能使境内和睦团结,就不会感到人少。在工作和生活中,对有缺点的人应善意提醒,真诚规劝,以德感化,真情打动。在传统家训中,作为家庭伦理规范的“和”,其内涵主要包括:夫义妇顺、父慈子孝、兄友弟悌、姑慈妇听。在日常生活中,“和”倡导的是以和为贵,崇尚仁善,就是要把和衷共济、践行和合作为思想共识和行为遵循,宽以待人,相恕相谅,仁厚相处,坚决反对蛮横霸道、逞强斗狠、缠闹扯皮、行事偏激等不和气、不宽让现象。

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宽以待人,相恕相谅。人与人之间只有仁厚相处,才能实现人心和善、人际和顺、家庭和美、社会和谐。一旦与人发生利益纠纷或言语争执,也应尽力按“大事化小,小事化无”的原则来处理。即使最终吃了小亏,也不要过于计较。甘于吃亏、善于吃亏,实为积福保身之道。孝友先生朱仁轨常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讲得也是“吃亏是福”的道理。那些因谋夺小利或一时之忿而纠缠不休甚至架词兴讼的行为实属不该。面对纠纷,动辄以耍泼歪缠或闹访告状为能事,绝非家声良好者之所为,其结果也往往是既触犯良俗法纪,玷辱家族声誉。故白河县黄氏家训告诫子弟:“太平百姓,完赋役,无争讼,便是天堂世界。”[5]326

要求亲睦族人,也是传统家训文化中“尚和”思想的应有之义。宗族关系不牢固,宗族则不能发达昌盛。在古代,圣贤亲睦九族,帝王重用宗室,这对普通人亦有启示。同族之人,源出一脉。族中成员无论血缘亲疏,凡事当忧乐与共,患难相顾。对族人的冷暖疾苦,不能漠不关心。作为同族同宗的子孙,一定要秉持荣辱与共的理念,切实做到:族人的富贵就是我的富贵,不可嫉妒他;族人的贫贱就是我的贫贱,不可笑话他;要关注和关心族人的忧乐,不可视若路人;族人中有举止荒疏、粗野蛮横者,就直言规劝他;族人中有愚笨糊涂、游手好闲者,就教导训诫他;族人中有鳏寡孤独、困苦无告者,就帮助他们经营筹划生计。族人间做到了相互提携、禁绝欺侮,宗族内部就会人人明理、户户和顺。

大度容人,仁厚相处,是建构和谐人际关系的关键。与人相处,应秉持互融互敬、相帮相携的原则,努力做到和睦友爱,团结互助。决不能因为微小的矛盾而引起大的纷争,进而因为利益纷争而相互间结下仇怨。对于他人之缺点,不要歧视或仇恨,而应善意提醒、真诚规劝、以德感化、真情打动,让其自我省悟并自觉改正。总之,人际和谐,既有利于提升人们生存幸福的指数,也有助于形成崇尚仁善的社会风气。我国的脱贫攻坚事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期,涉及贫困群众利益的矛盾和问题也在这一时期交叠、凸显。从传统家训中汲取和为贵、和为善、和为大智的思想养料和处世之策,有助于我们处理好贫困群众的矛盾纠纷和利益诉求,切实增强贫困群众在脱贫攻坚伟大征程中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六、结语

中华优秀传统家训中蕴含的进步思想,对推进当下的文化扶贫尤其是精神扶贫工作具有深刻启示意义。在决胜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语境中,对传统家训中蕴含的精神扶贫思想资源挖掘、阐发和宣介,是现实性和针对性强、道德引领作用突出的地域文化建设工程,有助于为做实以扶志增智为核心内容的精神扶贫提供思想指导和精神动力,也有助于传播崇德守志、崇勤尚俭、崇和向善的民风正能量。

猜你喜欢
家训攻坚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张载家训不只是横渠四句
传统家训里的廉政观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三坊七巷 名人家风家训馆
拿出精神
家训伴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