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明海
(安徽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围绕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中的“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我国脱贫攻坚形势和更好实施精准扶贫”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至少进行三次集体学习,突显了“三农”问题在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中的突出位置。他说:“不了解农村,不了解贫困地区,不了解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就不会真正了解中国,就不能真正懂得中国,更不可能治理好中国。”[1]157习近平总书记的执政经历反复表明这一重要论断的话语权威和实践逻辑。他饱含深情地谈到,自己曾在艰苦贫困的偏远地区当过七年农民,在东部地区等省市任职时也都领导或分管过农业工作,对农业、农村、农民很有感情;他说自己多年来一直在跟扶贫开发工作打交道,其实他自己就是从贫困窝子里走出来的。习近平总书记很多重要论述和讲话精神都是我们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比如“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增强城市对农村的反哺能力”“社会建设公共资源向农村投放,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重塑城乡关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等等[2]255。因此,有必要通过把握习近平“三农”重要论述中关于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系列重要论述,探究实现均等化与脱贫攻坚互动逻辑,概括其时代价值,以中国农村居民获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视角总结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一定要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3]“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突出的短板在‘三农’,必须打赢脱贫攻坚战、加快农业农村发展,让广大农民同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1]11这些讲话精神表明,我们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总方针,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基于此,问题意识成为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力之源,问题找到了,目标任务就好定了,政策举措也就跟着好定了。在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应遵循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的战略安排,比如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方面,摸清底数是基础,只有摸清底数,才能确保均等化工作有的放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短板特别是主要短板,是影响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主要因素,必须尽快把这些短板补齐。”[4]农村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过大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二元结构状态依然并存。政府供给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总量不足、结构失衡、效率低下,而且在供给内容呈现显碎片化与弱整体性,这些都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努力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一项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说的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不能仅仅看作是缩小国内生产总值总量和增长速度的差距,而应该是缩小居民收入水平、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人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差距。”[5]833总书记特别指出要重点缩小城乡差距中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差距”。这个客观差距,从更深层面说明我们在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公共服务和民生保障等方面存在着一些明显短板和关键问题,需要着力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平衡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阶段,城乡差距大最直观的是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差距大。要加快推动公共服务下乡,逐步建立健全全民覆盖、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1]40从讲话精神看,倘若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不能均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则中国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必然难以达到既定目标。从实践逻辑看,在消解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短板进程中,“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推动事物发展不断从不平衡到平衡,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历史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4]。总之,聚焦这一经典论述,即是把握了习近平关于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重要论述中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的核心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保障民生建设资金投入,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就业、社保、医疗卫生等问题,保障民生链正常运转。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对账,来不得半点虚假,既要积极而为,又要量力而行,承诺了的就要兑现。”[6]这为我们在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明确“干什么、该怎么干”以及如何处理好“尽力”和“量力”的辩证关系,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统一,基于十八大报告所提出的“三个没有变”,结合当前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考虑公共财政支出能力,根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客观情况来确定哪些是“基本”的公共服务,哪些是现阶段可以实现“均等化”的,这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必须坚持的重要方法论。
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尽力而为,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实现既定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宏大目标。我国大多数人口还是农民,如果不增强农民自身的发展能力、创造财富的行动能力等是不行的。归根到底,农村、农民、农业的发展还必须靠农民自己。习近平总书记语重心长地指出:“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就业能力,努力阻断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开孩子们通过学习成长、青壮年通过多渠道就业改变命运的扎实通道,坚决阻止贫困现象代际传递。”[1]168伴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面临的宏观环境和内在条件也发生了变化,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公共服务需要日益广泛,诸如对教育公平、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更好的社会保障等都有了更多更高层次的新期盼。均等化的实践中要适应这些新变化,坚持尽力而为。习近平总书记说:“既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民生力度,也不要脱离财政做难以兑现的承诺。要重点加强基本公共服务,特别是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强对特定人群特殊困难的帮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育、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领域民生工作。”[7]181总体而言,尽力而为体现的是一种对待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决心和意志,就是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就是要把“有为”和“不为”统一起来。
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必须要量力而行。量力而行,就是要根据国家财政实力和国民收入现状合理制定未来均等化的目标措施:最大限度地解决政府对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享受公共服务不均等的问题。量力而行的方法论在于不提不切实际的目标,不做超越阶段和能力的事情,要充分认识到目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客观全面地分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本着科学的和对农民负责的精神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思路与对策。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实际上有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当前,我们要客观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11]9,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绝不能脱离这个最大现状,作出一些不切实际、难以实现的民生许诺。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次基层考察中以一些国家为例,提醒我们要吸取过度福利化和过度承诺所导致的效率低下、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以及收入分配最终反而恶化的教训。他深刻指出,我们“不能做超越发展阶段的事,那样贫困农民就可能会陷入‘福利陷阱’,对非贫困人口就会造成‘悬崖效应’,不仅难以做到,而且还会留下后遗症”[1]176。
习近平总书记曾这样郑重承诺:“我的执政理念,概括起来就是:为人民服务,担当起该担当的责任。”[8]他还说:“在这个历史大潮中,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一个勇担民族复兴历史大任、一个必将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间奇迹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9]从这些重要论述看,民本思维和责任担当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高频词和重要关键词,这启示我们在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中,要以最大的责任担当把保障农村居民的基本生存权、发展权时刻放在心上,坚持从实际出发,带领群众一起做好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工作,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美满。这是习近平对各级党委、政府和干部的殷切期望,也宣示了他带领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的坚定决心。
坚持民本思维是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坚定立场,贯穿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始终的一种思维方式,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种政治情怀。习近平总书记说:“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10]154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根本旨归在于我们党要“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带领人民不断创造美好生活”[11]35。农村居民有多种利益,如物质利益、经济利益以及精神文化利益等,但是,生存权益和发展权益是最根本的利益,而这一利益的获得如果不能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做保障,就会成为空谈。而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庄严地指出:“我们国家的名称,我们各级国家机关的名称,都冠以‘人民’的称号,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基本定位。我国国家制度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能够有效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12]这表明,人民当家作主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这就必然要求我们党在治国理政中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质言之,要坚持人民群众生存与发展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这是由我们党是一个典型的“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的。
有职就有责,有责就要担当。“在其位、谋其政”的履职尽责是担当的基本含义。2012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指出:“我们国家正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伟大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困难与希望同在,任重而道远。许多新的问题需要在探索中解决,许多重要工作需要在创新中发展。敢于担当,既是党和人民事业的要求,也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精神状态。”[13]从讲话语境看,我们在保障和改善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这一重要事务面前,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这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责任担当与民本思维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习近平用梁家河的发展变迁生动诠释了两者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经常回忆起在梁家河插队的七年时光,他深情地说:“那时候,我和乡亲们都住在土窑里、睡在土炕上,乡亲们生活十分贫困,经常是几个月吃不到一块肉。我了解乡亲们最需要什么。”[14]29历史的对比最有说服力,人们可以从无数个视角进行这样的对比。梁家河这个小村庄今天的变化,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步的一个缩影。当前,中国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即将实现,人民享有前所未有的尊严和权利。从这里,我们准确把握了习近平关于什么是对人民担当、为什么要对人民担当、怎么做到对人民担当,对于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十三五”规划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规划。能不能收好官,能不能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现在的情况看,城市这一头尽管也存在一些难点,但总体上不成问题,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大的“短板”。如何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安全有保障,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双向逻辑互动的根本要旨所在。
从总目标看,基本公共服务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的战略地位是前提性和基础性的。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宏大执政视野中,彰显他民生情怀的金句有“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人民“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以及“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等等[10]4。可见,提高老百姓生活水准、改善生存质量、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本就属于基本公共服务范畴,也是习近平总书记打赢脱贫攻坚战首先要抓的工作之一。历史和现实都表明,农村居民享有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是保障他们生存与发展的基本人权。《为人民谋幸福:新中国人权事业发展70年》白皮书指出,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一天起,就把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作为奋斗目标,始终把生存权、发展权作为基本人权,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目前看,脱贫进度符合预期,成就举世瞩目。习近平总书记说:“回顾中国几十年来减贫事业的历程,我有着深刻的切身体会。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我还不到十六岁,就从北京来到了陕北一个小村庄当农民,一干就是七年。那时,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给我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记忆。我当时和村民辛苦劳作,目的就是要让生活能够好一些,但这在当年几乎比登天还难。”[15]8从政治意义上说,我们党领导人民在脱贫攻坚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巩固了农村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基础,同时也巩固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巩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脱贫攻坚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客观环境和实践条件。有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全国还有52个贫困县未摘帽、2 707个贫困村未出列、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未全部脱贫”[16]。从保障农村居民共享基本公共服务视角看,有的孩子反复失学辍学,不少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老年人、患病者、残疾人的比例还高达45.7%。贫困根源的多样化要求我们对不同原因、不同类型的贫困采取不同的脱贫措施,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比如,哪些是有劳动能力、可以通过生产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哪些是丧失了劳动能力、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兜底扶贫的,哪些是因病致贫、需要实施医疗救助帮扶的,等等。本质上来看,这些问题都与当前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还存在规模不足、质量不高、发展不平衡等短板有关,突出表现在:城乡区域间资源配置不均衡、硬件软件不协调、服务水平差异较大;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不均等以及利用不够等问题并存;全覆盖无死角尚未落实,一些服务项目存在覆盖盲区,尚未有效惠及全部困难群众;体制机制创新滞后,社会力量参与不足。因此,脱贫攻坚从取得决定性成就到全面胜利,未来要把农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作为瞄准重点,着力扩大覆盖范围,补齐短板,缩小差距,不断提高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返贫和继续攻坚同样重要,已经摘帽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要继续巩固、增强‘造血’功能,建立健全稳定脱贫长效机制。”[15]77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可看作这个长效机制,因为促进均等共享提供了机会公平,重点是保障了人民群众得到基本公共服务的机会,让每个人通过努力都有成功机会。
保障和实现农村居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有助于巩固脱贫成果,培育长效脱贫机制。理论和实践都表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农民摆脱贫困具有显著作用。在基本公共服务中,无论哪一项对于农民精准脱贫都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教育,正如舒尔茨在《改造传统农业》中所指出的:“一个受传统农业约束的人,不论土地多么肥沃,也不能生产出很多粮食,节俭和勤劳并不足于克服这种农业的落后性。”[17]159据此,他这样强调:“发展,特别是农村、农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实物资本的投入,更需要在农民的教育、培训和医疗等方面的投入。”[17]170作为研究穷人经济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他通过对全球部分贫穷国家和地区的调研分析后指出,健康投资和教育投资是提高人口质量的最核心要素,人的能力和素质是决定贫富的关键。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部地区要彻底拔掉穷根,必须把教育作为长远事业抓好;要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身体素质,努力阻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要落实教育扶贫和健康扶贫政策,突出解决贫困家庭大病、慢性病和学生上学等问题。要加强农村低保同扶贫开发有效衔接,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15]76农村居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不足,致使他们不得不面临各类公共资源禀赋的流失,使改变贫困处境的发展路径被阻断,进而导致贫困群体的基本生存与发展诉求长期处于失衡状态,最终难以摆脱贫困。这些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民的发展能力的整体提升,使他们不得不陷入收入水平低→人力资本投入不足→谋生能力差→收入水平低的恶性循环。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和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执行,政府更加重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抓重点、补短板和强弱项的要求,以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从有到好的转变为目标,推进新增教育、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经费优先向农村倾斜,推动社会保障制度城乡统筹并轨,以公共服务扶贫减贫的实践逻辑加快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脱贫攻坚战的实践战绩证明,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能够满足农村居民基本的底线生活和生存发展需要,是激发农民内生发展动力的重要条件,是促使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稳步脱贫的关键。首先,着力加强教育脱贫,把发展教育扶贫作为治本之策,努力让每一个农村孩子都能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提高贫困群体的知识与技能,使他们具备就业创业能力。习近平强调指出:“要推进教育精准脱贫,重点帮助贫困人口子女接受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让每一个孩子都对自己有信心、对未来有希望。”[14]366脱贫攻坚,口袋富起来很重要,脑袋富起来更为关键。“‘两不愁三保障’很重要的一条就是义务教育要有保障。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18]其次,构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开展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脱贫,实施健康扶贫工程;改善贫困群体的健康水平,保障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不断加大公共卫生领域投入,提高医疗科技水平,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努力为农村居民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卫生与健康服务,着力增强优质医疗服务的可获得性和公平性。再次,把社会保障兜底扶贫作为基本防线,加大重点人群救助力度,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将低保政策与扶贫政策有效衔接,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扎牢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综合来看,借力脱贫攻坚新机遇是实现农村居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优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大内生动力培育力度,要注重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注重培育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和务工经商的基本技能,注重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在活力,注重提高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15]142如果农民能够均等地获取诸如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这些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那么他们就有机会利用这些资源提高自身素质和发展能力,并使这些资源保值增值,也就是说农民的发展具备了可持续的内在属性。
习近平总书记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忘记了人民,脱离了人民,我们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一事无成。我们要心中常思百姓疾苦,脑中常谋富民之策。”[14]53促进农村居民共同富裕是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打赢脱贫攻坚战在结果导向方面的逻辑耦合点,目标指向一致。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经验证明,“发展依然是当代中国的第一要务,中国执政者的首要使命就是集中力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14]30。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绝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更不能丢了农村这一头”“不能忘记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家庭”[19],这是习近平反复强调和一直关心牵挂的大问题。在扶贫工作方面,他花的精力最多。2015年以来,他就打赢脱贫攻坚战召开了7个专题会议,每次围绕一个主题,目的就是消除贫困,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促进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让广大农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脱贫致富一个不能落下”[20],是习近平治国理政艰辛探索进程中的深刻体验和理性认识,是他常怀忧民、爱民、惠民之心的执政宣言,也是他践行中国执政者担当使命的初心。十八大以来,他反复强调要把“做大蛋糕”与“分好蛋糕”统一起来。“即便我国城镇化率达到70%,农村仍将有4亿多人口。如果在现代化进程中把农村4亿多人落下,到头来‘一边是繁荣的城市、一边是凋敝的农村’,这不符合我们党的执政宗旨,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44农村居民如何通过借力脱贫攻坚,获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继续坚定地、稳步地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习近平的应对举措是:“要按照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的要求,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领预期,注重机会公平,保障基本民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迈入全面小康社会。”[5]811基于此,政府要增加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努力实现全覆盖,推进农村贫困地区基本服务均等化。这样既赋予农村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又改善贫困乡村的生产关系,促进农村贫困家庭实现共同富裕。
摆脱贫困、实现农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是近代以来中国乡村百年发展所面对的一个历史性课题。“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16]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均等化的目标。无论脱贫攻坚还是农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最终的成效都要顺应人民意愿、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完美交出一份令中国农民都满意的合格答卷。实践充分证明,只有统筹脱贫攻坚和均等共享两个方案、两种资源、两类规则、两轮驱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第一个奋斗目标才能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披荆斩棘、破浪前行、无往不胜。
消除贫困自古以来就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在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宏大视野中,如何破解农民贫困问题,是他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能不能如期实现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这个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历史伟业,总书记贡献了中国智慧,给出了中国方案。在2015年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他指示:“加快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必须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城乡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城乡要素平等交换,稳步提高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21]114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对于加快补齐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短板、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增强农村居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的获得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完善公共服务体系,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形成有效的社会治理、良好的社会秩序,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1]32。这一重要论述深刻说明公共服务与美好生活之间的内在关系:要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就要为人民提供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要把广大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化为推动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动力。经过改革开放40年来的发展,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人民生活显著改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人民群众的需要呈现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特点,呈现从“增长导向型”向“民生导向型”转变的演进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阐明“改革成果共享”的思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大会上,他又重申“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4]40。如果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看待这个讲话精神,这里的“平等”主要强调在资源平等的语境下解决农民公共服务享受不均的问题。其途径在于,政府应当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帮助;“更多更公平”则说明政府应根据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内容和规模,遵循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资源均等配置的体制机制,满足广大农村居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这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让亿万农村居民有更多获得感”的“三农”情怀和执政所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那些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一件一件找出来、解决好,不开空头支票,让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1]41“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1]32越是伟大的事业,往往越充满艰难险阻,越需要开拓创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基础性问题,也是习近平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议题。正是从历史经验和现实需要的高度,总书记反复强调:“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7]3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城乡二元结构“没有根本改变”,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拉大趋势“没有根本扭转”[2]256。根本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从促进均等化看,必须“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22]504,特别是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推进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统筹发展,稳步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把进城落户农民完全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这表明,国家在建设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方面实现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转变;未来“要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到好的转变,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22]682,不断满足农村居民美好生活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1]431“一切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或根本命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是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最高价值。如果以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为基准来看待中国农民问题,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认为“自由而全面发展”依然是新时代乃至未来中国农民问题的实质与根本。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告诉我们,发展必须有平等的发展机会,发展的实质是为了使人们过上自己认为有价值的生活、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以及实现自己想要达到的状态的能力。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民较以往来看有了更多的发展自由和更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我们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惯性的沉淀,农民的发展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至今仍面临着许多发展困境。因此,对于农民而言,他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就是发展。
从发展的实质看,农民的发展更加需要机会。意大利政治理论家乔万尼·萨托利在其经典著作《民主新论》中说:“平等(各项平等)的历史进步分为四类或四种形式:法律、政治平等,社会平等,机会平等,经济平等。其中,‘机会平等’可再分为平等利用和平等起点,而表现为平等起点(或平等出发点)的机会平等,即为了平等利用机会,从一开始就应具备平等的物质条件。”[23]337-402机会面前人人平等,是现代社会的一项最基本法权原则。机会是社会成员生存与发展的可能性空间和余地。对于每一位社会成员而言,机会都是一种资源。机会相当于打开美好生活前景的扇扇大门,借助于此,社会成员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而谋划自己的发展。机会的缺失相当于大门的锁闭,社会成员只能局限在原有位置而无法延展自己的生活,开放新的空间。而机会的不平等则相当于大门只是向部分社会成员开放,有的成员能够通过门径而领略到另一边的景致,经历到新的事物,而有的却不能。显然,无论机会的缺失还是机会的不平等,都会削弱一个人的正常发展。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说:“社会机会指的是在社会教育、医疗保障及其他方面所实行的安排,它们影响个人赖以享受更好的生活的实质自由。这些条件,不仅对个人生活(例如享受健康的生活、避免可防治的疾病和过早死亡),而且对更有效地参与经济和政治活动,都是重要的。例如,不识字对一个人参与那些要求按照规格生产或对质量进行严格管理的经济活动(如全球化贸易所日益要求的那样)来说,是一个绝大的障碍。类似地,不会读报,或者不能与其他参与政治活动的人书面联系,对于政治参与也是一种限制。”[24]32森关于平等社会机会的观点告诉我们,社会成员享受均等化的教育服务、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关系个人的未来发展,这些对身处弱势地位、欠缺发展机会的农民来说更加重要。从整体维度上看,获得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权利是农民发展的前提。无论是从理论层面还是现实层面,均等共享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对农民发展而言都是重要的资源。正如习近平所说:“发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让发展更加平衡,让发展机会更加均等,发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发展理念和模式,提升发展公平性、有效性、协同性。”[21]574质言之,促进农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并不是为了造就均等化意义上的人,而是在保障他们享有均等发展机会、获得均等参与权利、实现均等发展目标的基础上,让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农村发展不充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下决心调整工农关系、城乡关系,采取了一系列举措推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25]从这一重要论述看:首先,必须看到,中国“三农”发展面临的难题和挑战还比较多,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实践中需着力解决好这个“最大”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其次,我们必须始终坚持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减弱、农村全面小康不松劲,在认识的高度、重视的程度、投入的力度上保持好势头。再次,更加重视乡村,努力在统筹城乡关系上取得重大突破,特别是要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上取得重大突破,“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体制机制,推动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1]45。这里,隐含的现实逻辑就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做好乡村振兴战略这篇大文章的关键。
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实现“二十个字”的总要求,需要培养农村居民特别是贫困群体的主人翁意识,尊重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参与乡村振兴的主观意愿,提升他们的自我发展能力,赋权他们广泛参与乡村振兴并建言献策。在理论经济学研究对象中,基本公共服务对增强农民全面发展能力进而摆脱贫困存在正相关效应,根据共享均等的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影响变动,而且不同内容的变量即基本公共服务样态对减贫效应差异化明显。这说明增加公共服务供给,促进农民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对于实现乡村振兴以及脱贫致富有着显著作用。事实上,这也是促进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核心价值之所在。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脱贫攻坚的奋斗史,完全可以看作是一部不断完善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尝试实现农村居民与城镇人口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杰作。这一消除贫困的艰辛实践历程,让我们日益加深了对激发贫困群体内生动力、提升农村居民可行能力的认识,不断加大基本公共服务的投入力度,构筑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能力、实现农村的现代化,是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最重要价值旨归。随着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随着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的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事业迅速发展、日益完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所说的决定性成就证实:贫困人口从2012年年底的9 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覆盖城乡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村村都有卫生室和村医,10.8万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得到改善,“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贫困治理能力明显提升,贫困群众自主脱贫能力稳步提高。这些战绩说明,基本公共服务是一种根治“能力贫困”的社会资源,政府在最优分配这一资源时,除了应该考虑保障农民的基本生存和生活条件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完善提高农民适应各种社会生活能力的相关机制。通过促进农村居民共享均等化的公共服务提升农民的综合能力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振兴。
历史总是在一些特殊年份给人们以汲取智慧、继续前行的力量。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与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之后,我们要把针对绝对贫困的脱贫攻坚举措逐步调整为针对相对贫困的日常性帮扶措施,并纳入乡村振兴战略架构下统筹安排。如何统筹安排,习近平总书记的战略方向是“持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他指出:“要针对主要矛盾的变化,理清工作思路,推动减贫战略和工作体系平稳转型,统筹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16]基于此,我们不仅要找准推进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支点”,还要用好促进均等共享基本公共服务的“杠杆”,根据其所具有的综合性、持久性、渐进性和整体性特点,构建基本公共服务长效机制“赋能”减贫体制机制,不断增强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助力乡村振兴,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