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修玉篇》疑难字考证
——兼论疑难字考释对于古代汉语教学的作用

2020-12-26 20:04熊加全
关键词:异体字战国策平声

熊加全

(湖南科技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湖南永州425199)

古代汉语既是一门基础课,也是一门工具课,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学习其它课程的基础,同时学好古代汉语也可以帮助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解决在学习其它课程中遇到的问题。通过我们前期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古代汉语课是最头疼的课,认为它枯燥无味,难学难记。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识字水平低下,在平时的阅读中,对遇到的一些疑难字形不进行查询和搜集,致使对古代文献的阅读没有兴趣。然而,如果古代汉语基础不牢固,会直接影响到汉语言文学专业其它课程的学习。比如,在古代文学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对许多古代文献阅读起来很吃力,或者根本读不懂,这都是由于没有掌握好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而造成的。因此,加强学生的识字教学,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指导学生搜集并考释一些疑难字,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可以激发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进而也可以提高古代汉语教学的效果。以下即通过对《新修累音引证群籍玉篇》(以下简称《新修玉篇》)所收的10个疑难字进行考释,使学生了解疑难字的演变规律,提高学生搜集并识别疑难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而也提高学生学习古代汉语的兴趣。

一、儜

《新修玉篇》卷三《人部》引《馀文》:“儜,乃耕切。困也;弱也。”[1]26

按:《改并五音类聚四声篇》(以下简称《篇海》)卷十五《人部》引《馀文》:“,音儜。义同。”[2]83《2龙龛手镜》(以下简称《龙龛》)卷一《人部》:“,俗;儜,正。弱也;困也。二。”[3]2“3”“”并即“儜”字之俗。《大广益会玉篇·人部》(以下简称《玉篇》):“儜,女耕切。困也;弱也。”[4]15笺注本《切韵》(斯2071)平声耕韵女耕反:“儜,困。”[5]86故宫本《王韵》同。《广韵》平声耕韵女耕切:“儜,固(困)也;弱也。”[6]12《4集韵》平声耕韵尼耕切:“儜,弱也。通作嬣。”[7]23《6字汇补·心部》:“懧,《战国策》:‘愦于忧,而性懧愚。’注云:‘懧,当作懦。’”[8]7《2战国策·齐策》:“文倦于事,愦于忧,而性懧愚,沉于国家之事,开罪于先生。”宋鲍彪校注:“‘懧’当作‘懦’。《集韵》:‘弱也。’”郭绍虞注:“懧,同懦。”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注:“懧(nuò),同懦,懦弱。”[9]103今案:以上诸家谓“懧”同“懦”,并非。《说文·心部》:“懦,驽弱者也。从心,需声。”[10]21“9懦”,《广韵》音“人朱切”,《集韵》又音“奴卧切”。“懧”与“懦”尽管义同,但“懧”从寧,不可音“人朱切”,亦不可音“奴卧切”,故二字不可混同。“懧”与“儜”义同,二字声符相同,又从人、从心义通,俗书常可换用,故“懧”当同“儜”,亦当音“女耕切”。西汉刘向集录《战国策》注:“鲍本‘懧’,当作‘儜’。《集韵》:‘弱也。’”[7]397范祥雍《战国策笺证》:“鲍彪云:‘懧当作儜。《集韵》:弱也。横田本从之,改懧作儜。按:字书无懧字。儜字亦见《切韵》、《广韵》,注同《集韵》。”以上诸说皆是也。《大字典》[11]2533、《字海》[12]610“懧”字皆据谬说而谓“懧”同“懦”,俱失妥当。

按:《篇海》同。《说文·犬部》:“獳,怒犬皃。从犬,需声。”[10]20《3集韵》平声矦韵奴侯切:“,怒犬皃。或作獳。”[7]272故“”當即“獳”之异体字。

以上通过举例的方式对《新修玉篇》所收的10个疑难字进行了考释,可以发现疑难字的形成都有其自身的规律:有的是通过改换义符而产生的,如“儜”即“儜”通过改换义符而形成的异体字;有的是通过改换声符而产生的,如“”即“汳”通过改换声符而形成的异体字、“”即“霅”通过改换声符而形成的异体字;有的是因类化影响而增加义符产生的,如“”即“胡”之类化俗字、“”即“魏”之类化俗字;有的是通过俗写变易而产生的,如“”當即“獳”字之俗、“”当即“”字之俗、“”“”当即“()”字之俗、“”“”当即“翛”字之俗,等等。掌握了疑难字产生的这些规律,并查找出具体疑难字产生的源头,以形、音、义为线索,利用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尽可能地找出其具体的文献用例,就可以对其中一些疑难字作出准确的考释,进而解决学生对这些疑难字的识读困难问题,并消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因不识疑难字而产生的恐惧心理,从而提高学生的识字水平与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考释疑难字的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搜集并考释疑难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也提高学生对古代汉语的学习兴趣,我们在古代汉语教学过程中应加强培养学生考释疑难字的能力。

猜你喜欢
异体字战国策平声
东巴文字典异体字的整理与编纂规范
异体字字形类似偏旁的互用类型综合字图构建
《汉语大字典·异体字表》未收的古文隶定字分析
高枕无忧
偏旁省略异体字研究
在层层深入中培养思考批判能力——以《战国策·楚策一·狐假虎威》教学为例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战国策》中聪明反被聪明误的郑袖
砚有浓涛,贯在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