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就业指导需求问卷调查情况分析及对策

2020-12-26 16:58红,李
关键词:资源库就业指导岗位

吕 红,李 芳

(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安徽 合肥 230051)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于高职教育的不断投入,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规模、招生人数和办学条件上有了较快的发展,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高等职业院校1359所,占普通本专科院校总数的52.4%,[1]占据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与之相对应的是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为了清楚地了解高职学生的就业指导需求,笔者对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学院)2017届650位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涉及学院2017届所有专业,从就业指导课程内容设置、学生对就业指导服务的需求、学生应对未来就业的准备情况等方面设置问题,覆盖率较广,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一、问卷调查中发现的问题

(一)大部分高职学生对就业前景比较悲观

在调查中只有20.1%的学生在上大学前考虑过就业问题,大部分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持消极态度,没有做过职业规划。由于传统的“重学轻术”思想根深蒂固,国家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渠道不畅通,许多高职学生及其家长把高职的就业直接定位为“体力活”、“没前途”,在校期间学习积极性不高,很少考虑自己的职业定位与未来发展。

(二)高职学生渴望获得更多的求职实践经验和岗位信息

在问卷中,有72.3%的学生把缺乏工作和求职实践经验作为当前就业困难的最主要的原因,而获得实践经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兼职或实习(73.6%的学生选择此选项),而且这个途径大多是学生自找而不是学校安排,与专业的关联度不高。有58.3%的学生认为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是其在求职过程中最困扰的问题,可见高职生渴望获得尽可能多的关于求职实践经验和企业具体岗位需求的信息,这样有利于他们在求职中能够找到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工作。

(三)高职学生获得就业资源的渠道很少,大多都是靠学校提供

在问卷中,在“在校期间哪些资源对你就业有帮助”的问题上,“专业教学和实训”、“校内实践活动”、“就业指导课”排在选项的前三名,可见高职学生获取就业资源的渠道主要靠学校提供,渠道单一且都是被动被指导,大多数学生不能主动探索未来职业世界,学校的专业教育和就业指导成为高职学生了解未来职业的主要途径。

二、问卷调查的问题分析

(一)高职就业指导缺乏对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实用型技术人才,在职业发展规划、求职定位等内容的就业指导上应该区别于普通教育。但是由于我国职业教育对技能人才成长的配套政策还不完善,高职院校办学水平参差不齐,不少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课程和服务上仍旧照搬普通高校的模式,不能考虑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在校学习时间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道路与高等教育学生的区别,仍将学历提升作为职业发展的“独木桥”。再加上学校与行业和企业脱节,就业指导多是闭门造车,学生在校期间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未来对口的工作岗位知之甚少,学生在就业选择和未来职业发展上普遍存在自卑感,认为自己的学历不如本科生,以后也没有什么好的职业前途,大部分的学生对未来就业持消极态度,没有做过职业规划,“低薪”和“频繁跳槽”一度成为高职学生的就业标签。[2]

(二)高职就业指导没有与专业培养紧密结合

在问卷中,有78.6%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与实践对其就业帮助较大,这说明专业学习与就业指导是相辅相成、密切联系的,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应依托于专业培养方案来展开。但是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大多借鉴高等学校的就业指导体系和内容,没有发挥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优势,不能把高职学生需要的企业信息准确地传达给学生,使得高职学生的职业定位不能与高职教育的目标相匹配。许多学生对一线工作岗位根本没有了解或是了解不够,也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导致在求职过程中经常出现学生因接受不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以工作累、工作苦、工资不高为理由的辞职现象,就业持久性不强。而企业由于高职生频繁辞职而对高职生的职业素养产生质疑,从而导致高职生的就业质量不高,大企业不用,中小企业又不敢用。

(三)高职就业指导缺乏系统性和连续性

就业指导的内容围绕着学生的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环境认知以及求职技巧来展开,但是在指导的过程中由于教材和课时的限制、授课教师缺乏丰富的企业认知和求职经验以及就业指导平台、渠道的局限等问题,导致指导大部分仅限于课堂上的理论课程和课下的有限指导,缺少系统的就业指导和连续性的、多方面的就业服务,使得学生对自我就业定位模糊,不能科学地分析认识自己,也不清楚企业真实需求,缺乏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难以掌握择业的自主权。

(四)高职院校的就业资源不够丰富

在调查中发现高职学生获得就业信息的主渠道还是学校和老师,他们渴望学校和就业指导老师能够给他们提供更多更清晰的未来职业世界的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职业选择。但是目前不少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形式单一、内容老化,与企业没有形成有效的可持续的互动联系。在学生就业市场的开拓上也比较保守和被动,在毕业生就业和职业发展情况方面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工作不够,不能形成职业教育特色的就业资源库,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

三、提升高职就业指导与服务效果的对策思考

(一)建设符合职业教育学情特点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

高职院校目前普遍采取的都是“2+1”的培养模式,在校学习时间两年,最后一年顶岗实习,就业指导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形成与专业对接,符合职业教育学情特点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体系。从大一第一学期就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介绍,让学生清晰地了解未来专业对口的工作岗位,利用校企合作的优势带领学生进入企业现场观摩,了解一线岗位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内容。在理论+实践的专业认知基础上,开展学生的职业规划。第二学期引导学生利用暑期到企业社会实践、访谈校友、校内实训、企业学习等机会进一步了解自己专业对口的职业与岗位情况,在学业和职业资格取证上做好准备。第三学期,利用校内招聘会的契机,以就业指导社团为平台,让在校生帮助老师做好就业服务,既能让他们了解本专业的就业形势和岗位需求,同时在参与企业招聘现场服务时也能了解笔试和面试流程及注意事项,积累求职经验。每年学院大约有几十场校园招聘会,对于在校生是很好的就业指导教育平台。第四学期,利用应届毕业生返校答辩机会,积极组织各工作岗位实习的毕业生与在校生进行交流,让在校生结合自己的需求,现场访谈毕业生,进一步了解自己的职业定位,并通过这个交流的平台,老师可以收集就业指导的教育素材和校友的资源信息,为建设校友资源库做好准备。在最后一年学生的求职和顶岗实习期,学生在心理和实际工作中会遇到更多的问题,亟需老师的帮助。就业指导教师可以通过QQ、微信群或是定期到企业调研的形式,加强与学生的联系,与企业的人资部共同解决学生初次就业中的困难。这样既能帮助企业留住人才,也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克服就业持久性差,跳出“低薪—频繁跳槽”的恶性循环。[2]

(二)高职教育的就业指导与服务要结合职业教育的改革来进行思考与创新

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到2022年职业院校实践性教学课时原则上要占总课时一半以上,这也就意味着不仅专业课程要从理论走向实践,就业指导也要创新内容与形式,从以前的偏重理论教学,变为走向企业、走向一线岗位,配合企业需求做好学生的指导与服务。比如现在许多高职院校在进行的现代师徒制改革,将学生从以前的“校内学习”变为“企业在岗学习”,[1]教育的主体由以前单纯的高校教师变为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同培养。这种培养模式对高职学生来说也是新的形式,如何让学生适应这种“在岗学习”的新模式,将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就业指导老师如何深度参与到在岗教学中去,是高职就业指导与服务必须进一步思考与创新的新课题。

(三)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双师型”高职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队伍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企业一线岗位技术技能型人才,这就要求就业指导教师要提供给学生更多更清晰的一线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要求、工作环境、发展前景等信息,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和性格特征,选择适合的岗位,做好职业规划。建设专业化的“双师型”高职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队伍,一是要加强教师就业指导与服务理论知识的系统培训;二是要发挥高职校企合作的平台与优势,送教师进入企业调研与学习实践,也可以聘请企业优秀员工加入到指导教师的队伍中,切实提高就业指导与服务教师的整体理论与实践水平;三是高职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重学轻术”的思想,完成适应高职学生就业特点的就业理念的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指导高职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念。

(四)建设就业资源库,拓宽就业信息收集渠道,让高职就业指导和服务更有效果

就业资源库包括企业资源库和校友资源库。在《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提出职业教育要让企业深度参与协同育人,高职院校可以根据自身专业的特色,通过订单式培养、现代学徒制等方式与相关企业深度融合,开拓校企合作双赢的稳定企业资源库。高职院校可以利用企业资源组织学生深入企业一线岗位参观、实习,了解工作内容、工作环境、工作要求等,邀请企业老师傅与学校老师一起解决学生在探索职业世界过程中的问题,实现课本上的理论与现实实践的结合。学校就业指导老师可以利用企业资源,收集与专业相关就业岗位的视频材料,邀请企业一线管理者来校开展讲座,整理企业各具体岗位用人要求,及时了解企业的用人需求,让就业指导有干货,学生有收获。企业也可以通过这些方式,让高职生在校期间就深入了解并认同企业的管理和文化,毕业后顺利实现学生到员工的转变,留得住人。

校友资源是学校的可持续增长资源,由于高职院校办学时间短,许多毕业生进入社会工作时间不长,因此高职院校校友资源库的建设一直落后于普通高校。由于国家职业技术人才晋升通道的不健全,高职学生对未来的职业发展总是很迷茫。高职院校通过校友资源,一方面可以整理出校友在各个一线技术岗位上的成长经历,让在校生更清晰地了解各企业各岗位高职生的职业晋升情况,从而树立信心,定位准确,做出操作性强的职业生涯规划;二是可以收集行业企业的用人招聘信息,开拓学校的就业市场,这种途径收集的就业信息有效性和真实性较高;三是校友的岗位工作情况,也能为高职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监控的数据,使学校在人才培养的改革上能够更加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真正发挥好高职教育在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培养出适合企业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3]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出台,明确了职业教育在国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中的重要地位,高职院校要承担起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社会责任,主动“转型升级”,融入行业和企业,按照技能型人才成长的规律性要求建设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就业指导与服务体系。

猜你喜欢
资源库就业指导岗位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之浅见
案例教学法在翻转课堂中的应用初探——以大学生就业指导课为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工作开展对策探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五女拜寿》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职业院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对策
数控加工专业资源库建设中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