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性评价在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2020-12-26 06:50:16刘鑫鑫赵越张玉凤陈凤辉咸亚静颜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9期
关键词:健康评估护理学心电图

刘鑫鑫,赵越,张玉凤,陈凤辉,咸亚静,颜萍

(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0 引言

《健康评估》作为护理学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是帮助学生将医学基础知识、护理学基础知识过渡到临床护理学知识的重要桥梁。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的途径,努力掌握健康评估的知识与技能[1]。该课程具有专业性强、知识点琐碎、教学内容抽象等特点,且在课程的考核评价中学生不能产生较强的满足感[2],因此,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不能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教与学而进行的评价,注重对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改进,强调评价信息的及时反馈,其目的是激励学生学习,帮助学生有效地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使学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培养合作精神[3-4]。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自主学习与健康评估能力,我院在不断优化课程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展《健康评估》课程的形成性评价,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9 年9~12 月新疆医科大学四年制2018 级护理学专业本科7 个班级的全体在校学生共389 人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326 人(83.80%),男生63 人(16.20%),年龄19~21 岁。

1.2 研究方法

护理学专业本科《健康评估》课程在入学第3 学期开设,选用吕探云,孙玉梅主编的人民卫生出版社《健康评估》第4版教材进行教学。以培养学生整体护理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健康评估能力为培养目标,将形成性评价涵盖整个教学过程,不断优化评价指标与体系,以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1.2.1 教学准备

课程组通过集体备课等教学活动,制定形成性评价的具体形式、考核时间、评价依据、反馈方式等。同时,为培养学生护理诊断的临床思维,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结合临床真实案例,经反复论证后编制九个案例分析题目;根据实验课心电图描记内容编写心电图报告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课内容有机结合,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1.2.2 形成性评价方案的构建与实施

经课程组、教研室、学院、学校四阶段专家反复论证后,确定《健康评估》最终成绩=课堂测验成绩(10%)+实验报告成绩(10%)+技能考核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60%)。

(1)课堂测验:为及时了解和反馈学生理论教学学习情况,针对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等重点章节内容通过雨课堂进行八次课堂测验,取平均分计入最终成绩,并当堂反馈。借助雨课堂这一信息化教学工具,教师在聚焦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基础上进行师生的参与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学习效果。

(2)实验报告:针对实验课程中的重难点内容,学生需完成六次实验报告。其中心电图检查,学生两两一组完成心电图操作,之后根据心电图纸完成报告单,包括计算心房率、心室率、QRS 时间等内容;病历书写需学生回答九大案例的具体问题,并给出护理诊断。教师按照评分标准严格打分,取平均分计入最终成绩,并在下次课前进行反馈。

(3)技能考核:体格检查中肺部听诊、心脏听诊、肝脏触诊及胆囊触诊在每次实验课结束前随机抽取学生进行操作演示,对于不规范的步骤教师再次进行示教。在九次实验课结束后,学生从肺部听诊、心脏听诊、肝脏触诊、胆囊触诊、心电图描记五项操作中随机抽取一项进行技能考核,教师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并在操作完成后现场点评。

1.2.3 效果评价

(1)成绩分析:期末考试成绩采用统一命题、统一时间、统一阅卷的形式进行闭卷考核,满分为100 分,比较期末考试成绩与最终成绩的平均分。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健康评估能力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健康评估能力。采用林毅等[5]研制的护理专业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测评量表。采用张文杰[6]研制的护理人员健康评估能力评价量表。

2 结果

2.1 成绩分析

比较学生期末考试成绩(74.86±2.13)与最终成绩(79.32±1.34)的平均分,t=4.70,P=0.001,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明应用形成性评价可显著提高学生成绩。

2.2 自主学习能力与健康评估能力

本组研究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总分为(91.29±13.84)分,自我管理能力、信息能力和学习合作能力3 个维度得分分别为(34.65±6.39)分、(35.35±6.73)分、(21.29±3.30)分,表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强。总健康评估能力赋值均数为(3.67±0.61),各维度健康评估能力赋值均数均≥3.5。

3 讨论

3.1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比理论中值(70 分)来看,护理本科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分(91.29±13.84)分高于中等水平,各维度得分赋值均数最高的是自我管理能力(3.47±0.64)分,这与张开利等[7]的研究一致。说明学生在确定学习需要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学习监控能力方面良好。形成性评价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转为评价主体和积极参与者,对学生产生正面引导的作用,使学生由被动、强迫性地学习变为主动、有兴趣地学习,由死记硬背式学习变为轻松、愉快地学习。

3.2 形成性评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健康评估能力

健康评估作为现代护士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之一,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培养护生的健康评估能力是为今后进入生产实习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赋值均数排名前三的能力分别是沟通交流能力(3.81±0.73)分、身体评估能力(3.76±0.67)分和观察病情能力(3.50±0.67)分,这与张欣等[8]的研究结果基本一致。

本研究将形成性评价应用在护理本科生《健康评估》课程中的教学组织与评价中,有助于培养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健康评估能力,并可显著提高学生效果。依托“互联网+教育”发展模式,应用信息化手段进行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不断完善形成性评价体系是今后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猜你喜欢
健康评估护理学心电图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应用
《思考心电图之176》
心电与循环(2021年3期)2021-06-03 07:49:40
《护理学杂志》稿约
护理学杂志(2021年1期)2021-02-04 09:53:48
《老年护理学基础》
——老年护理学的日常生活护理要点研究
转型背景下健康评估核心课程教学改革与思考
大学教育(2016年12期)2017-01-03 20:19:43
不同生源学生《健康评估》课程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周刊(2016年56期)2016-08-01 22:04:40
入职体检者心电图呈ST-T改变的意义
护生临床应用健康评估知识的调查分析及改革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36期)2016-05-28 23:46:24
中职健康评估情景教学类型及要求
考试周刊(2016年20期)2016-04-14 01:40:23
妇产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