钮倩南
【摘 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培养幼儿对户外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户外活动的重要目标,要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兴趣组织生动有趣的户外活动,吸引幼儿主动参与。”笔者以中班幼儿户外建构游戏为例,在户外建构区内,通过幼儿与环境、材料的相互作用,自主学习,弥补了集体户外中被动学习的缺憾。因此,户外建构材料的有效投放、教师的有效指导策略等关系到幼儿发展的方向,也是笔者研究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 材料;有效投放;指导策略
一、问题的提出
在对本班幼儿户外建构游戏观察后,发现建构区材料单一、缺少层次性、缺少建构需要的辅助材料、缺少游戏情景等问题。针对班级内幼儿的游戏情况,我提出了“中班幼儿户外建构材料有效投放与教师指导策略”这一实践研究。目的是通过调整户外建构区材料,提出相关指导策略,提高幼儿的建构能力,激发幼儿的建构兴趣。
二、细心关注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
首先:观察幼儿对现有材料的兴趣。中班开展户外建构游戏,可以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还能促进幼儿感知觉、思维能力的发展。孩子们非常热衷于搭建房子、马路,甚至喜欢运送积木的游戏,我们根据中班幼儿对游戏活动材料的需要,投放很多不同形状的积木,种类丰富,数量充足。
刚开始孩子们对户外搭建很感兴趣,用小推车装积木,寻找好朋友一起搭建,但是时间一长,孩子们开始懒散,没有任何计划的乱搭建或者搭建好了就一一推倒,孩子们对建构区的活动材料兴趣日渐淡漠。但孩子们对搭建游戏的兴趣还是存在的,抓住这一个兴趣点,根据幼儿游戏经验提升的需要,教师适当增加了辅助材料:花、玩具汽车、红绿灯、石头、纸筒、梯子、轮胎等,对周围环境也进行了进一步完善和规划。
其次:关注幼儿对新增材料的兴趣。新材料一投入,孩子们似乎又回到一开始兴趣浓厚的时刻,孩子们“哇”的一声,自然地流露出对新材料的新奇与激动。孩子们看见有很多小汽车就提议搭建“公路”,看见有花提议搭建“花园”……孩子们的奇思妙想一一迸发出来。
蓝莓、桐桐、辰辰等几个小朋友相互配合,准备搭建大城堡,经过商量后,蓝莓负责运送积木,桐桐和其他的小朋友先搭建起來。只见桐桐把大积木放在最下面,再把小一些的放上面,一层一层越来越高,这时辰辰提出要搭建一个半圆形房顶的城堡,蓝莓小朋友寻来半圆形积木,大城堡初具雏形。桐桐看见边上的凡凡在搭小桥,喊来凡凡帮忙,凡凡利用长条木块和辅助材料轮胎、梯子,快速地把桥搭建好了,又在小桥边上用圆柱形木块围起了栅栏,蓝莓搬来了“花”和“树”,成了一个大花园呢!整个建构区充满了孩子们的欢呼声,大家围着大城堡手舞足蹈……
我们在给幼儿投放材料时,就是为了满足幼儿自愿选择、自主活动、自由交往,这样幼儿在游戏中就找寻到了适合自己的快乐。观察和适当更换幼儿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材料,满足幼儿在游戏时对活动材料的探索和玩耍的需要,根据幼儿的兴趣点适当投入适合幼儿的活动材料,进一步走进了幼儿游戏中。
三、尊重幼儿的游戏,适时提出相关指导策略
首先:抓住时机适时介入,给予幼儿启发性指导。作为教师,我们要以旁观者的身份时刻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情况,分析他们的游戏行为,记录孩子们成功解决问题的精彩瞬间。
当孩子们在进行户外建构游戏遇到困难时,教师可以以游戏伙伴的身份介入,让他们在游戏的过程中得到启发,为幼儿提供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教师的指导也要抓住机会,一旦错过,幼儿面对困难无法解决就会失去对建构游戏的兴趣。如在搭建游戏的过程中,笑笑小朋友把长条的积木一块块分开,按一定间隔整齐摆好,边上的萱萱跳起来大叫:“这积木是用来搭建房子的,不是这样随便摆的。”笑笑被萱萱的大呼小叫吓得站在原地不动了,两只眼睛无辜地看着我,我走了过去,拉着笑笑的小手说:“你为什么把积木都摆开来呀!”笑笑弱弱地和我说:“我看马路上的斑马线就是一条一条的,积木代表是灰色的线!”听了笑笑的话,我立刻对笑笑竖起了大拇指,还大声说:“你真厉害!能想到搭建斑马线啦,了不起!”笑笑听我这么一说,刚刚一直低低的头马上抬了起来,开心地和萱萱说:“我们一起搭一条长长的斑马线,再装上红绿灯……”孩子在游戏中尝试新的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认可和表扬,就会有更多新颖的想法呈现出来,孩子的发散思维在游戏中得到了发展,想象能力在老师的赞赏中得到了提升。
其次:在游戏后,教师要肯定幼儿的尝试成果。各种游戏在孩子们一次次尝试后得到了提升,有失败的尝试也有成功的尝试,在各种尝试后得到成功就会有作品的呈现。建构游戏结束之后,有立体的建筑物呈现,那是孩子们的作品;在游戏中发现问题,能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那是孩子们更好的作品。
一诺小朋友对搭建高楼大厦情有独钟,喜欢把房子搭得高高的,越高越好,可是却接二连三遇到问题:搭得越高就越容易倒下,刚放上去一块积木,整个“高楼”就开始摇晃、倒下,但是一诺不放弃重新搭起来,一次又一次失败了,专注的眼神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始终没有动摇。接着再来,这一次她换了一种垒高方式,一块积木横着一块竖着,镂空架起,像是世博会上的中国馆,越建越高,一诺找到了建高的窍门,自信、喜悦溢于言表。所以,对孩子在游戏中的每一次小小的成功都要给予肯定和表扬,让孩子知道“只要我有想法,我去尝试,我就是最棒的”。教师关注到了孩子的每一个闪光点,孩子就会给你一个灿烂的太阳!
幼儿有着属于自己发展的轨迹,他们对游戏的兴趣、对活动材料的创新运用、对待问题的解决办法是独特的,当我们在静心观察孩子们的游戏时,他们常常会给我们意想不到的惊喜。当孩子们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我们也要积极回应,及时给予有效的帮助。让我们在静心观察、细心关注、耐心等待中走进孩子的游戏,走进孩子的快乐童年,和孩子一起健康成长,成为孩子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参考文献】
[1]龙蓁蓁.户外建构游戏中教师指导时机的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赵奇.基于幼儿园户外自主游戏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