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易丝·格丽克:在苦难深处冒险的诗人

2020-12-25 03:04格林
青年文摘 2020年23期
关键词:格丽克露易丝厌食症

格林

北京时间10 月8 日,瑞典文学院宣布,美国女诗人露易丝·格丽克获得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那无可辩驳的诗意般的声音,用朴素的美使个人的存在变得普遍”。从某个角度看,今年的诺贝尔文学奖算是爆冷。但在美国国内,格丽克确实是在世的最重量级的诗人之一。格丽克作品的中文译者柳向阳说:“最初读到格丽克,是震惊!仅仅两行,已经让我震惊——震惊于她的疼痛。她的诗像锥子扎人,扎在心上。”

格丽克1943 年4 月22 日出生于纽约一个匈牙利裔犹太人家庭。1968 年出版处女诗集《头生子》至今,已出版十二本诗集和两本诗论集,遍获各种诗歌奖项,是2003-2004 年的美国桂冠诗人。

正如那句老掉牙的话印证:“每个伟大的诗人必定有过极其痛苦而残酷的人生”。格丽克一生几乎同样伴随着死亡、失望以及丧失。

格丽克出生在一个文艺气息浓厚的家庭。她记得,小时候她的奶奶经常随身携带一本诗集,她自己四五岁时就读过威廉·布莱克的诗,小小年纪就自认为是威廉·布莱克、叶芝、济慈和艾略特的传人,十岁起立下了成为诗人的志向;从幼时起,父母就鼓励她写作,她最早的诗创作于五六岁,父母甚至会把她写的诗打印出来进行点评。在这样一个崇尚智力活动和艺术创作的家庭里,格丽克本该度过一个自由发展天赋的快乐童年,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格丽克降生时,迎接她的并不是家人的喜悦和期待。在她出生前七天,她的姐姐——她父母的第一个孩子不幸夭折了,这个悲剧沉重地打击了整个家庭。这一创伤在此后多年,犹如一片无法驱散的阴云笼罩着她的生活。

谈到这位未谋面的姐姐,她说:“我没有经历她的死亡,我经历的是她的缺席。”这种“幸存者的负疚感”在很长时间里是她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她曾在一次采访中说:“写作是对轮回——不幸、丧失和痛苦的报复。”

另一方面,在望子成龙的家庭里长大远非易事。在随笔《诗歌教育》中,格丽克说家庭中的每个成员都有强烈的表达欲,热衷于替别人把话说完,因此她的整个童年和青春期都在争取自己的声音能被听到。

她的母亲毕业于名校,是文艺爱好者,也是她的忠实读者,但她们母女的关系却很紧张。母亲像一个“法官”,总在审视并挖掘她和她妹妹的文艺潜质,“我们哼唱一两声,就得去上音乐课;蹦跳一下,舞蹈课就来了。”

而她的父亲年轻时梦想成为作家,虽然最终投身商界,但仍不减文艺热情。他善于口头改编各种传说和历史掌故,熱衷于反复宣讲圣女贞德如何以超乎常人的毅力磨炼自己的心志。这些故事对格丽克产生了深远影响,高中时代的她效法圣女贞德的苦行,进行长期严格的节食,最终导致她患上了厌食症,不得不退学接受心理治疗。尽管厌食症严重地损坏了她的身心,但在日后她还是以积极的眼光看待,她说:“患上厌食症对我来说是一段重要的经历,饥饿感帮助我控制了贪欲,对于获得一个独立的自我是大有帮助的。”

高中退学后的第二年,即1962 年,她进入莎拉·劳伦斯学院学习,但很快又退学了。1963 年,她进入哥伦比亚大学的诗歌班学习。两年后,她遇到了恩师——著名诗人斯坦利·库尼茨。在斯坦利的影响下,格丽克的性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恃才傲物转向谦逊克制。

在写诗的同时,格丽克持续七年进行着心理分析的治疗和学习,这不仅治愈了她的厌食症,也激发了她的诗歌灵感,她曾说:“我们只看过这世界一眼——在童年的时候,剩下的都是回忆。”她的早期作品之中,例如《头生子》《沼泽地上的房屋》等,多以心理分析的角度远远地审视个人生活体验。

曾患心理疾病的经历和对家庭生活的敏锐感受,让格丽克的创作擅于“心理隐微之处的把握”,她的文字给人以一种冷峻、清晰的印象,善于将花草植物、古典神话和宗教故事与日常生活的感受、家庭成员的对话融为一体,折射着她脆弱又奋力抗争的内心世界。

死亡和丧失既是露易丝·格丽克个人生活中时有的遭遇,更是她创作中不变的主题。

1980 年她在佛蒙特州的小屋遭遇了一场大火,被焚烧殆尽。1985 年,她又一次遭遇死亡的打击——父亲去世了。她在这年所写的一篇随笔里说,自己是一个“梦中人和观看者”,是一个“沉迷于丧失”的作者,“二十年来等待着忍受无法逃避的丧失”。

1990 年出版的《阿勒山》和1992 年的《野鸢尾》里都有寄托对父亲的哀思的作品。其中诗集《野鸢尾》获得1993 年普利策诗歌奖,将诗人的声誉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格丽克曾有过两段婚姻。1967 年她和医学院学生小查尔斯·赫兹结婚并生有一子,但没多久两人就离婚了。1977 年再婚,这次的结婚对象约翰·德拉诺也是一名作家,虽然他们还是以离婚告终,但格丽克似乎对这段婚姻颇为挂怀和眷恋,婚姻成为之后多部诗集中反复出现的主题。1996 年出版的《草场》,借用《奥德赛》的故事来描写一段失败的婚姻;1999 年的《新生》和2001 年的《七个时期》用较乐观的口吻表达了一段婚姻结束后的转变,字里行间偶尔流泻出一线明亮的色彩,这在她的诗作中是不多见的。这段时期格丽克的技巧日渐圆熟,其诗作堪称天籁之音。2003 年8 月28 日,格丽克获得代表美国当代诗歌最高成就的“桂冠诗人”称号。

在得知自己获得2020 年诺贝尔文学奖后,毫无心理准备的格丽克说:“这消息太新了,我真的不知道它意味着什么……我的第一个想法是‘我不会有任何朋友了,因为我的大多数朋友都是作家。”

目前,77 岁的她独自生活,在疫情暴发的几个月里,她仍努力写作,完成了一本名为《冬季集体食谱》的新诗集,计划明年出版。“如果你能挺过这段时间,就会获得艺术。”她说。

(资料来源:“文景”微信公众号、“外滩TheBund”微信公众号)

猜你喜欢
格丽克露易丝厌食症
国王的厌食症
露易丝·格丽克
露易丝·格丽克:灵魂是随时起飞的鸟
美国诗人摘得诺奖,她用诗歌修补疼痛的灵魂
独特经历造就作品风格
DC开发《超人与露易丝》独立剧集
姹紫嫣红的花儿
厌食症,你知道吗
胡天成教授治疗小儿厌食症经验撷菁
斯戴芬妮·露易丝·廓莱克(1923-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