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理贯通 理法相融
——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学习新路径研究

2020-12-25 12:16周小芳周琪靳培英巩子坤
教学月刊(小学版) 2020年35期
关键词:直观图算珠个位

□周小芳周 琪靳培英巩子坤

一、问题提出

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算理贯通”“数位对齐”,并实现理法相融;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算理贯通”“进位”,并实现理法相融。在前文(见本刊2020年第11期《算理贯通理法相融——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学习新路径研究》)中我们通过三次教学设计、二次教学实践,对比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表现、课后测试的结果,得到了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优化的学习路径C。同样,要实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算理贯通、理法相融的教学目标,也要设计合理的、具有逻辑关系的、层次递进的学习任务,这一系列学习任务就构成了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学习路径。因而,为了得到这样的学习路径,本文同样研究了如前文中所述的4个问题。

我们同样采取行动研究法,在杭州一所普通小学的教师Z执教的甲、乙两班继续开展实证研究,研究设计、程序与有关的理论框架如前文。

二、学习路径D

(一)学习路径D呈现

教师Z在甲班实施的学习路径D如图1所示。

任务1、任务2都有现实背景。任务1是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个位与个位相加不满十,不需要进位,重点解决“数位对齐”,这里意在帮助学生回忆、梳理已有的知识经验,为顺利迁移到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做铺垫。

任务2是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在学生已有经验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摆小棒这样直观的操作到有条理的语言表达,让学生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二)存在问题与原因分析

1.没有实现算理贯通

通过对课堂实录的分析,发现教师Z意在通过多种方式来表征算理。然而,事与愿违,没有实现算理的贯通,仅仅是多种表征的堆砌。

师:怎样用小棒表示24+8的计算过程?

生:先摆2捆,再摆4根,接着再摆8根。这8根中拿出6根和4根凑成10根,捆成一捆,结果是32。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24+6=30,再算30+2=32。

师:还可以怎么算?

生:8根和4根先加起来是12根,12根加2捆,结果是32。

师: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4+8=12,再算20+12=32。

师:如果用计数器表示,你会吗?

生:先在十位上拨2颗算珠,再在个位上拨4颗算珠,最后在个位上再拨8颗算珠。

师:个位上的算珠超过了9怎么办?

生:在十位加1颗,个位只留2颗。

师:那就相当于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先算4+8=12,再算20+12=32。

师:那你们见过这两种算法吗?

师(指着竖式):这是什么意思?

生:这是竖式。4加8等于12,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所以个位写2,向十位进一,十位上2加1等于3,结果是32。

师(指着方法24+10-2=32):那这种方法你能看懂吗?

生:8+2等于10,10-2等于8。

师:我们把8化成10-2,之前我们学过了两位数加整十数,那么24+10等于34,然后34-2等于?

生:等于32。

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呈现的直观图仅仅是计算的结果,没有体现出计算的过程,也就是没有通过直观来凸显“进位”的过程,因而,也就没有留下直观的“进位”痕迹。如24+8=32,十位上由2变成3,这多出来的1个十,来源于何处,是如何得到的,直观图均没有体现(当然,教材中也没有出现)。没有直观的图,就不利于学生理解“满十进一”。

强调算法的多样性,本是一件好事,但是,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理解算理,并实现不同表征的贯通”,因而,算法绝不是越多越好。教师使用了多种横式和竖式来表征24+8的计算过程,横式一种是4+8=12,20+12=32;另一种是24+6=30,30+2=32;还有一种是24+10-2=32。仅仅竖式和横式24+10-2=32教师就用了将近四分钟的时间来讲解。但是这些表征都没有很好地体现出“进位”,尤其24+10-2=32更是巧妙地避开了“进位”,与我们的教学目标背道而驰。教师追求多种方法的讲解,什么都想教给学生,结果反而使得计算方法杂乱无章、多而繁,由此造成直观表征与直观表征之间、直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之间的割裂,没有实现表征的贯通,本质上也就没能够实现算理的有效贯通。

2.没有实现理法相融

师:现在我们就有四种方法来计算24+8,你们都学会了吗?

生:学会了。

师:接下来我要考考大家了。(接着学生开始做练习)

在教授完四种方法后,教学戛然而止,直接进入练习环节,教师并没有对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算法进行一个总结、升华。虽然讲解了计算24+8的多种方法,但是这几种方法有没有相同点,有没有共性,学生不得而知。另外,教师在教学24+8时,在无任何铺垫的情况下出示了竖式,学生感到愕然。首先,教师要明白,竖式在一定程度上屏蔽了算理,不利于学生对算理本质的理解;其次,本次教学应该为后面“竖式”的学习做相应的铺垫,而不是简单苍白地呈现竖式。否则,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出现竖式时同样会使学生愕然。

(三)学习路径完善的建议

1.改变表征方式

要真正理解算理,就要促使多种直观表征之间、直观表征和符号表征之间相互贯通,实现表征一致性,进而实现优化。因此,无论是直观表征还是符号表征都要体现出进位,留下进位的痕迹,建议删去屏蔽了进位的横式和竖式。

2.增加关键提问

在学生掌握算理的基础上,为促使算理走向算法,就要及时提出关键问题:这些表征过程有何相同之处?在学生明确了要个位与个位对齐,满十进一后,再接着问:你能比较24+5和24+8的异同吗?

3.增加任务3

增加任务3:计算8+24,以此巩固算理、算法,并初步感受加法交换律。

三、重构的学习路径E

(一)学习路径E呈现

教师Z在乙班重构的学习路径E如图2所示。

图2 学习路径E

相对于学习路径D,学习路径E有以下变化:

(1)实现多种表征的一致性。直观表征都留下了进位的痕迹,从进位前到进位后,整个计算过程一目了然。且直观表征与直观表征之间、直观表征与符号表征之间也相互贯通,相互呼应,有利于算理贯通。虽然学生在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学习了进位的概念,但那时的进位,所进上去的那位(十位)空无一物,无所依傍,也无所相加,因而,进上去的“1”显得孤零零的,学生对进位的感受并不明显;特别地,学生对8+7等于15已经朗朗上口,这进一步掩盖了进位的本质。所以,要浓墨重彩描述“进位”,凸显进位的过程,实现进位的一致与贯通。这恰恰是本堂课要突破的重点与难点。

(2)增加了思考问题。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进行计算后,基本上已经掌握了算理,这时及时提出思考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这些方法的相同之处,以促进算理有效贯通。同时,总结算法,使学生明白当个位相加满十时,需要向前进一位。

(3)增加了任务3,意在巩固算理,同时渗透加法交换律,使学生明白即便算式的形式改变了,但是本质没有变,依然要相同数位对齐,依然要满十进一;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二)重构路径的效果分析

1.教学实况分析

(1)实现表征贯通。

师:用计数器怎样表示24+8的计算过程?

生:先在十位上画2颗算珠,在个位上画4颗算珠,因为是加8,所以在个位上再画8颗算珠。(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操作,画出直观图)

师:这样个位上的算珠有多少颗?

生:12颗。

师:我们知道计数器的个位上最多只有几颗算珠?

生:9颗。

师:也就是说个位上的算珠数已经超过了?

生:超过了9。

师:那怎么办呢?

生:满十进一,要从12颗中拿出10颗放在十位上,也就是个位上的10颗变成十位上的1颗。

师:那个位上还有几颗?

生:还有2颗。

师:所以结果是?

生:32。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操作,画出如图3所示的直观图,留下思考的痕迹)

师:那么用摆小棒的方法怎么表示呢?

图3

生:先摆2捆,再摆4根,加8,就再摆8根。

师:那右边有几根?

生:有12根。

师:可以变一变这个形式吗?

生:从右边拿10根捆成1捆,放在左边。

师:那左边现在有几捆了?

生:有3捆。

师:这一捆哪里得到的?

生:从右边拿出的10根捆成了1捆。

师:那右边还剩多少?

生:还剩2根。

师:所以结果是?

生:32。

(学生边说,教师边在黑板上操作,画出如图4所示的直观图;该图事实上是为竖式的出现做好铺垫)

图4

(2)实现理法相融。

师:这两种方法得出的计算结果一样吗?

生:一样,都是32。

师:用的工具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为什么用的工具不一样,而结果会一样呢?

生:计算过程一样,都是先算个位,再算十位。

师:还有呢?

生:都是满十进一。

师:都是哪里满十进一?

生:都是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个位怎么计算的?

生:4+8=12。

师:满十进一的十从哪里来的?

生:从12中拿出一个10。

师:也就是把12分成10和2。然后把拿出来的这个十加到哪一位上?

生:十位。

师:也就是说十位上要加一个十,算式是?

生:20+10=30。

师:个位上还剩几?

生:还剩2。

师:所以十位上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是?

生:30+2=32。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算式24+8和24+5有什么不一样吗?

生:第一个加数都一样,都是24,第二个加数一个是8,一个是5。

生:24+5个位上的数相加没有满十,24+8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了,要向前进一位。

师:对,满十要进一。你会计算8+24吗?

生:会,等于32。

师:谁来说说是怎么计算的?

生:因为24+8等于32,8+24也等于32,它们都是一样的数,只不过交换了一下加数的位置,结果还是一样的。

师:如果让你用这些方法表示,你会吗?怎么表示?(教师指向直观图)

生:先画出数字8,再画出数字24。

师:计算方法是?

生:先算个位,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一。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最终使学生明白,两位数加一位数,要先算个位,当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时,需要进位,满十进一。在此过程中,边回顾算理,边让算理水到渠成地走向算法。

2.课后测试结果比较

为了检测路径D、E的实施效果,我们设计了2道题目,两次教学前后分别对甲、乙两班的学生实施了前后测(表1、表2),以此考查学生掌握算理的情况。

先列式计算,然后用尽可能多的方法,如文字解释、画直观图、算式表示等来说明你的计算方法是合理的,说明得越详细越好[1]。

(1)小明上午买了28瓶矿泉水,下午又买了4瓶,小明今天一共买了几瓶矿泉水?

(2)小明上午花了26元钱,下午花了6元钱,小明今天一共花了几元钱?

表1 第一次教学甲班前后测不同理解类型的平均分

由表1可以看出,在三种理解类型上,后测的数据高于前测,尤其是程序理解和抽象理解。后测中程序理解的平均分是0.93,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学生可以正确地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得数;直观理解的平均分是0.2,相对来说增长较少,说明大部分学生还不会画直观图。

表2 第二次教学乙班前后测不同理解类型的平均分

由表2可以看出,后测数据中,程序理解的平均分是0.96,即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计算出得数,直观理解的平均分是0.52,即有一半的学生会画直观图,且这个数据大幅度高于前测,抽象理解的平均分是0.72,即有大部分学生会语言表述计算过程。整体上说,在三种理解类型上,后测的数据要大幅度高于前测,也就是说,实施学习路径E后,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说明这一路径得到了优化。

3.问题与改进建议

(1)任务3的进一步完善。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比较24+5和24+8的异同后,让学生计算8+24,给学生提供时间与空间,以巩固算理、算法;由于算理不可能一次掌握,所以,此处给学生提供反思、巩固的机会就显得十分必要。同时,让学生比较8+24和24+8的异同,以此感悟交换律。

(2)竖式再次出现。

尽管我们强调了“竖式”不利于算理的贯通,甚而屏蔽了算理,但是教师Z没有采纳这一建议。在她看来,也许竖式更利于计算。

四、结论与建议

(一)学习路径的建议

学习路径设计的重点是遵循程序性知识学习的心理路径,设计层层递进的学习任务[2]。通过对学习路径D、E的实践、分析、反思与批判,从促进学生理解算理的视角出发,我们建议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的学习路径可构建如下(图5)。

图5 学习路径F

(二)算理贯通的重点是促使多种表征贯通

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都知道怎样算,但是对于这样算的道理却知之甚少”。[3]

也就是说,学生只掌握了算法,并不理解算理。而各种表征就是沟通算理与算法之间的桥梁,一头连接着隐性而抽象的算理,另一头连着显性而具体的算法。因此,学生能否理解算理,能否灵活运用算法,各种表征的呈现就显得至关重要。

(三)理法相融的重点是促使算理走向算法

没有算理的理论支撑,就不能提供正确的思考方向,从而容易导致计算的不合理性和错误率,离开算法的提炼概括,算理的存在也是毫无意义的[4]。也就是说,算法中蕴含着算理,算理解释着算法,促使算理走向算法,实现理法相融至关重要。

猜你喜欢
直观图算珠个位
牢记方法大量练习
慢慢的,我就懂了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个位与十位的故事
选 举
算珠拨数
空间几何体的直观图与三视图
平面图形的直观图中线段的变化规律探讨
圆的斜二测画法的直观图是何种椭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