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路径

2020-12-25 10:01王结义
关键词:劳动大学生教育

王结义,汪 峰

(1.皖南医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2. 安徽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劳动是人的本质活动,是人本质力量的呈现和展示,是人创造财富和获得幸福的源泉,更是人追求自由、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手段。马克思主义在阐释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时就在分析现实的人和现实的生产关系的基础上深刻指出人实现全面发展的条件、手段及路径。马克思主义所表达的无产阶级视角下的劳动概念,是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异化劳动相对立,它是自由发展的人的智力与体力的有机结合,劳动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活动。实现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的重要原理,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培养大学生劳动意识、厚植大学生劳动情怀、增强大学生劳动能力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应有之义,也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1]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能力的最终生成是一个线性的逻辑过程,离不开广大教育工作者精心引导和塑造。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倡导劳动光荣的思想观念,激发勤于劳动的内生动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

一、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价值意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2]劳动按类型大致可以分为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两种类型的劳动对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劳动教育兼具两种类型教育特性。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是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题中之义、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一)劳动教育是培养时代新人的应有之义

当今世界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各国的核心竞争力高低也越来越取决于广大劳动者的素质。从国际上看,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逐渐兴起,世界各国为抢占未来制高点,实现产业创新升级从而保证能在竞争中胜出,都越来越意识到人才的重要性。从国内看,我国正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步伐,经济结构面临深刻调整,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孕育而生,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来看,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大军,事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局,是国家始终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离不开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大学生是党和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后备军,是我国从制造业大国迈向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支撑,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的重要依靠力量。劳动是大学生由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优势的桥梁和纽带。教育只有与劳动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促进人的本质力量的发挥。广大学生要勤学、修德、明辨、笃行,在实践中增强才干,在劳动中获得知识和技能,从而不断升华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劳动情怀。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锻炼坚强的意志品质,厚植真挚的劳动情怀,将他们个人的理想与国家、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自觉将个人梦与中国梦相结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二)劳动教育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必由之路

社会公民基本素质高低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紧密相连。高校的教育使命不仅在于培育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更要站在历史和现实的维度培养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既是高校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更是高校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职责所在。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开展公民教育提供了重要指引,而劳动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可以从哲学、经济学、伦理学、政治学、美学等各个角度引导学生认识劳动的价值和意义,激发新时代大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另一方面,高校开展劳动教育还要帮助学生克服自我本位、劳动功利化的思想和倾向,自觉将自身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贯穿到自身诚实无私的劳动中去,在劳动中读懂伟大和美丽,为构建“劳动人人有责、劳动成果人人共享”的美好和谐社会而不断努力。

(三)劳动教育是实现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必要环节

20世纪50年代末,党提出的教育方针是“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强调“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1993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然而,由于受到教育功利化影响,劳动教育的价值被遮蔽,劳动教育的地位甚至出现被边缘化的倾向,人们也一度将劳动教育纳入到广义的德智体美范畴,劳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独立性。因此,辩证看待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关系是理解人全面发展内涵的前提。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之间是相互交叉、互为补充的。一方面,培育积极的劳动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帮助学生掌握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是智育的重要目标。培育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劳动精神以及通过劳动锻炼增强体质是体育的价值追求。通过劳动让广大学生认识劳动可以创造美,是美育的重要旨归。另一方面,通过劳动教育可以实现修德、增智、健体、尚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教育是培养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环。

(四)劳动教育是高校实现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

立德树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向,也是高校的立校之本,体现党和国家对高校人才培养的总要求。高校培养学生的任务和使命不仅是教授知识和传授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厚植学生劳动情怀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高校要铸魂育人,将新时代大学生培养成为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完善包括劳动教育在内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是高校铸魂育人的重要内容。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协调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丰富的知识技能、浓厚的爱国情怀、完善的品德修养、卓绝的意志品质。

二、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方法论析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把握大学生行为规律和特点,与时俱进,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效果。

(一)理论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基本方法

首先,科学理解劳动教育的涵义、内容、价值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前提。在理论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联系实际,善于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劳动的本质属性、劳动与人的关系以及劳动在促进人的解放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抽象空洞地讲概念和说教效果只能适得其反,甚至会导致教条主义倾向。其次,分类、分层次开展劳动教育。劳动教育要根据学生的思想觉悟、年龄特征、接受水平,选择合适的劳动教育内容,使劳动教育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层次性。如针对低年级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自我服务,形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劳动理念,促进良好劳动习惯的养成。针对高年级学生可以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加深对未来从事的职业认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等。再次,劳动教育要注重“情”与“理”相结合。要努力使学生在劳动过程中悟出“真谛”,升华劳动情感,坚持将说理与寓情相统一,在情感上实现对劳动的认同,在行动中更加自觉。

(二)典型示范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

典型示范法通过活生生的典型人物或事件引起教育对象的情感共鸣,典型示范能够将具体抽象的理论具象化,从而引导人们比照典型、查找差距、认识不足、促进提高。劳动模范人物或事迹是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载体。劳动模范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亲身经历、情感理路,让大学生可知、可感、可敬、可亲,进一步激发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主观能动性,促其深刻认识时代新人应当担负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一方面,高校可以邀请劳动模范、大国工匠、行业代表走进校园现身说法,分享从业经历和创业故事,增强学生的劳动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充分挖掘学生身边各类典型和榜样,通过朋辈效应,让他们感受到通过劳动可以磨练意志、锻炼品格、提升修养。

(三)激励教育是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持久动力

激发学生劳动的动力、强化他们从事劳动的愿望,激励他们朝着正确的目标前进是教育者的使命。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是劳动教育的两种方式。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两者相互补充、缺一不可,我们应当坚持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一方面,高校要制定具体的劳动教育实施细则,制定与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相联系的劳动教育激励策略,建立健全学生劳动档案,记载学生的个人基本信息、劳动信息、培训信息、表彰奖励信息等内容。对于学生参加公益劳动表现突出而获得表彰的,应及时予以记录。同时将学生的劳动成果量化,纳入到学分管理,并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必要部分。另一方面,高校要丰富劳动服务的形式,拓宽劳动服务的渠道和途径,不断开辟新的领域和载体,重视大学生劳动实践网站建设,构建劳动实践网上工作平台等。

(四)实践教育是提升大学生劳动教育效果的根本途径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实践。通过各类社会实践活动的载体不断提高学生的劳动意识、激发劳动热情、提高劳动能力,是劳动教育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是人的思想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更是检验思想认识的目的和正确与否的标准。新时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引导广大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贡献、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根本途径。一方面,要不断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努力使高校社会实践课程的内容与社会需要相契合,提高大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技能;另一方面,积极搭建各类社会实践平台,使广大学生在实践中磨练意志、增强才干,体认劳动价值。

三、新时代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践路径

新时代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课程体系、教育平台、实践养成、宣传引导等四个方面着手优化实践路径。

(一)优化课程体系,明确教育内容

2020年3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2020年7月15日,教育部印发《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这些都为新时代我国开展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一方面,高校要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突出劳动教育的地位,优化劳动教育必修课程。与此同时,其他专业课程也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充分挖掘课程中蕴含的劳动教育元素,将专业知识的讲解与劳动教育的价值理念有机融合起来。通过设立劳动周、劳动月,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教育活动如主题演讲、辩论赛、歌咏大赛、绘画比赛、劳动技能竞赛、劳动成果展示等,积极营造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氛围。另一方面,在劳动教育中充分体现校本特色,将劳动教育与学校办学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将劳动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就业教育等,推进产学研融合,积极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劳动实践。通过讲解、操作、实践、交流、激励等手段开展劳动教育,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意识,鼓励他们用辛勤劳动去创造美好生活。

(二)搭建劳动教育平台,实现协同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可以激发学生劳动意识、提升劳动技能,是劳动教育的基础环节。社会各组织、部门和单位要配合学校、家庭提供更多的资源,支持帮助学校和家庭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打破劳动教育中存在的“孤岛”现象。在新媒体时代要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和价值取向,要坚决批判享乐安逸、不劳而获的错误思想,反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个人主义等错误思潮。要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学校、家庭、社会协同配合的教育体系。家长要鼓励孩子积极参与家庭事务,投身社会实践,在劳动实践中强化劳动观念,获取劳动知识,提升劳动技能,增进劳动情感,培养劳动习惯。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立体化网络体系,建立联络沟通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共同做好大学生劳动教育。

(三)注重实践养成,厚植劳动情怀

劳动既具有自主性,又具有创造性,是自主性与创造性的统一。一方面,劳动自主性是创造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激发劳动潜能,唤醒劳动意识,促进人的劳动自觉。另一方面,劳动的创造性是自主性的逻辑发展。劳动的创造性是以劳动者自由自觉本质为基础的。劳动的特征无论如何丰富,都必须体现为具体劳动,而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劳动自主性与创造性的重要依托。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技能的养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高校开展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可以结合学生所学专业,安排学生进行见习、实习、实训,将劳动内容渗透在专业教育中,使学生获得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升专业素养。此外,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大赛,走访和参观创新创业基地也是提升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重要途径。

(四)强化舆论宣传引导,营造积极劳动氛围

在校园逐渐形成倡导劳动、热爱劳动的良好风尚。第一,大力推广劳动教育典型经验。一方面,加大对劳动教育的科学研究,为劳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另一方面,要善于总结劳动教育经验,充分利用学校各种硬件设施如宣传栏、橱窗等大力弘扬劳动精神,整合校园各类网络资源,积极占领网络阵地。通过思想引领、典型示范、社会实践等形式,积极植入中华民族劳动文化中的优秀基因,继承优秀劳动传统,倡导“劳动光荣、劳动伟大”的价值追求。第二,积极宣传劳动先进事迹。通过邀请大国工匠、劳动模范等先进人物进校园,讲述先进事迹,展示先进技能,让学生近距离感受劳动精神,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思想观念。此外,要鼓励和创作更多主题的讴歌普通劳动者的优秀作品,从而让广大学生产生情感共鸣,让诚实守信、辛勤劳动等价值理念深入人心。第三,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教师的劳动本质上是塑造人、培养人的特殊活动。教师要作出表率用知识和言行去引导学生积极投身劳动,营造全校热爱劳动的氛围,更好地实现劳动教育的目的。

猜你喜欢
劳动大学生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