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结合材料并运用教材中的相关基本理论及社会生活的实际分析或说明A 对B 的作用、意义。此类试题在设问中常出现A 对B 的作用或A 对B 的意义等关键词,由于此类试题能较好的考查考生归纳和概括的能力、演绎和推理的能力,备受命题人的青睐,在近年来的高考中频繁的出现。从试题答案的构建可看出此类试题的三种情形。
此类试题的答案构建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A 引出B 多方面的作用、意义蕴含在材料之中;另一种是由A 引出B 多方面的作用、意义蕴含在推理之中。
【第一种情况】由A 引出B 多方面的作用、意义蕴含在材料之中,考生需要结合材料信息归纳和概括出B 的多方面的作用、意义。
【例1】(2018·全国Ⅲ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是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2014 年,中国推出“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将智能制造作为战略主攻方向之一,提出到2025 年中国迈入世界制造强国行列的战略目标。
近年来,人工智能成为全球智能制造技术的热点,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
目前,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有专家认为,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对中国制造业将是重大机遇,其应用的推进将彻底改变我们的制造业。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
第一步,研读材料,划分层次。结合给定的材料,我们可将材料划分为四个层次:①人工智能技术正在被不断地应用到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动驾驶、故障诊断与预测性维护,质量监控等领域。②人工智能涵盖了消费电子、纺织、冶金、汽车等传统产业。③人工智能还涉及高端装备制造,机器人,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④中国在人工智能的创新上已经和世界先进技术并跑,部分甚至领跑。
第二步,去粗取精,整理要点。①人工智能对生产模式。②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③人工智能对新兴产业。④人工智能对世界领先地位。
第三步,归纳延伸,构建答案。①人工智能对生产模式:可以创新制造业的生产模式,提高效率。②人工智能对传统产业:可以促进传统制造业转型。③人工智能对新兴产业:可以驱动新兴制造业的产生和发展。④人工智能对世界领先地位:为制造业开辟世界市场,提升竞争力。
【参考答案】促使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驱动新兴制造业产生与发展;创新制造业生产模式,提高生产效率;开辟制造业更广阔市场;提升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
【第二种情况】由A 引出B 多方面的作用、意义蕴含在推理之中。此类试题往往只给定一个已知的判断,因此需要考生依据已知的判断推导出相关的作用、意义。
【例2】(2019·全国Ⅰ卷·3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当前,中国是世界第二大货物贸易进口国、第二大服务贸易进口国,货物和服务年进口值均占全球1/10左右。
2018 年11 月,中国进一步降低石材、陶瓷、机电等1 585 个税目商品的最惠国税率,关税总水平由2017 年的9.8%降至7.5%,平均降幅达23%。同月,全球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行,来自170 多个国家、地区的3 600 多家企业参展,现场展示了法国葡萄酒、阿根廷红虾、美国智能车载空气净化器……进博会吸引了40 多万名境内外采购商,累计意向成交578.3 亿美元,其中1/4 以上为智能及高端设备。
中国扩大进口“大蛋糕”的清单上,既包括数控机床、智能终端、精密医疗设备、新型汽车、先进民用飞机等高技术产品,也包括个人电子产品、农产品、食品、服装、化妆品等日用消费品。
结合材料并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中国进一步扩大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
第一步,找出已知判断,确定推理前提。从给定的材料看,是通过降低关税,增加商品的进口和技术的进口。
第二步,依据已知前提,推出新的结论。通过降低关税,增加商品的进口和技术的进口,对国内经济的积极影响是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降低关税,增加商品的进口,可以推出繁荣生产和消费市场,降低消费成本,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激发市场竞争,促进国内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二是,通过降低关税,增加技术的进口,可以推出推动我国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发展动能的转换和产品的创新研发等。
【参考答案】降低关税,增加进口,繁荣生产与消费市场;激发市场竞争,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丰富消费品市场供给,降低消费成本,更好满足消费者的美好生活需要;带动技术引进,促进产品创新研发,推进经济发展动能转换。
此类试题设问一般呈现的是小前提,材料的呈现往往是结论,因此答案的构建需对A 进行演绎。我们需要依据相关知识将A 按照大前提、小前提和结论这样的三段论的形式分析出A 对B 的作用、意义。
【例3】(2018·全国Ⅰ卷·40节选)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 年是改革开放40 周年,我国改革开始于农村,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发源地。我国农村改革始终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
材料二为发展农村生产力,满足广大农民摆脱贫困、过上富裕生活的期盼,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业改革发展的文件,如1982 年发布《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明确肯定“包干到户”等形式的责任制的社会主义性质;1991 年颁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把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确立为我国农村的一项基本经营制度;2016 年制定《关于完善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办法的意见》,推进“三权分置”改革;2018 年出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导农村改革发展不断深入。
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分析先进文化在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发展中的作用。
第一步,确定大前提。文化的作用,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二步,指出小前提。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
第三步,结合材料得出结论。中央出台的一系列的意见和决定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尊重了广大农民的意愿,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表现,因此可以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答案】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的实践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先进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社会的发展。中共中央关于农村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决定,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农村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愿望。破除了阻碍改革的思想障碍和政策障碍,指导了农村改革,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此类试题多方面的A 往往蕴含在材料中,需依据A 的已知的判断推导出对B 相关的作用、意义。
【例4】(2017·全国Ⅲ卷·3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以高铁为代表的中国铁路“走出去”,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亮丽名片”。
材料一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目前,中国建成了营业总里程达2.2 万千米的高速铁路网,居世界首位。近年来中国加快高铁“走出去”步伐。2017 年4 月,中国企业经过激烈竞争,获得了印度尼西亚雅加达至万隆高速铁路的建设合同。该铁路的开工建设,促进了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
材料二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亚,中国企业近年来为当地培训了1.5 万名铁路员工,满足了亚吉铁路建设运营需要。在肯尼亚,7 年内将有超过3 000 名蒙内铁路的员工在当地和中国接受培训。中国企业负责人说,我们不仅要完成铁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设,更注重铁路工程技术和管理经验等软件的完整移交,实现“中国标准”真正为肯尼亚人所用。中国铁路“走出去”越来越成为中外经济往来的桥梁、民心相通的纽带,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运用经济知识分析中国高铁“走出去”对中国相关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第一步,归纳概括材料,确定已知判断。①中国形成了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速铁路技术体系,因此中国铁路项目遍及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我们可将其归纳概括为技术、品牌建设和外部需求②中国高铁从单一的产品输出向产品、服务、技术、品牌、管理和资本的全产业链输出的转变。我们可将其归纳概括为国际产能合作。
第二步,依据已知前提,推出新的结论。从技术层面看,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从品牌角度看,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从外部需求看,可以促进国内产业优化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改革。从国际产能合作看,可以带动更多的企业走出去。
【参考答案】有利于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带动相关产业“走出去”;提高产业技术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打造“中国品牌”,提高国际影响力;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总之,此类试题依然会是2020 年高考的高频题型,考生需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复习和备考中需要通过一定的训练,灵活和熟练地掌握其特点以及解题技巧,提升考生的解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