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审计就像体检,不仅是为了查病,更是为了治已病、防未病。”内部审计就像一名“中医”,也有四种诊断方法,可以用“望、闻、问、切”四字概括。将“望闻问切”技法应用于内审工作当中,可以帮助解决审计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杂症。
“望”即眼观六路,多视角观察获取审计证据,帮助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合理的判断。
(一)观察环境。环境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观察环境的目的在于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经济环境和经营状况。如宏观经济形势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政策因素对被审计单位产生的影响,政府对被审计单位限制性要求,国家产业政策调整对某些行业进行扶持、税收等政策优惠等;同时了解被审计单位所处行业的情况,如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行业的主要经济指标和统计数据,行业适应的法规,特定的会计惯例等。对外部环境的观察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的位置、交通状况、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影响经营的有利和不利因素,以及经营状况等方面的观察。内部审计人员对这些方面的观察将有助于其对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项目的真实性进行判断;对内部环境的观察是从被审计单位内部的整体情况,包括财政财务隶属关系,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业务经营范围、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内部控制状况,执行何种会计制度,其核算方法如何,采用会计政策与方法以及变更情况,以前年度接受审计情况,如以前年度发现的问题,以前年度审计意见和审计决定落实情况,对审计建议的采纳及所带来的经济效益等,以及生产管理状况等方面的观察。内部观察的结果反映了被审计单位管理素质的高低。具有良好管理素质的被审计单位,其会计处理的可靠性也具有较高程度的保证。
(二)观察实物。 即内部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资产进行实地观察,以查找疑点,便于收集审计证据。实物观察的重点是观察资产的存放、保管和使用状况。通过实物观察,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在观察的基础上确定盘点的重点对象。例如,审计人员观察有些存货堆放混乱,判断与其账面记录存在较大差异,就应该重点对其进行盘点。
(三)观察气色。 通过“望”观气色。审计人员应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关注细节,以小见大,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或线索。在查阅被审计单位会计档案资料、会议纪要、其他相关档案及外部证据等资料时,做到边观察边思考,系统分析获取的原始信息,筛选出有价值的线索。“望”最好要聚焦到具体的事或人上面。任何规章制度、操作程序、规范都是由人制定,并由人来执行的。所以,人的行为会直接影响被审计单位对经济业务的处理。因此,观察被审计单位中人员的行为,可以了解其真实情况,抓住问题关键,更便于审计人员作出准确判断。
(四)识别人的非语言密码。在审计调查中,不太可靠的是语言,一个人的肢体语言往往比其所说的话更能表现其兴趣、喜好、品位以及性格特征。通过心理学和读心术方面的知识,可以不动声色掌握对方的想法和意图,建立审计人员的影响力和权威。比如,当约谈访谈对象时,想了解其所思所感,首先观察他哪些部位呢?很多人会脱口说是“脸”,进一步会说是“眼睛”。但真正懂得非语言密码的专家更重视此人的“双脚”。自古以来,脚和腿一直是保障人类生存、逃离危险、自卫的重要工具。紧张、快乐、自信、危险、害怕,腿和脚的轻微变化都会告诉你。腿的抖动往往代表紧张不安,轻摇腿脚有可能是对于某个好消息做出得意的反应。一个人把他一只脚或者两只脚的脚尖调整到远离你的位置,可能暗示他要离开。说谎的人与常人不一样,比如音量的不自觉升高,音调突变;人在害怕时会出现生理逃跑反应,血液回流到腿部,因此手的体表温度会下降。通过识别非语言密码,可以辅助审计人员提高审计的时效性、专业性和技术性。
(五)观察人的行为。通过“望”对人的行为观察,重点是对各级管理人员行为的观察。在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进行了解和评审时,行为观察不失为一种较为有效的审计手段。如通过对仓库保管人员收、发、存过程中的行为观察,了解存货管理环节的内部控制及其执行情况。总之,掌握一个人的身体密码,是审计人员自我修炼必备的本领之一。
“闻”,即仔细聆听,是间接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从审计人员进场开始,就要全力以赴地从各个方面去“闻”。
(一)耳听八方。广泛听取并重点了解各方反映。利用审前调查、审计实施过程中的沟通环节,细心听取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介绍,对审计查出问题的解释等,从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一般性交谈中听出“弦外之音”,发现苗头性问题和疑点,获取审计线索和途径,找准审计切入点。任何事件发生时,审计人员未必都会在现场,但现场一定会有知情人,可能是看门的大爷、清洁工,或者是一位同事等,每个人都有存在感,都愿意让外人与其分享真相。此时此刻,就要考验审计人员的探听能力了。审计小组进场后,一定要将联系方式公开,为目击者、知情人士提供一个畅通无阻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总而言之,“处处留心皆学问”。在电梯、楼道等任何有人出没的地方,都要格外留心,有时候被审计单位人员的一句抱怨或者牢骚,就可以成为一个审计线索。
(二)听其弦外之音。 如何从海量的信息和线索中甄别出对审计有价值的线索,找出与审计目标相关的内容,有的放矢开展审计工作,也是审计人员必备之技能。操作时可以设计风险问题清单如下(见表)。
审计人员可将上述风险点与审计目标相结合,进一步明确审计范围,进而实现重点突破并各个击破。审计风险排查实践中,可以根据业务绩效持续表现、内部管理精细化程度、常规事项或例外事项、会计方法变化及选择、业务流程及人力资源调整、历史风险问题及控制问题等因素进行风险判断,并运用风险管理工具来评估风险的重要性水平,根据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和结果的“影响程度”两个维度进行评估,区别“一般”“中等”“重要”等级的风险,使得审计可以有重点地投入资源加以应对和控制。
“问”即访谈,这在审计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程序之一。当某些信息无法通过被审计单位提供的资料来获取,可以通过访谈或座谈的方式获得。内部审计人员可以从访谈对象的谈话中了解其真实情况,根据线索发现问题。访谈过程中“一问一答”看似简单,但掌握每一特定情况之间的细微差别,仍需审计师具有较高的技能手段。
(一)内审靠问。 审计人员既要勤于问,更要掌握问的技巧。但如何切入主题发问、如何围绕审计目标发问、如何让被访谈者配合询问,非常考量审计人员的经验、专业功底和发问技巧。比如谈话时,可以先求同,谈彼此认识统一的话题,让对方开始时连连说“是”,尽量避免其说“不”,因为被访者可能会为说出的“不”坚守尊严、负有责任、形成拒绝。所以开始说“是”会让其处于一种开放状态、认同状态,之后的建议就很可能得到赞同。这种让人们回答“是”的方法其实非常简单,但却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审计访谈从一连串答案为“是”的问题入手,有了“正确的问题打开方式”,下一步指引被审计人员围绕审计目标进入核心话题,“无意”中就可捕捉到关键线索。此外,审计人员仅倾听和记录是不够的,还要体现的重要职能就是评价,访谈纪要应当体现“问”的成果,将审计出的风险点提示出来,形成访谈要点,建立风险清单。
(二)刨根问底。 当审计人员发现疑点时,应该做到“打破砂锅问到底”。如果遇到疑难问题选择退缩,得过且过,很有可能错过重要审计线索,最终导致重大审计风险。打破砂锅问到底,抓住自相矛盾的重要问题,通过采用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的人员进行访谈,相互印证,以发现事实真相;同时注意观察被访谈人的举止、神态和心理变化,抓住时机突出主题,以达到预期目的;或者将要害问题放在一般问题中随意提出或突然提出,让被访谈者没有思想准备,来不及说假话。
切,即对症下药,做出专业判断。“切”是内审工作的关键,是综合研判,要“切”中要害,摸准症结。审计要做出判断,应该基于“四不放过”。
(一)现状不明不放过。 现实的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必须在搞清楚的前提下得出结论,做到程序合法、事实清楚、数据准确、定性合理。尤其是对历史遗留问题,经历了很多任、很多人,时过境迁,有可能当事人已不在位,或者出于各种原因三缄其口,或者原始证据遗失,无法还原历史事实的原貌和真相,那么对于内部审计来说,从程序到实质、从形式到内容,现状没有查清绝不放过。
(二)原因不明不放过。 审计出的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不仅要查清直接原因,还要追根溯源查设计、制度、管理等方面源头性问题、主要原因及根本原因,这才是找到解决措施的前提。
(三)责任不落实不放过。 审计指出问题的原因,还要落实责任人。只有“惩前”才能“毖后”,“治病”才能“救人”,落实责任才能“服众”和树立权威。
(四)整改不落地不放过。 审计整改是体现内审增值作用的重要方面,目前审计工作仍然存在重审计轻整改的问题。对于整改管理,要看是否建立了一个“审计-整改-检查-评价”的闭环管理机制、整改问责机制和考核管理机制,要尽可能实现审计整改结果的公开、公正、公平,做到立竿见影,落地有声,避免年年审计年年犯。
“切”过之后,内审人员应当开出“处方”,交出一份有针对性、有分量的审计报告。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可在审计意见中提出纠正、处理违规违纪行为的意见,并对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及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对重大违法违纪问题线索,应当按照管辖权限依法依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或司法机关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