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华兴医院(300011)杨光
现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再加上作息规律比较紊乱和来自于生活、工作、社会等压力逐渐增大,致使失眠发生率逐年增加,这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早醒和睡眠浅等,如果长期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则在一定程度上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会发展为抑郁症,因睡眠质量降低还会影响到日间正常生活[1][2]。失眠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严重影响到人们正常的生活、工作与学习,部分患者会采用苯二氮卓类等药物,但是长期服用会产生十分明显的副作用,且很难取得理想效果。站在中医的角度上,失眠属于“不寐”的范畴,与各种因素有关,如年老体虚、饮食、情志不节、先天禀赋不足等,由此诱发心气亏虚、心虚胆怯、心神不宁的可能性较大,致使患者经常不能得到充足的睡眠。中医治疗经验丰富且联合现代医学理论在治疗方面更具针对性。
中医学认为人在生理状态正常的情况下,睡眠与卫气正常运行有关,而卫气在白天行于氧、夜晚行于阴[3][4]。因此阳气消失需要卧,阴气消失需要寤[5][6]。自然界存在昼夜交替的情况,人则需要寤寐轮换,如果在某种因素的影响导致人体不能正常的运行卫气不能交于阴,则寤寐极易出现失调的情况,从而进一步造成失眠。失眠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心神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的产生与多种因素有关,如饮食不节、过于劳倦、情志失常、过度思虑、疾病、年迈体虚等,阳不能入阴,是造成不寐的主要原因。因此,阳盛阴衰是失眠病机的总属,阴阳失交,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即阳盛不能入阴、阴虚不能纳阳。
现立足于五脏藏神理论,对于脾胃对五神所产生的影响格外重视,认为病因病机存在三种情况,即虚、实、虚实相夹杂[4][7]。虚:脾虚不运、心肝血虚、神失所养,从而会造成不寐;实:受气滞、或湿阻的影响下,脾胃气机极易出现失调的情况,从而对人的心神产生一定扰动而造成不寐;虚实夹杂:主要在于气血不足、脾胃虚弱,且邪实并存,如气滞、食滞、痰热、湿浊等。关于失眠的辨证分型主要有几种,即脾虚不运痰湿阻滞、胃腑不和、心神不宁、脾胃虚弱血不养心等。某学者通过对经验的总结发现[8],君主之官、五脏六腑之主主要在于心,且心也是失眠的主要病位,其病理极易对多个器官造成不利影响,如肝胆脾胃肾,因此需要有重心的开展临床治疗,同时顾全大局,树立整体观念,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应的原则,即未病先防、先治的原则,实现对排兵布阵围治法的创立,从多个角度采取包围式策略实现对病机的有效治疗,且未病先防、先治的原则同样适用于所犯欲犯之脏腑。
另一学者指出[9][10],基于“胃不和则卧不安”的理论,关于失眠的治疗可以着手于脾胃,这一理论能够高度概括失眠的主要病理机制,即饮食不节、胃气不和以及肠胃受损。在《内经》中之于“胃”,主要对现代临床上的三种功能进行了描述,即脾、胃、肠;且经过现代研究证明,胃肠、失眠之间具有彼此影响的物质基础。胃主受纳,其气适合降低,或者湿浊阻滞、或食积内停,而对于气机产生一定阻碍,气机升降反作,诱发浊气上犯的情况,或者因为胃阴不足而导致虚火上灼,或者因为胃热炽热而打破阴阳平衡、阴不能制阳,从而扰乱人的心神而不能安寐。如果胃腑不和,不能运水谷也不能化精微,或者食物堆积在胃肠中而产生郁热,则造成卫气虚衰的可能性较大,不能正常有序的运行,造成常留阳中的情况,不能入阴,如此极易造成失眠。
还有一学者在经验的总结中发现,心神不宁与心失所养是造成该病的基本病机,为此失眠得以治疗的基本大法就在于安神养心[11]。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心肝阴血亏虚是失眠的主要病机所在,阴虚内热、热扰神明[12]。
2.1 酸枣仁汤治疗[13]中药组方:5g甘草和18g酸枣仁,外加知母、川芎和茯苓各10g。针对心气需者加用人参10g,心血不足者加用白芍15g、当归20g,脾胃虚弱者加用白术20g、黄芪30g,痰热者加用黄连5g、远志10g。将上述药物浸泡在1000ml清水中45分钟,用水煎煮,每天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2.2 针灸治疗 穴位包括足三里、安眠、三阴交、四神聪、照海、神门、神庭、百会。针对心肾不交者加用太灵陵、太溪,肝郁化火者加用太冲、侠溪和合谷。针灸前,常规消毒相关器械,将穴位认真的选择下来,按照病情情况选择相应的毫针,保持90度进针,整个过程缓慢并密切留意患者反馈。通常情况下,患者酸胀沉重感比较明显,少数自诉下肢会出现放射感,采用平补平泻法,每天一次,10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天,总共进行3个疗程的连续治疗。
疗效判定:疗效判定:显效:睡眠持续时间与入睡质量获得显著改善,夜间睡眠可连续保持6h以上,醒来精力充沛;有效:极大地降低了入睡难度,睡眠状态可保持3h以上;无效:上述指标均未实现,存在严重的睡眠障碍,且严重影响生活。
疗效分析:酸枣仁汤药方源自《金匮要略》,酸枣性平、仁味甘,能够发挥益气安神、补血养肝的效果;川芎能够活血行气、调血疏肝;甘草具有良好的清热功效;而茯苓可以发挥安神凝神的效果。上述药材联合使用可以同时发挥疏肝调血、降火、清热和安神除烦的效果。在此基础上进行针灸协调治疗能够达到内外协调,全面调整阴阳失调,保证脏腑和谐。针灸具有调整阴阳、补需泻实和调和营卫的作用。
临床上对于中医药治疗失眠的文献逐渐增多,各家一致认为阴阳失交、心神失养为失眠的主要病机,心为主要责任病位,会对肝脏脾胃肾产生一定的累及作用,而病性存在虚实之分,肝火痰瘀积食为实因,心肝脾肾不足为虚者,比较常见的为阴虚,阳虚虽然比较少见但也存在。各家在临床实践中通过经验的不断总结,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在用药方面各有侧重,本文主要介绍了两种方法,即酸枣仁汤治疗、针灸治疗,二者联合取得显著效果,能够极大的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睡眠状态,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推广。尽管如此,临床上关于采用中医对于失眠的治疗依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多数报道仅在于总结以往经验,深入报道药物作用机理的比较少、缺乏相应的实验研究,为此希望引起临床学者的高度重视,强化中医治疗失眠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