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文辉
【摘要】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的问题及对策;课堂上氛围不够积极活跃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的问题及对策;“读”与“写”分离不能有机融合的问题及对策;情感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学习反思不够的问题及对策;不能善加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问题与对策 教学心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0)47-0122-02
新的教育形势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需要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方式加以解决。这是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更好发展的必要举措。以下结合笔者的教学思考与体会从宏观角度对此作一简要探讨,希望对相关教育工作者有所助益。
一、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的问题及对策
识记、理解与积累,这是许多一线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定位,这种认知固然不能说错,但是肯定说不上全面。因为这样的定位只突出了语文的工具属性,而语文则还是一门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的人文性学科。要想在语文教学中突出其人文性,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引导和点拨使学生生成深刻的学习体验和内在感悟,换言之,应當彰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事实上,这也正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基本教学理念,即所谓“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然而,由于长期以来受到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很多教师还是倾向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往往是“一切都由老师明确讲出来告诉学生”,纵然不能说是教师的“一言堂”,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得不到有效彰显则是不争的事实,甚至于学生在很大程度上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所谓“填鸭式教学”的叫法即是由此而来。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这仍是最突出的问题之一,解决此一问题的基本对策,即为积极落实新课标理念,少灌输,多引导,多让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给予学生充足的自主思考和自由发挥空间。
譬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时,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上下文语境,积极地猜测字词含义;在讲解文章时,可将关键词写在黑板上,讲完文章后给学生留出一定时间,让其对文章进行回味和感悟,然后根据黑板上的关键词用自己的语言把课文内容复述一遍并总结其中心思想。再比如为学生设计学习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带着问题去阅读、去探究。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教学实际多思考多总结。
二、课堂上氛围不够积极活跃的问题及对策
课堂气氛单调沉闷也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在很多教师的课堂上,表面上尽管教师讲得卖力,问得频繁,但学生方面却没有积极的回应,整个课堂也很难出现活跃互动的场面。究其原因,除了受到传统讲授教学的影响外,更多的还是教师“教而不得其法”。我们认为要想真正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必须注重采取有效途径拉近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避免“保姆型”或“警察型”督促和监管,而是要以一种平等朋友的姿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更要平心静气、耐心教导。同时,当学生取得进步时,要善于以激励性的积极评价及时使其获得成就感和愉悦感,从而在促进师生交流、拉近师生关系的同时增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此外,深入浅出、形象有趣的教学语言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其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的问题及对策
语言文字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不仅具有人文属性,更是一门重要的应用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实用价值。强调与实际生活中的联系也是课标的基本理念之一。然而就当前阶段来看,很多教师过于重视课堂教学资源,而相对忽视了课外教学资源的开发,因此在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新课标在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辟有专节讨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按照其中的说法,语文课程资源可分为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两个基本范畴,前者主要是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工具书、教学挂图等,后者则范围很广,如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这些课外课程资源都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教师也应给予足够重视并适当引进教学中来,这是解决问题的基本对策。按照课标中的要求,教师要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积极开发潜在的资源,同时让语文问题生活化、活动化,并联系生活向学生渗透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道德观,以此来影响学生,使其受到深刻熏陶,形成真正的感悟,从而逐步促进其核心素养发展。
四、“读”与“写”分离不能有机融合的问题及对策
常言道“读写不分家”,“读写融合”向来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然而很多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或者是这方面的意识淡薄,或者是不知道该采用什么样的具体手段和方法。对于这一问题,教师首先应树立观念,增强意识。随着新一轮基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推广普及,写作教学在语文教学中所占的比重愈益增大,从而为所谓“读写融合”这一教学课题带来新的挑战。而应对这一挑战的首要前提,即为教师更新教学理念,构建科学的“读写观”。正如朱作仁教授在《读写结合的理论和实践》中所说:“就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而言,存在着两个‘回合,一是由语言到思想,由形式到内容,由外部到内部,由部分到整体的过程,是侧重理解的阶段;二是探索中心思想,研究怎样布局谋篇,由内容到形式,由内部到外表,是侧重学习写作角度的阅读阶段。”由此而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与“学”是一个相辅相成而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要注重读和写之间的迁移融通,以求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至于具体的方法,大体上抓住课文中经典片段指导学生仿写;基于课文情节拓展续写;针对课文观点发表看法等。在实际教学中,可基于课文的具体特点灵活采用。
五、情感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对策
现代教育学理论倡导情感教育,即要求在教学中要使学生的智力认知和情感认知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一种和谐共振的境地,这对于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学习潜能的发挥无疑是有利的。而对于语文这门注重情感体验和审美欣赏的人文性学科来说,落实情感教育无疑更有着明显意义。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情境,以激发学生情感和课堂体验。然而就目前来看很多教师在这方面做得并不到位,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善于结合课文特点灵活创设能够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课堂情境。小学语文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基本形式主要有:运用语言描绘情境;借助多媒体引入画面或声音情境;模拟场景演示情境。通常多数教师对前两种都较为熟悉,至于第三种所谓模拟场景,就是让学生扮演课文中的角色来还原情节或现场,从而创设一种演示性的情境。特别是对于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记叙文来说,这种情境创设形式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在最大限度上使学生的情感融入到课文情境中去,不但是扮演角色演示的学生,观看者也同样地会从中获得仅凭文字而感受不到的意境或情感。当然也需要教师的合理指导,类似于小品或情景剧,是需要加以有效的组织和编排的。值得一提的是,扮演的角色不仅仅局限于人,还可以将课文中的事物拟人化,总之只要能合理地呈现文中场景并有助于学生情感的投入即可。
六、学生学习反思不够的问题及对策
古语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而大进”,可见“反思与质疑”的重要性。现代社会日新月异,反思是人的自觉行为,学生对学习进行反思就如同食物消化和养分吸收一样,是别人无法替代的。但就目前来看,小学语文教学中薄弱环节恰是有效引导学生落实反思性学习。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与讲解 ,而忽视了对学生反思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思维习惯差和反思能力普遍缺乏训练。须知在新课程背景下,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已成为新的教学基本导向,而反思性的学习则是培养学生素养发展的必要组成部分。如何解决学生反思不够的问题呢?具体来说,教师除了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外,最重要的是更新教育理念,转换思想,总结经验。小学语文知识虽然并不难,但知识量其实并不少,如果加上学生课外的积累就更是如此,而不少学生靠单纯的死记硬背来学习语文,这是肯定行不通的。从新教材更加注重人文性和审美体验的特点来看,新课程理念下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不仅仅是引导学生进行一般性的回顾或复习,更要使学生置身于语文情境中,并联系生活社会实践,从情感价值观层面激发其自我意识的觉醒。同时,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与结果进行审视与分析,积累经验,总结教训,从而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首先要树立自己作为引导者和点拨者的角色,同时也要反思自身的教学设计,优化教学流程,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七、不能善加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及对策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更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课堂应当是有着较大开放性的,再加小学生思维活跃而新奇,因此课上常常会出现一些超出教师预料的问题,此即所谓生成性问题。面对这类问题,有些教师是置之不理,一带而过,或是由于事先没有准备而避重就轻、没有触及实质,换言之,也没有真正解决。这种情况是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和认真对待的。因为根据专家学者的意见,生成性问题实际上属于一种宝贵的课堂教学资源。作为教师,我们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无论如何精心备课,可在课堂上总还是会出现各种无法预知的“意外”。然而,正是这些意外才是课堂中最亮的星。生成性问题具有随机性和挑战性,要想智慧地加以应对,需要我们在课前要深刻研读教材,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在课上则要注意营造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允许学生提问,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论。对于生成中的“过”,教师不能无原则地认同或置之不理甚至加以批评,教师要睿智地引领,将错误巧妙地转化为一种教学资源,使有“过”的生成也能有效促成教学目标的达成。而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时刻处于高度积极和活跃的状态,准确判断生成的新情景和新问题,从而灵活准确应对生成性问题和情况。
综上所述,本文简要探讨了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彰显的问题及对策;课堂上氛围不够积极活跃的问题及对策;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不紧的问题及对策;“读”与“写”分离不能有机融合的问题及对策;情感教育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及对策;学生学习反思不够的问题及对策;不能善加应对课堂生成的问题及对策。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结合实践积极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是促进教学效果不断提升的必由途径和重要保障。本文一些浅见,愿与同仁交流。
参考文献:
[1]宫淑娟.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信息,2010(8):797.
[2]施成永.小学语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初探[J]. 小学生(教学实践), 2015(8).
[3]邓芙蘖.新形式下如何有效開展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反思[J].南北桥,2017(1):14.
[4]李春兰. 浅谈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措施[J]. 软件:电子版, 2016(0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