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咏梅
(广西大学农学院南宁市530004)
箭叶橙(Citrus hystrixDC.)是东南亚国家广泛种植的一种叶用柑橘,因其叶片富含挥发性柑橘精油,能散发出一种特殊香气,成为当地人们烹制菜肴常用的香料。其果实不能食用,原因是种子周围的囊泡中富含辛辣油,但可以作其他用途,如在斯里兰卡,被用作水蛭驱除剂,在马来西亚、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一般作为肥皂的替代品[1]。由于箭叶橙的叶用特性,一般在新梢长到一定长度但仍幼嫩时,人们即将其剪下作为烹饪调料出售。2019年11月,本文作者在缅甸调研农作物病虫害时发现,位于伊洛瓦底省的一个箭叶橙园,病毒病严重发生,发病率达到80%以上。发病植株叶片斑驳、叶脉黄化、畸形,呈典型的病毒病的症状,如图1。该病如此严重地发生,可能和长期剪枝引起工具带毒传播、植株不断长新梢诱发传毒害虫的大量繁殖进而传播病毒有关。由于是国外危险性生物材料,因此未带回国内进行病毒种类鉴定。
广西柑橘种植面积约400 000 ha,居全国之冠。目前,广西柑橘生产上主要以控制黄龙病为主,对病毒病的防治研究鲜见报道。柑橘作为多年生果树,因苗木嫁接、修剪等农事操作及媒介昆虫的发生,极易感染一种或多种病毒病,造成植株生长发育受阻,产量降低,品质变劣,甚至植株死亡[2]。但是由于柑橘病毒病与柑橘黄龙病、缺素黄化症及其他原因引起的黄化症的症状相似,很难通过肉眼进行辨别和诊断,因此未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为了预防病毒病成为广西柑橘产业的最大威胁,本文汇总柑橘病毒病的种类及其发生特点,并提出柑橘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案,为预防柑橘病毒病的严重发生奠定基础。
我国重要的柑橘病毒病有6种(表1),其中已在广西发生的有4种,包括柑橘衰退病(Citrus tristeza virus,CTV)、柑橘碎叶病(Citrus tatter leaf virus,CTLV)、柑橘黄脉病(Citrus yellow vein clearing virus,CYVCV)和温州蜜柑萎缩病(Sat⁃suma dwarf virus,SDV)。邱柱石等(2008)[3]报道,柑橘衰退病和柑橘碎叶病是经试验证实的已在广西发生的柑橘病毒病。张艳慧等(2017)[2]报道,柑橘黄脉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均已在广西发生,其中柑橘黄脉病是近年发现的新病害。柑橘褪绿矮缩病(Citrus chlorotic dwarf-associated virus,CCDaV)目前仅零星分布于我国云南和广西的少数地区。柑橘叶斑驳病(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在我国云南、四川、江西和湖北柑橘主产区检测到,尚无在广西发生的报道。
我国发生的6种重要柑橘病毒病中,所有病害的病原病毒均可通过嫁接传播。除了嫁接传播,不同的病毒还有不同的传播途径,其中2种病毒由蚜虫传播,1种病毒由粉虱传播,3种病毒通过修剪工具传播。蚜虫和粉虱是果园中的常见害虫,繁殖速度快,世代重叠,一旦田间出现病毒,极易通过蚜虫和粉虱传播和扩散。在柑橘的管理过程中,由于柑橘黄龙病菌(Candidatus Liberibacter asiaticus,CLas)不能通过修剪工具传播,因此,果农在柑橘修剪过程中,并没有注意修剪工具的消毒;由于柑橘病毒病与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相似,果农无法辨别两者的差别,如果修剪时遇到感染病毒病的植株,则极有可能通过修剪工具引起病毒的传播与扩散。
表1 我国重要的柑橘病毒病的种类及其相关特点
目前,几乎所有植物病毒病均尚无药剂可治,柑橘病毒病也不例外。防治病毒病最有效的方法是培育和种植抗病品种。由于柑橘育种周期长,生产上主要通过嫁接方式大量繁殖现有的品种,品种单一化严重,促进了病毒病的快速蔓延。因此,柑橘病毒病防治的关键措施是加强无病毒苗木的使用、加强传毒昆虫的防治、避免嫁接工具的传毒及砍伐病树等,配合田间水肥管理,增强树势,减轻病毒病的为害。
柑橘育苗过程中,推广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即引进或选育的柑橘良种经病毒检测或脱毒后保存、繁育一级采穗树、扩繁形成二级采穗树,再采集接穗供三级生产苗圃繁殖;一、二级采穗树均需种植于防虫温网室中,三级苗圃也必须有防虫网保护[9]。按照三级繁殖体系的要求,生产优质的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供柑橘生产上推广应用,杜绝无资质苗圃生产的柑橘苗木。
在田间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蚜虫及粉虱的防治工作。柑橘病毒病与柑橘黄龙病的症状类似,不经专业部门检测难以确认,有些病毒病在个别品种上症状显著,而在一些品种上则出现隐症现象,如柑橘碎叶病和温州蜜柑萎缩病均在多种柑橘品种上存在隐症现象[6-7]。因此,加强传毒害虫的防治可以减缓病毒病的传播。但蚜虫和粉虱发生世代多、传毒率高,对于已经发生病毒病的果园而言,防治效果不明显。
对于已确诊感染病毒病的病树,可参照柑橘黄龙病的防治方法,砍伐病树。在砍伐病树前,喷洒杀虫剂,避免带毒昆虫扩散传播。
目前,柑橘生产上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是常态。大量化肥的施用,且偏重氮磷钾肥而轻视其他元素肥的施用,肥料利用率低,导致橘园土壤养分失衡、土壤板结、酸化[10],种植的柑橘粗皮大果、味酸不甜、产量和品质下降,缺素黄化症严重[11]。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可导致果品农药残留超标和污染橘园生态环境[12],在杀死病虫草害的同时也杀死了大量的天敌及土壤中的有益微生物,使柑橘植株生长不良,产生各种类似病毒病的黄化植株。一些果农把不同原因引起的黄化植株当成黄龙病或病毒病砍伐,损失惨重。因此,应该合理施用肥料,提高有机肥的施用量,加强病虫害调查及预测预报,科学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量,提高柑橘树势及其对病毒病的抗性,促进柑橘的健康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