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湿论

2020-12-24 10:07王露露胡珂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湿中焦素问

王露露 胡珂

(1 江西中医药大学岐黄国医书院2017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330004;2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脾胃肝胆科 南昌330006)

自然界的六种正常气候(风、寒、暑、湿、燥、火),即六气乃是万物生长的必要条件。如果太过或不及,就成了“六淫贼邪”。湿是常态下的六气之一,乃长夏主气。若是在异常情况下,湿就变成六淫贼邪之一,与多雨潮湿的气候有关。叶天士言:“吾吴湿邪害人最广”,“阳旺之躯,胃湿恒多,阴盛之体,脾湿亦不少”,可见湿邪致病的广泛性及人群的易感性。湿既成了发病之源,又成了疾病之果,临床上因湿致病或是因病致湿都极为常见。本文通过文献研究、临床病案分析、相互探讨总结了湿邪的来源、特性、治法及方药。现报道如下:

1 湿的分类

按湿的来源不同分为外来之湿和内生之湿。外来之湿多是由天地之湿造成,而脾胃运化失职则易造成内生之湿。

1.1 外来湿邪 外来湿邪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原因,而外湿又由天地之湿邪导致。根据外湿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又可分为天之湿气和地之湿气。

1.1.1 天之湿气 天之湿气,乃湿中之清邪,多伤人体之表,且易从人体上部侵袭。《金匮脏腑经络先后病》曰:“清邪居上,浊邪居下……湿伤于下,雾伤于上……雾伤皮腠,湿流关节。”天之湿气就犹如雾露之溉,多从人体的皮毛腠理而入,或从人体的头面、上焦而入。《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敦阜之纪,是谓广化……大雨时行,湿气乃用。”若正值湿气正当令之时,人不注意避湿邪,易受其侵袭;若抵抗能力下降,可致病,而且此时易伤及身之表或上部。

1.1.2 地之湿气 地之湿气,为湿中之浊邪,易从人体下部而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骨。”可见地之湿气,好从下受,易入经络。明代医家赵献可在《医贯·湿论》中有言:“湿有天之湿,雾雨露是也,天本乎气,故先中表之荣卫。有地之湿,水泥是也,地本乎形,故先伤皮肉、筋骨、血脉[1]。”人若久浸水中、以水为业或久居湿地就容易感受地之湿邪。若湿邪滞留机体,郁久而不去,则容易引发疾病。南部地区,年降雨量多,水网密集,境域潮湿,又多为丘陵地带,地势高低不平,湿邪易盘踞于此,人易感受湿邪。

1.2 内生之湿 内湿是机体的一种病理产物。多因脾胃气机升降失常,脾气不升,胃气不降,致使脾不布津,胃不化物,脾胃运化失常,水湿内聚。脾为太阴,胃为阳明,同属土脏,都俱怕水湿内停。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职、运化失常而产生内生之湿的机理大致为实邪阻滞、脾胃壅滞和虚损停湿三种。

1.2.1 实邪阻滞 有形或无形之实邪阻滞会使脾胃运化失常。如情志不及或太过,肝气被辱或横逆犯胃犯脾,易导致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或贪凉喜饮,易导致寒邪内生,寒湿困阻中焦脾胃;或饮食失宜,积滞内停,阻滞气机等均可影响脾胃气机升降,致运化失常而停湿。

1.2.2 脾胃壅滞 食物摄入失宜会使脾胃壅滞,气机升降失常,运化失司。正所谓过犹不及,贪多嚼不烂。《素问·异法方宜论》:“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若过食肥甘厚腻,嗜酒成性,贪食海味腥燥之物,偏嗜饮料啤酒之品,长此以往,就会导致脾胃升降失常,水谷津液疏布失司,聚而成湿。

1.2.3 虚损停湿 因脾胃本身的虚损,失于运化而停湿。正如《医方考·升阳益胃汤》言:“湿淫于内者,脾土虚弱不能制湿,而湿内生也。”素体脾胃偏虚,土弱则难治水,易招湿邪为患。再则,《医原·百病提纲论》曾言:“内湿起于肺脾肾,脾为重,肾尤重。盖肺为通调水道之源,肾又为通调散输之枢纽。”若中焦脾弱,运化失司,湿痰内生,上渍于肺,影响肺宣发肃降,易致通调水道之功弱化;另则,肾主水,有赖于脾阳与脾气协理,若脾偏弱,土不制水,水湿内聚,易致肾虚水泛。

2 湿邪的致病特点

2.1 湿邪致病具有广发性和易感性 现今,湿邪致病不仅仅是东南沿海一带广泛,北方地区湿邪致病也逐渐增多。其原因与今人嗜酒豪纵、喜凉贪饮、游泳涉水、旅游际广密切相关,往往成为感受湿邪的途径。《温病条辨》曰:“湿为阴邪,其伤人之阳也,得理之正,故多而常见[2]。”湿邪易伤及人体阳气,从中亦可见湿邪致病的广发性。

2.2 湿为阴邪, 起病匿缓 湿邪致病过程往往隐匿,不骤不显,匿行不清,一般不易发觉。而一旦被觉察,湿邪多积累久矣。清朝沈金鳌曾在《杂病源流犀烛·湿病源流》中言:“湿病之因,内外不同如此,然不论内外,其熏袭乎人,多有不觉[3]。”可见虽引发湿病的内外因多有不同,但其藏匿不清,徐而不急的特性却多相似。因其特性,湿病之初,证象难察,极易被遗漏误诊,导致湿邪蓄积日久,至显山露水之时往往已成久病大病,再追察其发病时间则难上加难。

2.3 湿性重浊 “重”是湿邪侵袭人体后的主观感受,如患者觉得肢体沉重难举、头身重痛等。“浊”是湿邪作用人体后的客观表现,如患者大便垢滞,带下臭秽,小便混浊,舌苔垢腻等。

2.4 湿性黏滞 湿邪侵袭人体后,往往与机体所感受的外来或内生它邪纠缠不清,疾病迁延不愈,纵使疾病向愈也容易反复。另则,虽说湿性黏滞,可湿邪致病却不因黏滞之性而固着,反倒是广泛又多变,常随体质、寒热兼夹不同之邪,而使湿邪致病多变,如湿郁汗闭、湿盛则濡泄,湿滞便秘等[4]。

2.5 湿邪致病有滞中蒙上及趋下特性 湿邪易困阻中焦脾胃,还可蒙蔽心神诸窍,“因于湿,首如裹”;趋下性是言湿邪伤及人体,多是先累及人体的下部,如《素问·太阴阳明论》中言:“伤于湿者,下先受之。”而临床上湿邪为害,也多见带下异常、淋浊、泄利、下肢水肿等症候。滞中、蒙上、趋下三者又往往相互影响,湿邪既可先蒙上继而滞中流下,也可下先受之继而上犯,滞中蒙上,还可先滞中继而犯上流下[5]。

2.6 湿邪不孤, 易兼他邪 湿邪在致病过程中,易与热相结,形成湿热病机;也易与风、寒相合,成风湿、寒湿相兼等复合病机。热与湿合,其势更甚;风与湿合,袭人更速;寒与湿合,伤人阳气;《素问·痹论》中言:“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此外,湿与暑合,既有暑之酷烈,又有湿之黏滞,故病之繁而疴[6]。

3 湿邪侵犯人体的途径与症候表现

湿邪侵袭人体途径主要针对外湿而言。

3.1 从苗窍而入 从苗窍而入,由上至下,先后波及上、中、下三焦。《内经》中有言“湿之化气,多从上受”,如外湿侵袭人体后所引起的恶寒发热、头身重疼、身热不扬、口淡不渴、苔白等症候,多是外来之湿,从上受之。“因于湿,首如裹”,湿为浊邪,易困阻清阳,出现头重如裹、神昏、倦怠、多寐等症状;或蒙蔽清窍,五官感觉为之不利,出现耳闷失听;或眼花多眼屎;或鼻塞不闻香臭。

3.2 由卫表侵入 由卫表侵入,渐至气分、营分、血分。《素问·调经论》:“风雨之伤人也,先客皮肤,传入孙脉,孙脉满则传入络脉,满则输于大经脉,血气与邪并客于分腠之间。”可见外感湿邪侵袭人体,先滞于皮肤、逐步留滞肌肉、关节等处,此时卫阳被遏,阳气不得畅达体表,玄府为之闭塞,机体会出现汗出不畅、身体困重、皮肤瘙痒等湿阻肌表的症状。

3.3 直中 直中,如直中中焦脾胃。脾喜燥恶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关于困阻脾胃,《温病条辨·湿》云:“脾主湿土之质,为受湿之区,故中焦湿症最多。”临床出现纳呆、口苦口黏、或口中臭秽,腹胀腹痛、嗳气不畅、恶心呕吐、身困疲乏等湿浊滞中、困阻中焦的症候。《灵枢·营卫生会》中曰:“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概括了三焦水液代谢障碍,三焦为水液运行的通路三焦,水湿停聚后,往往以中焦脾胃为中心,可以蒙蔽上焦,出现胸痞、苔白;壅滞中焦,出现腹胀、纳呆;还可以流于下焦,出现腰重、腰痛,小便不利,大便垢如塘泥而难下等。

4 湿邪久治不去的原因

湿邪致病普遍,临床发病隐匿,诊断易疏漏,加之湿性缠绵。再则,因生活条件改善,今人饮食多肥腻之品,内生湿邪多发,若体质偏虚,如肺、脾之气不足,体内停湿。一旦发病,若失治误治(如:输液偏多,反复多次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性感染疾病,激素的反复多次使用或是多用辛温和辛凉解表、苦寒和咸寒清里,甚至误用壅补之剂)则助湿更盛,导致湿病久治难治,而成疑难杂症。

5 治湿之法

5.1 疏风祛湿,透湿于外 风湿袭表,主要表现为“手足自温,肢体酸软,脉浮”等,辨证属风寒湿邪、阻滞卫表,可选用麻杏苡甘汤加减。若素体脾气偏虚,里证稍显,可少佐白术、茯苓之品以健脾助运化湿;若主要以“颈肩酸痛、身重,腰沉重”等“重感”为特征,则采用疏风胜湿止痛法,可选用羌活胜湿汤化裁;若兼有“口苦口干、舌苔微黄”等里热征象者,可选九味羌活汤加减;若“身热无汗或汗出不畅、身重、皮肤瘙痒,脉浮等”辨为湿热兼表未解,可选麻黄连翘赤小豆汤,加芳香透湿之品。根据下焦“浊”象,如“带下似黄茶浓汁”,可采用清热除湿法,选易黄汤,酌加薏苡仁、土茯苓等利湿之品[7]。

5.2 因势利导,顺势而为 湿邪侵袭机体,可根据湿邪的特性及其所在病位,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温病条辨·中焦》:“逐邪者,随其性而宣泄之,就其近而引导之。”湿邪有形,趋下特性,可顺势而为,引湿从小便去。正如《素问·阴阳印象大论》中所言:“其下者,引而竭之”,从中可看出顺势而为的治疗思想。

5.3 理气助运,行气化湿 湿邪阻遏,易引起气机不畅,气滞于内,又易加重湿阻,故湿病患者除重浊表现外,往往还会出现脾胃胀满痞闷、大便不爽、小便滞涩。因而在祛湿的同时,兼以理气。如清·石寿棠在《医原·湿气论》曾论:“气化则湿自化,即有兼邪,亦与之俱化。”在临床针对湿邪患者的治疗中,常在祛湿剂中加入理气之品,取其“气行则水行,水行则湿化”之意。

5.4 健脾助运, 脾运湿化 《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脾主运化水谷精微,若脾阳为水湿之邪所困,脾失传输,水湿内停,易致肌肤肿满。《诸病源候论·湿病诸侯》:“湿病,由脾胃弱,为水湿所乘。”素体脾胃虚弱之人,感受湿邪,更易为水湿所乘,病多难去。今人又贪凉喜冷饮,空调电扇不断,嗜食海腥滋腻之品,长此以往,脾阳受损,运化失职,导致湿邪内生,而又多不自觉,因而固护脾胃在治湿时尤为重要。

5.5 温阳化湿,阳复湿微 《温热论》中言“湿盛则阳微”。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又湿性重浊粘滞,易妨碍阳气活动。临床上伤湿的患者经常可见面色偏白、疲乏纳差、少气懒言、四肢不温,或腹胀痞满、泄泻、腰酸、小便不利,脉濡细等脾肾阳虚症状,治疗上应温阳化湿,顾护阳气,用药不可太过寒凉。阳气复,则有利于脾阳布化津液,减少水湿内停,疾病易趋康复。

5.6 谨守病机, 于不变中求变 湿性缠绵难愈,治疗中不可贪图速效,应从缓效中以求长效,正如《温病条辨·上焦篇》曰:“其性氤蕴粘腻,非若寒邪之一汗即解,温热之一凉即退。”可见祛除湿邪不可强求速效,湿邪缠绵,只能缓攻,方可长效。《金匮要略·痉湿病脉证治》:“若治风湿者,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湿来也缓,去也缓慢,故临证辨治之时,需仔细审查鉴别,以辨识病机。辨准湿邪之后,一旦立法准确,当守法守方,不宜频繁更换方药。《重订广温热论·论温热即是伏火》曰:“切勿见无速效,而中途易法[8]。”须知速效并非长效,况无速效,可见治疗湿邪,需谨守病机,于不变中求变,方是正法。

6 病案举例

王某,女,26 岁,2018年 4月 26 日就诊。主诉:发热1 d。发病过程:5 d 前自觉右胁部轻微不适,加之近日情志不舒,咽中痰阻感,脸色偏黄,舌质稍暗红,苔白根部稍腻,脉细稍弦欠流利。4月23 日自拟柴胡四逆散合上焦宣痹汤加减(柴胡10 g、黄芩4 g、法半夏6 g、白芍15 g、炒枳壳6 g、射干10 g、枇杷叶10 g、郁金 10 g、藿香 10 g、茵陈 10 g、浙贝 10 g、甘草6 g),服1 剂半后胁部不适症状改善,咽中痰滞感稍减轻,4月25 号上午出现泄泻,考虑前方凉药稍多,素体脾气稍弱,遂停药,后泄泻止。4月25 号下午出现微恶寒,夜间恶寒明显,腰部稍觉酸痛,无汗,此时量体温正常,睡前自饮生姜红糖水,症状无缓解;4月26 日上午觉头晕,稍觉身沉重,自觉发热,恶寒明显,无汗,全身酸痛,乏力,无口干口苦,测体温37.9℃,自察舌脉:舌质稍暗红,苔淡白润,脉右寸略浮,整体偏细弦欠流利。辨证:素体脾气偏虚,外感风寒湿邪,阻滞卫表。治法:疏风散寒,透湿于外,兼顾护脾气。处方:麻杏苡甘汤加减。组方:炙麻黄10 g、杏仁 10 g、薏苡仁 20 g、炙甘草 6 g、白术 10 g、防风 6 g,2 剂,煎服法:水煎服,每隔 4~6 h 服 1 次,每次半剂。服半剂后去上晚课,下晚课后回宿舍测体温38.5℃;继服半剂,加覆两床被子,次日晨醒遍身汗出,身酸痛大减,恶寒除,测体温37.2℃;又服半剂,体温降至36.8℃,症状基本缓解。按语:患者体内素有湿,脾气不足,表现为容易疲劳,面色略带黄滞,稍食寒凉易腹泻,平时脉偏细,感受外邪之后出现发热,热势不高,身体酸痛,困倦,肢软乏力,微恶风寒,不欲饮,舌质稍暗红,苔淡白润,脉右寸略浮,整体偏细弦欠流利等症,典型属外感风寒湿邪,素体脾气不足,内有湿邪,内外之邪相合致病,突出表现在风寒湿邪阻滞气机,经络运行不畅,气血运行不利,卫阳不充,失于防御,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用麻黄疏风发汗解表;杏仁宣肺卫之表,充卫通阳;薏苡仁祛在里之湿;白术健脾利湿扶脾;少佐防风疏风解表;炙甘草和中。达到辛温发汗、疏风透湿之效,汗出热退,湿亦去之大半。此外,素体脾胃虚弱之人,在治湿时顾护脾胃尤为重要,后期治疗可以考虑从健脾助运,脾运湿化方向调理,以增强体质,降低外感发作频率。

猜你喜欢
水湿中焦素问
《素问》《灵枢》引用、解说关系初探
态靶结合辨治多囊卵巢综合征高雄激素血症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Discussion on Etiology and Pathogenesis of 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 from “Cold-dampness and Insidious Dryness”
好事近·中秋感怀
Evaluation on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with Cognitive Intervention on Motor Function and 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in Patients with Stroke
芳香三味饮加减治验浅析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王作顺主任运用“因时学说”治中焦病经验举隅
水湿痰饮为何引起代谢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