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保障

2020-12-24 16:23周泽炯黄邦根
关键词:经济学课程体系专业

周泽炯,黄邦根

(安徽财经大学 经济学院,安徽 蚌埠 233020)

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教育教学进行深度融合的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共产党安徽财经大学第六次代表大会首次提出“新经管”的概念,为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部分,也是国内学者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赵会利指出,高校构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理论和实践并重原则、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有机融合原则、全程化原则[1]。李丹丹等提出,“互联网+”背景下高校构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应遵循个性化原则、开放性原则、以学生为本原则[2]。刘颖洁在研究“互联网+”的高校创新创业课程改革路径时指出,高校应基于互联网技术和慕课理念的在线课程学习系统,构建分层分类、逐步递进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3]。唐德淼提出“环形”创新创业课程体系模型,该体系模型包含四个层次,其中最核心层是创新创业精神培养[4]。孙跃东等指出,创新创业课程内容设置,应体现“意识—知识—能力素质—实务操作”这样一个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5]。李晶基于杜威活动课程观,设计出“1+2+3+4”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即一个依据、两个模块、三个能力和四个阶段[6]。

国内学者重视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取得丰富成果,但研究重点和结论存在差异,尚未制定出权威、完整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经济学类专业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进行积极探索,并做出许多有益尝试,但是课程体系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

完善的课程体系应包括课程层次、课程模块、课程内容、课程间联系等各个要素,且有机整合于整个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框架内。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处于初步探索阶段,课程还处于动态调整阶段,课程设置缺乏系统化。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类课程包括五种类型课程,即创新创业必修课、创新创业选修课、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学科竞赛、跨专业综合实验课等。此外,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与经济学类专业联系少,与专业课没有进行整合,不成系统化体系,学生容易对创新创业与专业概念产生疑惑,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

(二)缺乏科学统一教材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应具有可融合性、学科交叉性、学科专业性等特点,而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可融合、统一的教材。创新创业授课教师在备课中往往拼凑不同教材内容、一些网站片面内容,通过课堂PPT向学生讲解个人所理解的创新创业教育,同时推荐学生课后阅读一些国外创新创业相关教材。由于缺乏科学统一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材,导致教学知识没有系统性,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教学方法不够多元化

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授课教师主要还是运用传统课堂讲授方法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机会少。授课教师未将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到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中,未形成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为中心的开放式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精神。

(四)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目前经济学类专业初步建立了由辅导员、专职教师等组成的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队伍,但这样的师资队伍与“新经管”战略对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师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在课程教学实践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明显问题。一是缺少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专任教师,而兼职教师或者行政领导因其他工作原因,在课程教学中投入精力不足;二是缺少专业化、系统化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有限,难以提供高水平教学;三是缺少创新实践,授课教师多以案例教学为主,课程教学的实效性不足。

二、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定位、目标与原则

在“新经管”战略指导下,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定位、目标与原则为课程体系提供构建路径的方向,规范。科学和正确的定位、目标和原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基础。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定位

准确、科学的课程定位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长期目标的基本要求,也是设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两个层面进行定位,为课程设置提供长期规划目标与方向。理论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为目标定位。实践课程要求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性知识的运用为目标定位。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目标

人才培养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最终目标,人才培养必须适应社会、满足行业需求。经济学类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体系必须以人才培养为行动指南,准确定位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培养目标,紧密结合 “新经管”建设工程、经济学类专业课程动态调整方案,进一步优化经济学类专业课程结构,为建立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提供正确方向。

(三)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原则

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旨在结合经济学类专业背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课程设置原则是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基础上,为课程内容提供科学规范的约束方向,使之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发展。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开设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创新创业需要学生具备创业、商务、企业管理、财务会计等多种理论知识,这要求经济学类专业的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开设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等学科交叉性课程,尽可能实现培养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二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方向,从事创新创业课程教育的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制定个性化创新创业课程。要实现开放式课堂授课,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教学,实施分类教育,尊重学生的独特性,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三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包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以培训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专业技能,应科学设置理论与实践课程体系,实现理论知识与创业环节无缝对接。

三、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定位,以人才培养为目标。根据经济学类专业的建设特点,将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划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7]

(一)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的构建

通识教育是相对专业教育而言的,即打破高校学术分科过于专门化的传统,目的是培养学生掌握综合性知识、独立思考能力,尽可能尊重学生的多样化选择。[8]通识课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设创新创业课程的起点。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通识课程设置是以经济学专业特点为参考,开设通识必修课和选修课。必修课课程主要以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培养创新精神为主,选修课课程辅助必修课,适应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创业基础(原理与训练)、职业规划与指导、设计与创意等设置为公共必修课程,按照36学时、2个学分开设。大学生创新思维训练、社会调查方法和电子商务导论等课程设为选修课,按照18学时、1个学分开设。通识课程一般设置在大一、大二阶段。在这个基础阶段,学校安排相关成功创业者进行创业经验分享讲座,以激励学生创新创业。

(二)创新创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设置

创新创业专业课程主要是为学生创业奠定理论知识基础,为解决创业实践问题而设置的。创新创业会涉及到经济、金融、管理、商务、职场等方面的知识,这需要学生有着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这类专业课程设置为必修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金融学、财务管理、营销与策划和商务谈判等课程成为学生创业的必修课程,按照36学时、2个学分开设。这类课程一般在大三阶段开设,因为大三是大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比较集中的时间,学生能够独立思考,对创新创业教育有独到的见解。创新创业专业课程要结合创新创业专业知识竞赛,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将专业知识运用到实践比赛,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创新创业教育实践课程的开设

创新创业实践课是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核心,是大学生创业的起点,是检验学生综合性知识水平、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重要途径。为确保实践课程能够持续、科学展开,经济学类专业实践学分占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总比重不得低于25%。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分为校内实践课程和校外实践课程,通过校内外实践渠道的交流与合作,更好地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校内实践课程主要包括创业基础与案例分析、创新实践活动、商业机会识别、企业决策模拟实验和商业计划书撰写等必修实践课程,按照36学时、2个学分开设。校内实践课程不是采用传统课堂授课形式,而是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进行网上模拟实训,模拟真实创业机会识别、商业模式构建、企业运行、企业管理、商业计划书撰写等。校外实践课程是在学校和企业的合作下,学校和企业利用各自的资源优势为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平台。校外实践课程让学生在真实的实践环境下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并让学生通过企业创新创业孵化实习平台开展创业实践。

四、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实施保障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提高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解决课程体系的核心问题,确保创新创业课程顺利开设,需要相关的保障措施。经济学类专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方案的实施是一个庞大而艰巨的系统工程,需要丰富的教学资源、优质的师资队伍、充足的经费保证和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整合优化教学资源,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

整合优化网易公开课、教育部“爱课程”、超星等网络教学资源,将适合经济学类专业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业教育目标的网络课程纳入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同时,根据大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学习规律,组织课程教学团队开发“互联网+教学”,“互联网+微课”、“互联网+实践”和“互联网+竞赛”等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如综合实验室、创客空间、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孵化园等,让学生通过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交流和分享创新创业成果等,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打造优质师资队伍,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

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属于交叉性、综合性课程,需要授课教师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因此,需要打造一支专兼职结合、多元化高素质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师资队伍。首先,遴选一些具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背景且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创业经验的教师组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专任教师队伍;其次,有计划组织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参加企业挂职培训,提升其创新创业能力;再次,加强创新创业教师与其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优秀教师交流与合作,拓宽视野、提高教学水平;最后,有计划聘请各行各业知名人士、创业成功者成为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的兼职教师。此外,不断完善创新创业导师制度,建立由教学型导师、管理型导师和专业型导师组成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教学型导师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基本知识和要求,管理型导师主要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专业型导师则指导学生参与创新成果研发和转化。

(三)建立课程评价体系,确保课程实施效果

构建科学的课程评价体系是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实施效果的重要环节,能够客观评价课程教学的过程与结果。根据经济学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特征,构建一套由“质”“量”“度”三个方面构成的课程评价体系。“质”反映学生的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以及获得大赛奖项、申请专利、专业作品等创新创业成果;“量”表示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知识与成果的数量与比例;“度”反映学生、家长、社会等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满意程度。对“质”“量”“度”三个方面指标进行赋值,确定权重,得到课程教学综合得分。通过科学的课程评价,授课教师根据评价结果来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从而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寻求社会资金支持,保证创新创业教育顺利开展

目前经济学类专业为大学生提供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经费预算不足,而政府的创新创业优惠政策和资助项目也难以支持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因此,需要寻求社会资金支持,如引入校企合作资金、建立校友捐赠专项基金等,以弥补创新创业教育资金的不足,解决经济学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资金困境,保证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猜你喜欢
经济学课程体系专业
移民与健康经济学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简明经济学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构建优质学前健康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送餐的巫术经济学 精读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