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晶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医院,青海 西宁)
近年来,新药不断涌现,药品的种类也越来越多,各种慢性病的发病率也逐年呈上升趋势,安全合理用药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1]。WHO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全球范围内仍有超过一半的药品存在不合理处方或者销售的情况,还有部分患者不根据处方服用药物。我国基层医疗机构不合理用药现象也普遍存在,尤其是在抗生素的使用上更是滥用严重[2]。本研究就我院临床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及药师干预结果做如下报告。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患者病历共计600份纳入研究,我院自2019年1月起开始实施药学干预措施,按照实施药学干预情况将600份处方进行分组,其中297例未实施药学干预的病历记做未干预组,303例实施了药学干预的患者记做药学干预组,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病历。
未干预组患者未实施药学干预,药学干预组患者进行药学干预,主要包括:(1)在患者的药物治疗中,药师进行参与,药师要和临床医师进行沟通,对临床医师用药中的不合理之处予以指出,加强对患者的用药指导;(2)强化临床医护人员药物治疗的培训工作,提高临床医护人员对药物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从而提高临床用药规范性,减少不合理用药情况;(3)对患者临床药物不合理使用情况进行登记记录,强化对医护人员不合理用药情况的调查和监督,并根据不合理用药情况开展教育,定期对医护人员用药情况进行检查;(4)药师要不断学习药学知识,加强对处方的审核能力,在和患者的沟通中要强化使用药物知识的宣讲,提高患者临床要用依从性[3-4]。
对两组处方配伍不合理、药物使用剂量不合理、抗生素不合理使用、药物选择不合理、药物间负面相互作用及重复性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对比。同时对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将数据纳入SPSS 21.0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比较,以率(%)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药学干预组患者病历中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发生率均处于较低水平,与未干预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病历中不合理用药情况对比[n(%)]
药学干预组患者皮疹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5;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未干预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用药偏差率对比[n(%)]
现目前我国新、特药不断研制成功应用于临床,医师很难及时准确的把握所有药物的优劣,同时受到个人专业水平的限制,缺乏临床药师的指导,以及一些错误的观念,导致在开处方时不加选择的使用新药、贵药甚至多种药物联合使用,导致药源性疾病不断增多[5]。同时一些医师开药时会多种抗生素联合使用,以期达到最好的抗菌效果,但这也极大的提高了细菌的耐药性,严重的影响了药品的合理使用[6]。
本研究中,旨在提高我院临床合理用药质量,开展药师干预措施,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合理用药意识和治疗学水平,强化对药物知识的全面了解,熟悉每种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用药严格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进行,在开处方和要及时调剂处方的时候要遵循安全、高效和经济的原则,处方的开具不应受到经济利益的影响,对于临床药师给出的意见要虚心接受,共同探讨[7]。同时,在临床用药中也存在一些患者原因导致的不合理用药,一些患者合理用药知识缺乏,身体不适时常自行选药,将医生开的处方和用药方法置之不顾,用药依从性极差。对于这一情况,医师在与患者沟通时要提高沟通质量,达到相互认同的效果[8]。在本研究中,开展了药师药学干预后,临床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显著下降,总不合理用药发生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同时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得到了控制,干预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仅有3.96%。可见药学干预确实具有效果,在未来的工作中,还需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临床医师、患者宣传药物知识,对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也要及时加以记录汇总,特别是对用药失误,滥用药物的情况要做到严肃问责,新药的应用要谨慎,确保安全和疗效后才可加以大规模使用[9]。总的来讲,不合理用药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但是临床药师的指导和干预作用对不合理用药具有显著的改善效果,药师要作为临床用药的主要指导人,不断以提高临床用药安全性、合理性为己任,为临床用药提供有力指导和监督,这一举措对患者用药依从性的提高也具有一定意义[10]。
综上所述,在临床用药中,药师开展药学干预对各种不合理用药情况具有显著的扼制作用,能够极大程度降低不合理用药发生几率,从而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能够一定程度的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对于医院整体服务水平、对外形象的塑造也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