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庆卓玛
(西藏自治区人民医院,西藏 拉萨)
伴随着时代的不断前进,带动了现代护理学的持续发展,以往传统的护理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于现今人们的需求[1]。因此,临床开始推行新型的护理模式应用于临床当中,从而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2]。优质化护理其核心主要为“以患者为中心”,护理程序为框架,随后对患者实施一系列系统化的整体护理干预[3-4]。高原地区由于海拔在3600 m,其气候恶劣、空气干燥,与平原地区存在极大的差异,病源以及医院的规模均受到一定的限制[5-6]。若未能给予患者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则会促使医院病房内患者环境因素以及气候原因等影响,从而导致病情加重或者是延长康复时间[7]。因此,本次研究为了让高原地区病房患者能够感受到优质、安全且满意的生活护理服务以及基础护理,探究通过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病房陪护率的下降情况,现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随机挑选2010年1月之前院内病房患者60例实施基础护理,未开展优质护理作为常规组,其中男性2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为24岁,最大为76岁,平均(45.24±3.62)岁;随后挑选2016年5月至2017年6月院内病房患者60例,开展优质护理作为研究组,其中男性30例,女性30例,年龄最小为25岁,最大为78岁,平均(47.15±3.64)岁。比对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常规组:针对该组收治的60例患者,未实施优质护理干预,仅给予基础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对患者的日常生活给予基础护理;确保每日病房整洁度;指导患者用药等。
研究组:(1)创建专门的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护士、主管护师、辅导员、组长、护师和小组成员。结合优质护理示范病房的特殊性,经过可行性、重要性以及迫切性等进行分析对比后,从及时擦身、消灭铃声、指甲干净、减少陪护、头发清洁等方面中挑选出能够降低陪护率的主题。分析以及调查现状,定期召开会议,并制定相对的陪护调查表。其表的内容包括24 h有无陪护情况以及患者床号等,随后分别从护士护理系统、患者家属等方方面面进行分析,寻找问题出发点,随后进行分析探讨,给予针对性的措施。(2)促使病区陪护率不断升高的原因包括亲情羁绊,患者主动要求家属陪同左右,与此同时,家属对于患者一个人待在陌生的环境心里不放心。同时,由于每位患者文化程度、居住地、科室类别、职业类别以及住院次数均不相同,因此,在心理方面存在不同的影响,促使患者急需陪护。此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宣教,为患者分发优质护理相关的病房告知书,从而增强宣教。明确告知患者护理人员会尽最大的努力去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若实在是需要情感交流的患者,在进行探视期间,护理人员可允许家属进行陪护。(3)为了确保患者以及家属能够放心,护理人员需要对各项工作做到更加细致,增强每日病房的巡视次数,对于患者日常基础护理以及生活护理等方面落实到位。促使患者能够感受到没有家属陪同的情况下,来自护理人员以及护士的照顾,甚至是比家属照顾的更好。(4)在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当中,人员为患者提供24 h的服务,同时严格按照医嘱要求为患者进行用药指导,尽量满足患者提出的要求,确保治疗准确无误。在护理过程当中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随后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由于高原地区处于缺氧寒冷的环境,因此,护理人员容易出现疲劳感,并且每位患者的病种较为复杂,所以需要科学地安排每位工作人员的时间表,从而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与此同时,病房中大部分患者均为藏民,同时也存在极少的汉民,这也就引起了言语沟通问题。因此,需要尽量安排至少一位懂藏语、汉语的护士进行陪护。(5)在饮食方面,针对病房内的老年患者进行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老年患者自身的代谢功能以及体力等均呈下降状态,同时病情的不同还会对自身的饮食造成影响。与此同时,在需求量方面与年轻患者相比明显偏少,所以护理人员必须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以及患者个人习惯、营养学原理等方面为患者制定专门的饮食护理计划,从而提升患者的抵抗力以及免疫力,促使患者早日康复。在睡眠方面,为了确保患者睡眠质量,护理人员为患者制定规律性的生活,督促患者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为患者营造一个整洁、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防止强烈的光线对患者造成刺激。每位患者的心理状态各不相同,因此患者入院以后,护理人员需对每位患者进行心理评估,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随后针对患者出现的负面情绪进行一对一的心理疏导。指导患者养成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增强护患间的信任度,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纠纷事件发生。
对比两组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前后病房患者陪护率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于优质护理干预的满意度变化情况。
满意度:根据自制评分表问卷调查表,现场分发给每一位患者,随后由护理人员为患者讲解问卷内容以及填写方式,监督指导患者完成问卷填写,从而确保问卷真实性。共发放120份问卷,回收120份且全部为有效。分值在0~100分,可分为3个等级,0~49分为不满意,5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总满意率为总非常满意率与满意率之和。
应用SPSS 24.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所示,两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前,陪护率相比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与研究组陪护率相对比,常规组陪护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对比两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前后陪护率变化情况(n, %)
表2所示,开展优质护理后,与研究组总满意度相对比,常规组总满意度显著偏低,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护理服务满意度改变情况[n(%)]
高原地区与平原地区不同,具有昼夜温差大、缺氧、大风、干燥以及低气压等一系列特点,由于特殊的环境条件,对患者的心理方面以及生理方面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8]。而医院病房收治的患者年龄阶段不同,同时病情也不同,病情较轻的年轻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强并且由于面子问题,所以不太依赖于家属的照顾[9-10]。但是对于年龄较大的患者,由于自身器官以及其他功能处于衰退状态,再加上陌生环境的影响,导致患者严重依赖于家属的陪护,自己无法单独行动或者是自理[11-12]。与此同时,大部分患者对于陌生的环境以及护理人员,内心会产生一定的抵触,不愿积极配合治疗。只能通过家属的陪伴与开导才愿意进行治疗,从而导致陪护率不断上升[13]。
导致陪护率上升的具体原因分别包括:(1)陪护多、管理难;(2)患者多为农牧民,陪护无处居住;(3)探视人员过多;(4)硬件设备方面欠缺,病房里厨房里管理较难;(5)语言沟通方面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引起陪护率不断上升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总结,从而制定专门的陪护方案,以此来降低患者的陪护率[14-15]。首先,创建专门的护理小组,把降低陪护率作为主题,随后开展相应的应对措施;为了降低患者与家属之间的亲情羁绊,护理人员明确掌握患者的各项基本资料以及实际心理状态,随后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宣教以最大程度去满足患者的需求,渐渐让患者能够脱离家属陪护,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信心以及依赖,创建良好的护患关系;合理安排护理人员工作表,以此来缓解护理人员的工作压力以及工作量,从而提升护理质量与工作效率;增强患者的饮食干预以及睡眠干预,让患者全身心地去相信护理人员,将护理人员视作亲人,使患者感受到比家属更全面、更安心的护理与照顾,从而达到降低陪护率的目的。本研究结果指出,两组患者开展优质护理干预前,陪护率相比有差异,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与研究组陪护率相对比,常规组陪护率显著偏高,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展优质护理后,与研究组总满意度相对比,常规组总满意度显著偏低,两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总而言之,通过将优质护理干预应用于高原地区病房房中,不仅能提升患者对于整体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显著降低护理陪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