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补体C1q、IgG与症状的相关研究

2020-12-24 08:06尚晓芳倪苏琳王筱兰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阴性病理

尚晓芳,倪苏琳,王筱兰

病因学研究[1-3]表明,感染史、外周血补体系统的失衡可能增加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调节免疫水平的药物治疗可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4-6]。以往研究表明免疫与精神分裂症发病过程以及康复过程存在关联,但以往研究样本不完全相同,测量指标不完全一样,结论需要进一步研究。 本研究探讨精神分裂症急性期住院患者临床症状与免疫指标的相关性,为临床干预来提升患者的临床预后以及功能结局。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为2019年1月至8月在本院精神科住院的年龄18~60岁汉族精神分裂症患者151例;入组者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中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入院前未服用抗精神病药或服药<2周;排除合并其他精神疾病、重大躯体疾病及免疫系统疾病或使用免疫制剂、怀孕或哺乳期患者。其中男77例,女74例;平均年龄(33.6±11.5)岁;发病年龄为(25.4±9.3)岁;总病程为(8.2±7.9)年;受教育年限平均为11.56年;家庭完整性方面,家庭完整为131例,家庭不完整20例。入组者或其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1.2.1 血液检测项目 入院后在未服药时于早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检测血糖、血脂、尿酸和免疫指标;免疫指标检测采用透射免疫比浊法,包括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A、IgE、IgM、IgG)、补体(C1q、C3、C4)、抗链球菌溶血素 O(ASO)、类风湿因子、α-1酸性糖蛋白和转铁蛋白。

1.2.2 临床精神症状评估 由两名培训合格精神科医师采用PANSS评定患者入组时的精神症状,包括阳性症状分(P)、阴性症状分(N)、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分(G)。

2 结果

2.1 临床精神症状评估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精神分裂症患者151例,其中男性77例,女性74例,平均年龄为(33.6±1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25.4±9.3)岁;总病程为(8.2± 7.9)年。入组者PANSS总分为(95.8±9.4)分,阳性症状(26.6±4.7)分,阴性症状(22.5±4.7)分,一般精神病理(46.7±7.2)分。

2.2 患者精神症状与人口学、临床资料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线性相关显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阳性症状评分与家庭完整性(r=0.195,P=0.017)、血清C1q水平(r=0.202,P=0.013)相关,阴性症状与发病年龄(r=-0.172,P=0.034)、 α-1酸性糖蛋白(r=0.179,P=0.034)相关,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与性别(r=-0.319,P<0.001)、血清IgM(r=-0.198,P=0.015)、IgG(r=-0.311,P<0.001)、C1q水平(r=-0.166,P=0.042)、转铁蛋白(r=-0.183,P=0.025)相关。见表1。

表1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与免疫等因素的相关分析结果

2.3 与患者精神症状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评分与血清C1q水平呈正相关,与家庭完整性呈负相关;阴性症状与病程及患者的性别相关,其中与病程呈正相关;相较于女性,男性患者的阴性症状更严重。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与性别和血清IgG水平相关,相较于女性,男性患者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更严重;与血清IgG水平呈负相关。见表2。

表2 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相关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近年来,为了实现精神分裂症的治疗目标功能恢复[7],首选进一步提升急性期药物治疗效果的药,以最大程度地控制患者精神症状,为后续功能恢复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临床上我们发现,不同人口学特征、不同家庭背景、发病史和实验室检查指标不同的患者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的表现有所不同,弄清其中的关联性对于未来进一步提升药物的治疗效果可能有所裨益。

本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与血清C1q水平和家庭完整性相关。补体C1q是补体经典途径中C1的亚基,参与补体经典途径的启动,其不但参与启动机体防御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同时介导单核巨噬细胞对凋亡细胞和循环免疫复合物等的清除。在本研究中我们发现血清C1q增高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阳性症状分值更高,进一步推断炎症反应导致C1q水平增高,而参与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产生。Severance等[8]研究发现,怀孕期间母亲体内C1q活动的增加是后代发生精神分裂症的高危因素,也间接证明了C1q在精神分裂症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对于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尤其是对抗精神病药治疗后阳性症状改善程度有限的患者,是否可以从改善免疫系统稳态的角度入手,以进一步提高对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的控制。我们还发现精神分裂症一般精神病理症状也与免疫相关,IgG水平越高,一般精神病理症状越轻。这可能是因为IgG的免疫保护作用使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更轻。IgG作为中和抗原可以抵御病毒和细菌导致的感染,而感染和感染相关的炎症反应已经被证实为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高风险因素,且与认知功能的关系密切[9-10],因此IgG的升高有利于对抗病毒和细菌引起的感染,继而降低精神分裂症发生的风险和降低一般精神病理症状的严重度。

此外,本研究中发现:相较于父母离异、离世和分居等原因导致的家庭不完整的患者,家庭完整的患者阳性症状更轻。这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解释:首先,不完整的成长环境会给孩子带来持续的应激,同时不完整的家庭环境还使得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和排遣自己的不良情绪,这两方面因素都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病和阳性症状的严重度相关。其次,不完整的家庭将更大概率面临经济困难。许多研究[11-12]都发现低收入与精神分裂症相关。第三,遗传因素不可回避。父母一方患有精神分裂症增加了子女罹患精神分裂症的风险,且精神分裂症又导致离婚率的增高[13],因此,家庭不完整与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存在相关性。但本研究未发现家庭完整性与阴性症状存在关联,这可能是因为阳性症状对于周围有明显干扰,而阴性症状较为隐匿而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影响相对有限。

本研究还发现相较于女性患者,男性患者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症状更严重。有研究[14]报道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发病年龄小,阴性症状多,具有更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而女性往往发病较晚、抑郁症状更多,药物滥用行为及反社会行为较少,对抗精神病药的反应更好;目前认为,遗传易感性、神经发育差异和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可以解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性别差异,其中神经甾体类物质(如脱氢表雄酮等)也可能与精神分裂症的性别差异有关。此外,病程越长的患者,阴性症状越严重,本研究纳入的患者病程为(8.22±7.93)年,病程长意味着患者复发次数的增加,药物剂量的加大,在临床上,我们发现患者的阴性症状一方面来自于疾病成分,另一方面则与抗精神病药相关。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和一般精神病理学症状与患者的免疫/炎症指标,部分人口学特征和家庭因素显著相关,维持免疫系统的稳态、增强家庭的情感支持并关注不同症状维度的性别差异可能有助于精神分裂症整体症状的控制,并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以及功能结局。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阴性病理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病理诊断是精准诊断和治疗的“定海神针”
开展临床病理“一对一”教学培养独立行医的病理医生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钼靶X线假阴性乳腺癌的MRI特征
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不一致性淋巴瘤1例及病理分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hrHPV阳性TCT阴性的妇女2年后随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