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共育在小学如何有效实施初探

2020-12-23 09:35梁小玲
中小学班主任 2020年11期
关键词:学生家长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

梁小玲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地深入推进,人们的教育理念也产生了深刻变化。老师和学生家长逐渐对“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加深。对学生的教育逐渐从“学校教育为主”转变为“家庭与学校教育并重”。甚至有些学者还提出家庭教育应高于学校教育的论断。教育理念的变革也同时推动了家校合作的发展。探寻与学生家长沟通较为高效的途径,找到与学生家长有效合作的多样方式,是当前小学班主任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 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学生家长;小学生

新时代的学校教育以培养“完人”为重要目标。“完人”并不是说完善的人,而是指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是德与才兼具的未来人才。然而,应试教育的不利影响并未完全消除,部分老师和学生家长依然将家校合作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学习成绩上;还有的学生家长对自己身担的教育职责并不清晰,把对学生的教育重任完全推给老师;有的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合作和沟通还停留在较为基本的层面,比如开家长会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布置一些基本的作业,让家长配合监督。家校合作流于形式、实效性难以实现。以下笔者将结合小学班主任工作实际案例,就提升家校合作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实施策略。

一、强化对学生家庭的全面调查与研究,是家校有效合作的基础

充分全面对小学生的家长进行了解,了解班级中学生家长在家庭教育的认知、家长所具备的自身优势,是班主任开展有效的家校合作工作的首要步骤,也是关键步骤。很多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不到位,因此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上往往容易被动。班主任应对学生家长的情况充分了解,以学生和家长为主体,学会挖掘并充分利用家长优势资源,促使学生家长主动承担家庭教育责任,提高积极性,产生与班主任合作沟通的强烈内在动力。

例如,班主任可以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面向班级学生和家长分别做调查。调查问卷应具有全面性和针对性;班主任还可以进行深入的家访,走访学生家庭。这样班主任才能对学生家长对家庭教育的认知做出相对科学的评估,才能找到正确的与学生家长沟通与合作的方式。学生家长因水平层次不同,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势必会存有很大的不同。笔者认为班主任就是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家长对家校合作态度不同的深层次原因,诸如有的学生家长是因为存有“学习成绩才是第一”的错误认识,对学生的教育仅仅停留在学生的学习方面,寄希望于学校教育,而忽视自身教育的作用。还有的学生家长主要是因为忙于工作,虽然意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但是迫切希望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与学习环境,因此而忽视了家庭教育的作用,在与学校班主任配合上也做得不够到位。

二、充分借助学生家长资源优势,突出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作用

通过对学生家长资源的研究,班主任可以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家长所具有的教育优势,然后借助其优势,让学生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改变以往家校合作主要以学校为主、家长配合的模式。例如开展“家长微课”,让学生家长也充分参与到学校教育中。班主任在组织小学生学习文明礼仪时,可以让学生家长作为教师也参与进来。如,学生家长是在银行工作的,可以为学生示范在工作中的一些礼貌用语、行为举止等等。还有的家长是从事服务行业的,诸如宾馆、商场等,可以邀请其给学生讲一讲自己在接待客人时的一些注意事项。让孩子看到平日看不到父母的一面,真正实现了亲子关系增强的目标。同时,也让学生家长通过亲身教育的体验,认识到自己的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更加深刻、更加直接的。

三、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让家校合作走出校园、走出家庭

综合实践活动是展开家校合作的最为有利的时机。因为小学生一般纪律性较差,尤其是中低年级小学生,单凭班主任等学校教师的力量组织走出学校、深入到社会中去,可能会相对困难。借助学生家长的力量,不仅能够帮助班主任分担一部分责任,还能让学生家长通过实践活动,更好地了解班主任、了解自己的孩子,可谓是一举多得。例如,在植树节活动中,让学生家长和学生结成植树小组,让学生家长指导并帮助学生如何插苗、挖坑、浇水,共同体验植树的乐趣,感受到种植的辛苦与不易,促使学生产生爱护树木、爱护自然的积极情感。

再如,每月或者半个月组织学生家长与学生到图书馆进行亲子阅读活动,班主任给学生家长指导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然后开展一些亲子阅读比赛活动,比一比哪些家长与学生在亲子阅读活动中配合比较好,让表现优良的家庭分享经验,给其他学生和家长提供一些有益经验,让其认识到自己在亲子活动中做到的不足,看到自己的教育与其他家长还存在的不足之处,以此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水平。

综上所述,良好的家校合作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转变家长不正确的教育观念,促使家校合作朝着深层次发展,小学班主任的任务极其艰巨。全面了解学生以及学生的家庭,利于班主任找到与学生家长沟通和合作的更优方式,能够为实现有效的家校合作做基础;变革家校合作中学校为主、家长次之的合作方式,挖掘家长资源优势,让家长在家校合作中发挥更大作用;积极开展家校合作实践活动,让家校合作走出教室,让每一个学生、家长和教师都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有更多的收获。本文主要是通过以上三方面内容对如何实现有效家校合作提出策略。从根本上讲,就是希望广大小学教师能够真正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构建有效的家校合作方式,让学生家长真正意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意义,激发其积极性。本文的论述有限,家校合作必然还有很多的有效方法,还需在今后的教育实践中不断予以丰富和充实。

[参考文献]

[1]常远志,王宝华.深化家校合作维度研究  搭建家校合作实践路径[J].黑龙江教育(教育与教学),2020(09):19-20.

[2]张周.新时代高品质教育视域下家校协同共育实践路径初探[J].教育科学论坛,2020(25):37-42.

[3]严成芳.灰度教育:家校共育的新样态——试论“妥协、宽容、开放”共育模式的构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9):190-191.

[4]曹永邹,王艳.依托家校共育深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研究[J].现代教学,2020(Z4):115-117.

[5]朱晓宏,王帆.重構家校生活 让儿童体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德情感[J].人民教育,2020(Z3):62-64.

猜你喜欢
学生家长家校合作小学班主任
人兽表演
家长对学校满意度调查研究
农村中学“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教育方式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大学生心理危机管理中的家校合作探讨
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
家长参与下的家校合作
家庭功能对青少年的外化问题行为的影响机制分析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班主任工作探索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