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英
摘要:语用能力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十分重要。学生的语用能力增强了,语文核心素养自然能够得到有效提升。本文基于此背景,对“架设生活橋梁,找准‘语用支点;借助整组观照,提升言语思维;基于单元重点,培养阅读技能;整合‘语文园地,提升语文素养”的策略进行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语用能力 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给出了语文这门学科的典型特征,那就是语用的综合性以及实践性。为了全面提升学生的语用能力,教师需要以此为基础打造高效的语用型课堂。教师不仅要全面强化语用训练,而且要以教材为蓝本,精准设计有效的语言训练点,使学生可以就此提升语用水平,打下扎实的知识根基,促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一、架设生活桥梁,找准“语用”支点
现代基础教育的日渐完善,突显了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以及主体功能。所以,在语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尊重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学习特点以及认知能力,这样学生才能够感受到其主体地位。教师也需要对教学内容展开深入挖掘,从中寻求有效的语用素材以及训练点,将其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相关联,使语用训练能够有效突破教材以及课堂的限制。和传统语文教材相比,无论内容还是形式,统编版语文教材都做出了创新式变革,特别是低年级段语文教材,增设了很多生动形象的图片以及更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的内容,这样教师就能够立足这些典型特征,在学生与生活之间建立关联,从中把握有效的语用训练点。
例如,在教学《秋天》时,可以针对大雁飞翔的描写设计语用练习:“大家认识鸽子吗?你们知道什么是信鸽吗?信鸽会干什么呢?今天老师想要告诉大家,实际上还有一种鸟和信鸽一样,也会送信,这就是大雁。如果爸爸妈妈出差了,我们想他们的时候该怎么办?你肯定有很多话想和他们说,可是怎么告诉他们呢?可以写信或者画画。但是,谁能帮我们送信呢?大雁就可以。”在简单介绍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回归这段文本,要求学生有情感地朗读文本。“大家看呀,大雁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排成了一字,他们带着你的思念,飞向了远方的爸爸妈妈。”在这个时候,经过教师之前的铺垫,大雁此时并不仅仅是一只鸟,不仅飞进了学生的心里,还带走了他们想说的话。教师的引导,并结合书面表达,既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还充满了浓郁的人文色彩以及情感。
二、借助整组观照,提升言语思维
言语思维既包括形象思维,也包括抽象思维。对小学生来说,思维方式虽然开始向抽象思维过渡,但是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形象思维,所以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二者的平衡发展。通过对单元整体的观察对比可以发现,“词句段运用”这一板块是推动言语思维迁移的有力平台,也有助于激活学生的多样化思维。
(一)引导情境想象,培养形象思维
基于丰富的情境想象,有助于学生有效训练形象思维,还有助于促进语言以及品悟方法的正向迁移。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中的“词句段运用”板块中,第一题就要求学生根据加点的词语,体会句子中所描绘的语境,并展开仿写。在这两句话中,加点的词语都是拟声词。第一句形象地展现了顾客吃惊时的表情和动作,第二句说明了椰子突然掉入水中的场景。再联系本单元的相关文本,可以发现这些都是充满趣味性的故事,其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语言表达风趣且有表现力。所以,教师需要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落实语文要素,带领学生展开有效的文本复述,这也是教学的主要方向,而利用极具特色的语言推进故事复述便是其中一个有力的抓手。鉴于此,针对例句的教学可以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一边阅读这句话,一边体会顾客当时的表情以及动作,通过想象还原真实的场景,感悟拟声词在其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样的方式必然有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全面提升。
(二)促进范式迁移,培养抽象思维
在发展抽象思维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对文本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也可以结合对表达范式的牵引。
以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词句段运用”第二题要求学生根据文本范例写一种小动物,展现其外形特点,所辅助的两句话分别来自《燕子》和《昆虫备忘录》,而本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尝试将观察对象写清楚。所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学重点应当设置为体会作者怎样观察、怎样才能够将观察对象写清楚。这样才能够帮助学生将其落实于习作中,既能够认真观察,也能够说明事物的典型特征。这样的方式,不仅实现了对表达范式的巩固以及再创造,而且有助于推动抽象思维的进一步发展。
三、基于单元重点,培养阅读技能
对小学生来说,他们大都不具备对语文学习的完善的认知,即使置身于真实的语言训练中,也常常不能准确把握学习技巧。所以,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体会如何通过文本阅读提炼其中的关键信息,如果学生不能了解提取信息的技巧,那么他们就不能准确把握文本的精髓,从而影响对文本的理解,阻碍语用能力的提升。统编版语文教材对提取文章信息这一能力给予了充分的重视,而且辅助了很多专项训练。教师需要立足文本这一载体,促使学生展开深度的阅读,并在这一过程中有效训练学生的提取信息能力,使其掌握正确的信息提取方法和技巧。
以统编版语文教材一年级上册为例,第八单元的教学重点就是落实提取信息这一目标。在这一单元中,总共安排了三篇文本,要求学生不仅能够对文本进行准确的阅读,而且能够提取其中所有的关键信息,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以及提取的技巧最为重要。以《雪地里的小画家》为例,当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阅读文本之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数一数其中包含了几句话,并圈出其中的小画家及其图画,以此有效渗透提取关键信息的方法,然后展开交流和分享。这种方式,不仅促进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将学生关注的重点聚焦于关键信息的提取,由此实现表达能力的持续提升。
四、整合“语文园地”,提升语文素养
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语文园地”这一板块的编排不仅是对所学内容的适度延伸,而且是组织学生运用语言、积累语言的主阵地,还可以作为展示学习成果的平台。但是“语文园地”的教学,常常被教师简单地以练习的方式进行处理,既枯燥乏味,也难以出彩。如果教师可以准确把握“语文园地”中不同板块的典型特征,对其进行整合教学,那么必然能够取得与众不同的教学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一年级下册中的“语文园地六”时,充分利用了本学段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兴趣爱好,为其创设了一个充满趣味性的动画情境——小猪佩奇过大年,这样就能够将不同的板块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并以故事为主线串联整堂课的教学。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氛围中有效巩固单元知识点。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突出特点就是以专题组织单元,实际上“语文园地”的教学并非一定要置于单元教学最后,可以结合主题以及学情灵活选择恰当的教学契机,也可以在其中落实多样化的语言实践活动,这样就能够将其打造成为真正的语文学习乐园,使学生在其中实现乐学、爱学。这不仅有助于全面提高语文能力,还能够将语文要素与综合性学习等诸多板块进行有机整合,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充分展现编者意图,还要关注文本的语言表达形式,突出语用训练在其中的重要地位,这样就能够使学生改变被动阅读的习惯,展开主动阅读,促进知识的积累、内化,实现高效语用,以此推进核心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娟.基于“三化”策略优化低学段语文活动教学[J].名师在线,2018(07):7879.
[2]胡浩.微课点亮语文课堂有效教学[J].文学教育(上),2018(0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