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地基是前提

2020-12-23 04:58王林方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高考题学习态度习惯

王林方

万丈高楼平地起,打好地基是前提,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教育的地基如何打牢,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根据这几年带复习班的情况,我做了如下思考,和大家一起共勉。

首先说一下学习态度。就语文学科来说,家长和学生都比较看重语文学习的时期,基本上只有在小学阶段,而且只是在小学初级阶段。到了小学高年级阶段,随着所学学科的增多,学习经历的有限,语文逐渐被冷落了,变得不那么重要了。再加上我们文科教学的理科化,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应有的“语文味”,学生只知道应付考试,不读书,尤其是不读文学书,这还怎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說说学习习惯的问题。到了高三的复习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会记笔记,上课的时候就用两个耳朵听,不动手。一问,学生往往回答道:不知道啥该记,啥不该记。没有办法,只能在上课的时候提示他们该记下来了,他们才记下来,很被动。另外,学生即使记下来了,也不知道经常复习。这样的学习习惯,怎能学好呢?

最后谈谈学习方法。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好习惯就很难有好的学习方法,更不用说适合自己的方法了。我问了一下我现在教的学生:能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有周总结、月回顾的同学有多少?统计的结果是零。同学们说,自习课有做不完的作业,哪有时间预习、复习啊。

由此,针对高一、高二的语文教学,我想针对以上学生存在的问题,谈几点个人的建议。

首先,给学生多一点读书的时间。我们新校有着非常优越的读书条件,有图书馆、阅览室,完全可以给学生开放。下午下自习的时间完全可以放给他们,让他们去图书馆充电。即使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经常泡图书馆,也会对读书产生兴趣,成绩也会有很大提高。

其次,别一开始就让学生做高考题。有人说,教不会,考会;考不会,讲会。我觉得这个方法不大适合语文教学。从一开始就做高考题,实际上是把语文肢解了。这样做的结果是破坏了语文的完整性,给学生的感觉是语文就是学习点字音字形,记几个文言实词虚词,给文章划分一下段落层次,语文没有了“语文味”,这样的教学只能使学生对语文越来越厌烦。所以我认为,高一一定要让学生多朗读、品读,老师领着学生读经典。读、悟的能力上去了,高考题自然也就会做了。

最后,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态度决定一切,习惯决定成败。正确的学习习惯包括:制定学习计划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记课堂笔记的习惯、写读书笔记的习惯等等。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将受益终生。

高一、高二的老师做的是打夯、奠基的工作,这是高中三年工作的重中之重,任务艰巨而光荣;高三老师做的是拔高、封顶的工作,容易看到成效。但如果地基打不好,这个成效就难以实现。希望我们三个年级的老师各司其职,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负责、对自己负责的态度教书育人,如此,我们和学生将会收获累累硕果。

猜你喜欢
高考题学习态度习惯
高职院校专接本学生学习态度及教育对策探析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一道2017年高考题的解法与推广
等差数列各项绝对值的前n项和
你的学习态度怎么样?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