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课标视角下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指导

2020-12-23 04:58陈小龙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整本书读书交流

陈小龙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读整本的书,不仅可以练习精读、速读,有利于养成好的读书习惯,还可以进行各种文学知识与文体阅读的训练。学生阅读的心理会更加专一,阅读效果也会更好。”由此可见,引导学生读整本的书,有利于学生语文整体素养的提高。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基础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爱上这本书,有想要去认真阅读的强烈欲望。

一、依据学生特点和读物特点指导学生进行阅读

《乡土中国》批注点侧重于概念、观点、主要内容、读书导引、质疑解惑、注释和思考与探索等。《红楼梦》批注点侧重于文化、形象、鉴赏、细节、关节点、艺术手法及效果等。研读则侧重为确定主题、研究目标、研究任务、研究建议、学习资源和参考文献等。在阅读文本的时候,要与文本产生共鸣,在头脑中建立故事场景、人物形象,通过心理上的图像构建来协助理解文本、促进表达。除此之外,还可以将图像具体化,利用可视化工具,形成书面的图像。

教师可以设计稍微复杂一些的读书报告单,也可以让学生自行设计。教师引导学生对深层次的问题进行讨论,比如,比较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探讨一些与众不同的作品,比较自己童年和作者的童年,谈饮食文化以及相关的语词,谈老人与小孩的关系,探讨奇幻小说和魔法小说的特色等。

二、指导要注意方式,要在学生需要的时候进行

1.注重阅读方法的应用和获得

“学生能够理解和领会的东西,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学生了解不透彻领会不深的地方,才需要教师给以指点和引导,但是也不宜讲得很多很琐碎。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自己多动脑筋。”重视方法的获得,但是这个方法不是教师教给学生的,而是学生通过自己动脑筋,通过教师设置的情境,通过教师的追问,自己感悟到的。

2.注重学生的自主阅读

阅读是一个个性化的过程,对阅读速度、阅读时间等不宜做硬性规定,应该有较宽松的时间。对于阅读方式方法不宜进行太多的限制,应该顺应学生的规律,以学生愿意接受的方式进行。学生对阅读方法的运用,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在阅读的过程中要“让学生们多思考,多讨论,多练习”,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真正有所收获。

3.注重个别指导

因为学生的阅读水平存在差异,教师在集中指导的基础上,应该关注到学生之间阅读水平的不同。“对于资质较差,学习能力较低的学生的个别指导,尤须有丰富的同情与热诚。”对于个别学生,可以采取个别谈话、看读书笔记等方式给予关注。

4.阅读方法指导

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师一定要和学生同读,并且要不只一遍地读,这样才能引领学生深入阅读。在开展阅读以前,教师可以写读书推荐,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写书评、写心得。在交流之前,可以让学生通过做书簽、写读书感受、写书评等形式,把理解的内容条理化,在交流时就不会浅尝辄止。读书交流要从整本书开始,又从整本书结束,保证书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有一个完整的印象。

开展阅读和交流,始终要注意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教给学生读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交流读书感受,让学生的阅读成为习惯。要尽量避免阅读的功利性,注重潜移默化、熏陶感染。否则,就是加重学生负担,就会破坏学生的阅读胃口。不管面临什么样的书,教师本身都应该有能力进行阅读指导,这就需要教师首先投入到阅读中来。

猜你喜欢
整本书读书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论语》整本书阅读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交流平台
交流平台
我们一起读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