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学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几点认识

2020-12-23 04:58张晓梅
语文周报·教研版 2020年40期
关键词:文本有效性教材

张晓梅

有效教学是为了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益、强化过程评价和目标管理的一种现代教学理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三点:关注全体学生,关注教学效益,关注测性量化。

有效教学主张科学地将定量与定性、过程与结果结合起来,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老师的工作实绩。有效教学的核心是学生的参与。但是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缺失仍是亟待解决的严重问题,有些课堂以教师教的效率代替学生学的效率,重眼前“有效性”,轻将来“有效性”;有些课堂学生参与的机会对比悬殊;有些课堂呈现出片面化、绝对化、形式化的倾向。本文针对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提出以下几点看法。

一、钻研教材,精心备课

新课程提倡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就是语文教科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根本途径在于教师必须先钻研、理解文本,要“在文本中走几个来回”,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挖掘训练要素,并选取符合教材与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如果教师自身对文本没有吃透,不了解编写意图,教學目标不明,教学重点不详,甚至南辕北辙,便很难做到以文本为凭借,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钻研教材的主要目的,是充分挖掘教材资源,正确设立教学目标,科学设计教学方法,以最佳的教学设计换取最大的教学效益。这个过程要花费许多时间与精力,甚至包括一些“无用功”,但它却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一环。

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的全面发展教学的理论核心内容是:学习是生动活泼的智力生活,学习是在游戏、童话、美术、音乐和创造的世界里进行的学习,要成为丰富的精神生活的部分,学生应是这个世界的旅行者、发现者和创造者。

为了更好地树立课堂有效教学理念,需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便是在教学过程中顾及学生的感受,考虑学生的利益。在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按照学生的爱好进行教学,可以适当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参与到一些文字与文学问题的讨论中,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三、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功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性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尽量从正面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评价是体现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运用积极性评价的过程中,评价的内容应具有广泛性,使评价从智力因素向非智力因素延伸,给予多角度、有创意的评价,有效地促进学生认识的提高,情感的发展,价值观的形成。《语文课程标准》建议:要“采用成长纪录的方式,搜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建立学生的语文学习档案,“用最有代表性的事实来评价学生”。

四、提升教师自身的素质

在知识迅速更新的今天,为了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小学语文教师应正视时下的教育环境,从点滴做起,从现在做起,丰富自身知识水平,丰富自身教育知识,采用新式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真正践行新课改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进行总结,从而不断积累学习经验与文化知识,以便更好地让学生感受到文字的魅力,更好地让更多小学生喜爱语文学习。

有效教学,是坚信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有效教学,是坚守“主体”,追求“开放”,是倾情交流,是智慧碰撞,是神思飞扬。有效教学,是崇尚“张扬”,力践“创新”,是对个性之深度尊重,是师生自我价值之实现。有效教学,是爱之始,是爱之终,是爱之无悔。有效教学,是站在教育原点的诗情守望。总之,课堂教学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具有极强的艺术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以教学理论作指导,经过自己的不断实践,不断总结,不断完善和创新,熟练地运用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

猜你喜欢
文本有效性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