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分析

2020-12-23 04:36杨清
写真地理 2020年40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杨清

摘 要: 培养和构建数学思维能力是高中数学教学的基础,思维能力是学习其他能力的核心,其有利于学生优化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数学成绩。

关键词: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构建与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215/j.issn.1674-3733.2020.40.194

数学是思维的运动,高中是学生思维能力迅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学生在高中阶段不仅要学习数学知识和技能,更要获取思维能力。构建和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和成绩,为成为综合性人才做铺垫。

1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发展障碍的原因

1.1 高中数学的特点

高中数学难度较大,内容较多,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高中数学更抽象,“集合”“函数”“立体几何”都是较为抽象的内容,无法直接感受具体形象,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数学的直观性、通俗性,需要学生改变原来定向、机械的思维方式,向理性层次深入。二是高中数学知识整体内容增多,相对应吸收、消化的时间变少,对学生学习效率、理解能力有了更高要求。新知识间往往有关联,需要逐步深入学习,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新知识没有全面理解,更新的知识又纷至沓来,学生课上一知半解,课下做题不会运用新内容,无法打开思路。三是高中数学相比别的学科内容较独立,几何、代数、三角函数间没有明确的关联,但解析几何和立体几何间又有紧密联系,学生学习各个知识点内部小系统和各系统间的关系也存在难度,需要有综合思考能力。

1.2 思维能力发展障碍的原因

学习本质是不断加深认识的过程,当遇见新知识,个体习惯通过已掌握的认知信息对新知识加工整合,用更加便于理解的方法记忆储存。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亦是如此,一个新知识的获取需要通过在已有知识系统中搜索最容易吸收的路径,也就是寻找新、旧知识间的桥梁,使新、旧知识产生关联,推动原有知识系统更新、重组。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实时掌握学生数学水平,起到促进桥梁搭建的作用,若不顾学生掌握情况,一味地根据教学进度填鸭式教学,会导致学生产生思维障碍,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长期以往还会打消学生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兴趣,影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和培养。与此同时,校方重视教师才能重视,只通过教师个人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存在难度,设计课堂教学时若只拘泥于教材无法将有效资源整合,需要针对性地指导和培训。近年来学校组织的教师培训不在少数,但部分培训只走形式,没有实质意义,其中针对构建数学思维能力的培训凤毛麟角。

1.3 高中数学中学生产生思维障碍的表现

一是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公示理解不足,思维肤浅,读题、解题与数学问题本身脱节,拘泥于问题表面思考,无法找到解题的正确途径。二是学生个体数学思维存在差异,不同的人思维方式不同,数学基础水平也大相径庭,同一题目理解方式的差异就导致不同的教学效果,实际教学中也很難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因地制宜”。三是对于已掌握的知识容易产生定向思维,学生习惯运用已掌握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对于常规问题缺乏深层思考和分析,不善于寻求更有效的解决方式。

2 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构建与培养策略

2.1 提升重视程度

校方要增强对构建和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视程度和意识,将其纳入教师教学任务,拓宽教师评价机制,不单单将考试成绩作为评判标准,要关注学生综合能力。学校要解决教师实际问题,加大针对思维能力的培训力度,保障培训效果,提升数学教师整体质量。一是邀请专业的思维能力研究专家,进行培训交流讲座,让教师深度了解思维能力内涵;二是利用网络拓宽教师视野,建立相关网络平台,定期向教师推送思维能力动态知识;三是组织交流活动,对思维课堂开展较好的学校进行实地考察、交流学习,将其先进的做法化为己用。

2.2 营造和谐师生关系

情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基石,大脑思维往往根据情感反馈进行,丰富、正向的情感对思维起激励作用。学生喜欢一门科目离不开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任课教师,教师的教学态度和专业能力也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对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起决定性作用。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其得体的行为举止、丰富的文化内涵、幽默的语言表述都会吸引学生,使学生主动、积极的进入学习状态。数学教师在任课时要基于课本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从学生日常熟悉、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将课堂知识学以致用的同时拉近师生距离,使他们拥有实践探索的机会,将构建思维能力的意识从“课上”带到“课下”。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催化剂,是诱发主动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源泉。但兴趣并非完全天生,后天的环境也至关重要,教师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拓宽思维空间,一道题目辅导学生寻求多种解法,防止思维定势;也可提出问题,让学生形成学习小组交流讨论,思想碰撞,共同进步;将数学史与教学结合,用数学故事引出数学知识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了解源远流长的数学史和智慧勤勉的数学家有助于学生感受数学真正魅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情感共鸣,丰富课堂层次。

2.4 打破章节制约,优化学生知识体系

大部分学生在学习过新内容后不会对整体知识结构梳理,而有梳理意识的同学往往按照课本章节顺序进行,打破课本章节按照个人认知和知识间关联性整理的学生少之又少。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可以综合运用不同章节的知识点设计题目对学生进行训练,从而优化学生数学知识体系,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形成由浅入深的思考习惯,不拘泥于章节设置,脱离依据课本先后顺序而构建的认知结构,按照数学知识的关联性形成知识链条,有效帮助学生在实际做题时迅速厘清解题思路,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敏性、活跃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数学思维是大脑对数学对象和认知信息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理解并概括其隐性关系的反映,是一种用符号和文字对研究对象判断、加工、推理的心理过程。数学思维能力是指通过分析、观察、概括等方法,运用数学方法、数学概念来判断数学关系的能力,其具体包括数学抽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数学运算能力、直观想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参考文献

[1] 浅谈高中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郑东宁.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2).

[2] 培养高中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姜云.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5).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高中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