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课作为学生母语的学习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育人性质,不仅要教授语言知识,更要传递人文精神、培养言语能力。《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中的语言积累与构建目标表述为:“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语感。”由此可见,中学语文教学对于中学生言语能力的生成,起到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学语文课要重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知识;言语能力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指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问题:“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应用挂不上钩。以往或者不重视基础理论,或者重视了,但理论归理论,应用归应用训练,二者不相干。学语法,大不了可以分析分析长句子,改改病句,除此而外,它能从积极方面有助于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吗?”这段话指出了一个很重要却容易被人们忽视的问题:如何把语文课上所学的语言知识转化为学生的言语能力,成为当前语文教学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语文教学是我们的母语教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言语理解与言语表达能力,也就是言语交际能力。这种言语交际能力无论在人的社会生活还是精神世界方面,都是必不可少的,同时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笔者走访了一些中学语文教师,他们普遍认为语文课教授语言知识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言语表达能力,但具体如何内化、实施,却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语言与言语
语言和言语二者的关系既相对立,又彼此联系。语言是客观存在的符号法则,例如语音、词汇、语法等,都属于固定且静止的语言知识。对于汉语为母语的学生而言,很多语言知识是自然习得的,语文课堂教学是将这些语言知识进行系统梳理,规范化的学习。言语则不同,它是对语言知识的具体运用,是不同言语个体运用语言产生的话语行为,它是动态的,因人而异的。同样的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的个体所产生的言语表义却不同。言语也是一个系统,包括言语的主体、言语交际环境和言语作品三个要素。言语因为是个体的语言运用,因个体内在认知图式结构、表达习惯、具体语境等差异,所以它因人不同而风格各异。
(一)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
任何事物都有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言语内容,即所表达的言语意义,是在具体的言语交际中,语言符号与言语表达环境融合后产生的意义。言语形式是言语内容的物质载体,外现的形式,包括话语或者文章。言语内容和言语形式的结合就是言语作品,表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就是学生所学习的课文。语文课堂教学的载体就是课文,而课文也是精选出来的具有典型示范意义的言语作品。
(二)言语表达与言语理解
言语表达,就是指个体的言语输出。实际上任何一个言语行为发生之前,都有一个内在的“言语形成”阶段。言语表达是从产生意义到发出声音、写出文字,将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言语理解一般分为“言语感知”和“言语获知”两个基本阶段。言语感知是初步认知阶段,言语理解的主要部分在后者,对言语理解的主要研究也在后者。
(三)“语言能力”与“言语能力”
语言能力,就是指“语言获得”。每个个体都有一个语言获得的过程,包括语音获得、语义(词汇)获得、语法获得,也就是通过学习实现语言系统内化的过程。语言获得,实际上研究的是儿童的语音、语义(词汇)、语法能力的发生和发展。在学校教育中,它主要由小学教育来完成。其主要指标体系是识字、解词、造句。这是培养语言能力,是一个“工具”获得的过程。它作为一种“储备”,是并未真正实现的一种能力,或者说,它是一种备用的能力,一种潜在的能力。相对而言,语言能力更易于形成,甚至可以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形成。
言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是中学语文教学最直接的目的。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言语交际能力培养的主要目的是准确(语言表达与客观现实高度融合的关系)、流畅(言语主体与语言内容之间的和谐)、得体(言语主体与言语客体之间的高度和谐关系)和个性化(这三者高度和谐的美学效果,即所谓得“风格”)。那么如何正确有效的培养学生的言语交际能力?如何才能把易于掌握的语言知识通过语境因素转化为言语能力,让学生学会恰当的表达呢?这里有一个中介性的事物就是“课文”。
二、语文言语教学的媒介——课文
言语交际是一个行为过程,针对交际双方,同时包括言语表述和言语理解。言语交际的外显形式既表现为口头语言,又表现为书面语言。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就是文章。作为言语交际的媒介,它连接的是言语表达和言语接受,既是言语表达的结果,又是言语接受的前提。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文章不是文章学中的文章,也不是语言学中的文章,而是语文教学中的文章,所以它应该属于“言语作品”;反之,从“言语作品”的角度来看待文章,那才应该是语文课程论的角度,才应该是语文教师和语文课堂里的学生要采用的角度。由此可见,文章是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不同的领域里,为了达到不同的目的,可以而且应该选择不同的层面作为内容。
语文教材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但文章一旦被選进语文教材,它就不再是一般的文章,它的性质由“文章”转化成为“课文”。二者有什么不同呢?其实我们说“课文”不同于“文章”,并不是说这文章本身有什么变化,而是说这文章处在教材这个更大的背景中,它的功能因这背景的作用而发生了变化。我们在阅读一篇文章时,不仅要求文章的语言通顺、内容准确、表达清晰、结构完整,还会要求文章有“传”情“达”意的功能,有动人心弦的情感共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中学语文教学阶段,教师特别注重对课文的分析和理解,目的在于使学生充分学习言语表达的精妙之处。具体来说,第一,文章的功能是在传达一种信息,是在表达某种思想感情;而作为课文的文章,它的功能是作为语文教学的“凭借”。第二,读者阅读文章的目的明确,即了解文章内容;而学生读课文的目的则不仅是为了了解文章内容,更多的是要学习文章表达内容的方式、方法。从形式上来说,文章就是文章,而课文除了文章本身之外,还有其他要素,包括练习、提示、注释、说明、相关材料等等,文章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组成要素,在语文教材中,文章与这些因素共同组合在一起构成可供学生学习的“课文”。而且文章是独立的。每一篇文章都独立表达一个意思,完成一个信息交流的任务,但在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与其他课文和整个教材联系在一起的,按照一定的学习顺序排列在一起,完成教学任务。
三、语文教师应转换角色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赋予语文教师的责任将会越来越大,要求语文教师所具备的素质也会越来越高,所以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所面临的挑战也会超过以往。其中一个重要的素质要求就是对言语的审美关注。语文所带给每一个人的审美享受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审美并非仅仅是文学内容所带给我们的美感,言语本身的美育更值得我们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关注。语文教师对语言的理解和认识必将会反映在他们的言语教学中,这也就是对言语的审美化倾向。语文教师应该关注言语的美育功能,不仅让学生感受到祖国语言文字的的美,更应该让学生学习美的文字和语言。选入中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乏有很多经典名篇,它们经过了多少岁月的洗礼,影响了几代人。对这些言语作品,语文教师首先应该发现、挖掘它们的言语美感,并把这种美感传达给学生。语文教师对言语活动的美学态度,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言语的境界化追求,即语文教师对言语活动有一个完美性的标准,并且总是用这个完美性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和他人的言语活动。这种完美性的标准包括字迹的工整、美观,发音的准确、动听,表述的连贯、清晰、流畅,效果的生动、得体等,其核心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优美组合、是言语与语境的完美适切,以及由这一切所表现出的言语风格美。二是对言语的监视性倾向。语文教师最容不得对语言的轻漫,最不能容忍人们在言语方面的错失。这两方面的言语美学态度,直接表现在教学中就是,首先,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课文中美的句子,包括具有美的形式的句子,如主语恰当省略而增加表意性的句子。并且把这些美的句子传达给学生,指导他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而如果语文教师没有注意到言语的美感享受,以及言语的美育作用,更多的关注文章学基础上的课文教学,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等等,就会导致学生也没有关注到言语本身的美感。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善于发现言语的美感享受和言语的美育功能。其次在学生的言语能力外现为作文时,面对学生出现的一些错误,也应该善于发现,并且给予纠正。例如主语使有錯误的几种形式,其实那些例句有很多并不影响表意和理解,但它却是病句,对于这样的句子,教师应该善于发现。同时修改病句,应该和实际写作相联系,因为修改病句其实是对言语表达能力的一种强化,最终目的还是为了言语表达。
另外,语文教师还应该熟练掌握新媒体信息技术手段。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更新的速度越来越迅速,语文教学活动也必须与时俱进,言语的发展演化,是与时代同步的。新时期语文教师就不仅教人识字、说话、阅读和写作,更应该教会学生运用恰当媒体准确收集、查阅广泛的信息资料。语文学习的广博性,要求无论是教的人还是学的人都应该善于收集大量而广泛的信息。目前正在通行的人教版语文教材就在每一课的课后都附了一个相关资料的网站地址,以便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之用。另外从教学手段上也应该实行教学现代化,因为语文课不同于其他课程。语文教学中,学生的语文能力是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培养的,而任何具体的言语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言语语境中展开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的言语环境具有不可重复性,而且它由生活规律制约。所以,语文教师更要善于充分利用当前的一些网络资源、信息平台、教学软件等,实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既丰富了课堂教学,又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总之,中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掌握表达与交流的能力。要实现这一转化,有一个重要媒介物质就是语文课文。学生通过学习课文,掌握了大量的语言知识,这些语言知识又经内化转化成为言语能力,这一过程提高了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同时说明,语文教学实现了提高学生“表达与交流”的能力的目的。与此同时,新时期的语文教师更要与时俱进,努力提升自身素质,丰富教学的内容和形式,从而源源不断地给学生未知的东西,这就是有人说的教师要做学生的“信息源”。
参考文献:
[1]李海林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志公著.张志公自选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2]倪文锦主编.语文教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王亚丽.培养学生适应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
[4]王静.自媒体时代的语文微课堂视角及其实践[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1
[5]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7
作者简介:张婧(1982.03—)女,副教授,研究方向:汉语言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