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4月8日晚上,西安市“问政时刻”节目播出,西安市教育局作为本次问政单位,接受西安市民质询。节目当中市民集中反映了西安“小升初”中诸如“学托”“乱收费”“监管不到位”等多项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切中西安“小升初”教育发展混乱的要害。当天问政节目的视频及相关信息也迅速在广大新闻媒体和自媒体传播开,一时间引起西安市全市家长的共鸣,社会的舆论与公众的视线也紧紧聚焦于西安“小升初”的教育政策问题上。
关键词:小升初;教育政策
一、西安市“小升初”教育政策面临的问题:
(一) 西安“小升初”教育政策没有进行合理的教育资源配置。“小升初”教育的招生入学,本质是“受教育权”的问题。“小升初”教育均衡发展,基本要求是要做到在教育机构和受教育者之间,公平均等地分配教育资源,初步达到供需的平衡,最终达到分配与使用的均衡。
西安市“小升初”中“推进义务教育学校免试就近入学全覆盖”的教育政策目的就是实现受教育权的公平。实行“公民同招”的“小升初”教育政策可以让让义务教育回归本位属性。
虽然西安市小升初”政策中的”电脑随机摇号和公民同招”政策的目的是促进“小升初”教育的均衡和高质量发展,让小学生公平享有优质的初中教育。但同时也会剥夺优质民办教育在招生中的自主权,看似促进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但并不会使教育更高质量和公平。不但不能促进教育地区间的公平,反而限制了区域之间的流动,导致学区房价格进一步上涨。破解的根本出路仍在于加大、加快公办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尽快消除校际之间的办学差异,只有“权利的公平”与“办学水平均等”相一致时,才能真正办好“小升初”的教育。
(二)西安“小升初”教育政策在执行中没有进行有效的政策宣传和解读。西安市教育局在“小升初”新政策出台时,没有进行有针对性的政策导向宣传,导致广大家长对新政策不了解,增加了家长选择焦虑的心理影响和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在2012-2017年西安市教育局推行“小升初”综合测试(528考试)中,虽然明确规定综合测试卷内容要注重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的评定,严禁出现“奥数”内容。但没有进行素质教育优先导向性的宣传,家长和学生为了在综合测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依旧会参加各种课外补习班,通过课外补习班的“点考”提前获得各大中学的入学资格,没有从实质上遏制西安市“小升初”的乱象。2020年的最新政策中,许多家长对“电脑摇号+公民同招”政策仍心存疑虑,担心没有被民办学校录取,面临被统筹的风险。
(三)西安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执行没有先行进行政策试点。在2018年“摇号+面试”政策执行过程中学生面试“品德修养”0分的事件,以及同一学生不同学校不同大分差的情况,面试标准受到一片质疑。
西安市教育局在2012年-2017年西安民办学校“小升初”实行综合素质测评的教育政策实施前应先进行小范围的政策实验,在试点中可以提前发现问题,及时作出更正,而不是草率的全面执行。
(四)西安市“小升初”教育政策的执行没有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西安市教育局在治理“小升初”课外辅导班时“一刀切”,平时不闻不问、不监管、不指导,等出了问题就下命令一律关停,这是简单粗暴的“人治”,不是“法制”。西安市教育局应该建立规范的课外辅导机构制度来满足学生和家长的合理需求。应该通过制度治理,切实规范课外辅导机构的办学行为。
二、公共政策分析后的建议:
(一)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引导家长理性进行“小升初”的择校。破解“小升初”择校热难题的途径在于“疏”而不在于“堵”。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家长理性选择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拒绝盲目跟风扎堆择校。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宣传指导力度,帮助家长走出“小升初”教育唯成绩论的思想误区。引导家长摆正心态,在挑选学校时,更多关注学校能否为孩子提供多样化的发展机会,而非一味关注学校的名气。此外,教育行政部门还应引导公办学校增强自我宣传意识,树立良好形象。让家长充分了解公办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优势,逐渐转变固有的择校观,改变目前公办不如民办的刻板印象。
教育行政部门还应重视对“电脑摇号+公民同招”教育政策的宣传与解读,适当鼓励家长从孩子的实际需求出发,根据其能力和特长差异进行个性化择校,消除不必要的社会恐慌。
(二)对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缩小校际发展差距,实现教育资源均衡配置。1、加大对公办学校的财政投入,保障公办学校的办学经费。鼓励公办学校走集团化办学之路,推行优质学校集群发展策略,全面提升公办学校的办学水平,打破当前校际之间的资源互补、合作发展的壁垒,真正实现校际之间的合作共生。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在同一区域实行统一调配教学资源,通过优质课共建、优秀教师流动交流,学校管理经验共享等,充分发挥现有优质学校的带动作用,努力缩小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之间、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之间办学质量的差距。2、对于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公办学校,教育行政部门要引导公办学校尽快脱离温水的滋,扭转自身劣势,做强做大自身优势,使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对口优质教育,用较高的办学水平和过硬的教学质量赢得家长和社会的信赖。
(三)大力鼓励民办学校注重内涵建设,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道路。“电脑摇号+公民同招”的“小升初”教育政策会给民办学校带来一定的冲击,倒逼民办学校改进办学模式,提高自身优势,增强生源吸引力。1、教育行政部门应加大对民办学校抢生源的治理力度,发挥民办学校特有的价值和使命,促使民办学校真正实现从生源竞争走向内涵建设的转变。引导和鼓励学校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的道路。注重品牌化,特色化发展,为学生和家长提供多样化的优质教育资源。2、教育行政部门应鼓励优质民办学校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公办学校交流合作,增加校际合作。对于拥有高资源的学校应该承担起更多社会责任,对接当地低资源的公办或民办学校,给予學校管理、师资培训和课堂教学上的支持,帮助低资源学校在教育技术上得到发展,从而促进该学校的自主发展。进一步提升普通办公学校的教学质量,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四)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正确引导校外辅导机构健康发展。正规的课外辅导机构能够较好的满足学生和家长的迫切需求。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进行治理整顿课外辅导机构即可。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软硬件条件审批,在办学安全条件,教学内容,收费标准等重要方面进行管理。
可以借鉴我国许多发达地区城市,建立教育综合体。吸纳优质的教育资源,把各种培训集中在一起,便于规范,便于管理,不用家长东奔西跑,集中满足所有家长的教育需求,形成“教育一条龙服务”。
参考文献
[1] 董圣足,从有益补充到共同发展——民办教育改革发展之路。[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
[2] 凡勇坤。邬志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三个基本理论问题探讨——基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人类发展报告》的省思[J],教育科学研究,2014(1)5-10
[3] 祁翔,郑磊.生源效应还是学校效应?对上海公私立学校教育绩效的再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19(6)35-41
[4] 王蓉,田志伟.迎接教育财政3.0时代[J],教育经济评论,2018(1)26-46
[5] 宋丹青,择校“热”背后的“冷”思考,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S2):120-122
[6] 萧军虎,王一涛,李丽君. 民办中小学“非常规扩张”现象透视及对策建议---以山西省Y县为例[D]. 教育发展研究,2015(6)26-31
[7] 王强,我国“公办背景的民办学校“”生源固化困局与出路[J] 中国教育学刊,2016(3)25-29
作者简介:杜鹏翾 ,男,博士,西北政法大学,710122,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