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
摘要:数字媒体的出现有效地发挥了交互技术优势,广泛催生了微博、微信、短视频等一系列全新的参与式媒介景观。以信息交互技术为基础的新媒体为每一位信息猎人都提供了参与的可能,新媒体逐渐从信息传递的渠道演变为人际传播的重要变量,极大地改变着我们的行为、感知、情感、思维甚至是我们的共同生活。信息化社会下,大批微博学习博主的出现一方面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改变了其原有的社会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也对其媒介素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学习博主 青少年 网络 媒介素养
我们置身于一个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这场革命的到来,使得信息技术就像工业革命时期的能源一样重要。二元对立的传授关系在新媒体环境下被消融,网民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文化主导权。在数字的广场上,用户与消费者并无二致,他们通过“点赞”或是一段简短的键入就代替了“话语”,信息狩猎者们在数字交流中实现社会交往,进而获取资本。近年来活跃于社交媒体的学习博主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研究意义
作为现代公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媒介素养正逐步进入以公众媒介参与为核心的研究范式。知识精英对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提升效果研究对于学界和业界均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一方面,可以填补学界在相关方面研究的空白,增加对于学习博主这一群体的重视与研究。另一方面,也是对既有理论的发展和补充。
此外,从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方教育者关注电影对儿童的影响开始,媒介素养研究就一直将视角聚焦于“人”的身上。对于微博学习博主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的研究,或许可以为媒介素养教育路径的探究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以学习博主为代表的知识精英可充当媒介素养教育的中介,承接学校和社会的系统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同时为家庭中进行的媒介素养教育做铺垫和补充。使青少年在更加宽松、民主的氛围中自觉主动接受培育,进而实现媒介素养的提升。这不仅有助于增强青少年创新能力,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成才,更有助于构建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对于青少年个人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都将产生重要且深远的意义。
何为“学习博主”
目前学界对于“学习博主”这一概念并无确切的定义,笔者经过阅读和整理文献后认为,这一群体指代的主要是一批活跃在社交媒体上,以“原创内容”作为其社会资本,通过学习打卡的形式构建共享性文化的人群。他们已然具有成熟使用媒介、制作信息、判别信息的能力,能够自主进行视频、文字的创作。他们主要通过发布学习日记、分享学习经验、共享学习资源的方式进行互联网空间中的符号建构与意义交换,进而形成社交媒体中的“圈子”。如Youtube红人Yasmin、Amanda、Bilibili人气主播陈程小宝贝、不是闷等。同时,微博、豆瓣上的#studyaccount#、#study with me#话题讨论组及接连出现的学习APP如Timing、Forest、番茄To Do也都为这一群体提供了发展空间,使其在近两年间内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知名度与日俱增。青少年在好奇心和社交欲的驱使下,往往会对该群体予以关注,在学习博主的长期涵化作用下逐渐由观望转为模仿,进而产生羊群效应。不难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人们所熟知的各类社交平台上都涌现出一批自发打卡、每日记录甚至自己制作视频的受众,且多为青少年。当“精读英文外刊第××天”“今日学习时长××小时”“和我一起直播学习”等活动充斥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不免会让人有种误入作业批改现场的错觉。但与此同时,人们也开始惊叹于当下青少年在媒介使用、创新性方面所表现出的巨大能量和潜力。在中国知网中输入关键字“学习博主”,人们可以发现,学者们早在十年前就对于社交网络上的学习行为给予了一定的关注。其中,张玉忠、李琳对优秀的博客学习者及基于博客的“参与式学习”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博客优化了网络学习的形式、策略乃至内容,是非正式学习中的重要角色;聂竹明则提出了“e-learning”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互联网环境下与时俱进的学习思维和方式,互联网不仅是一个共享资源、进行网络化学习的平台,更逐渐发展为积淀知识与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习者共存共生的文化环境。
但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还没有学者针对学习博主在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中所发挥的作用及其影响做研究,不免显得与时代脱节,学界亟需填补在相关方面研究的空白。
线上学习博主对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影响
作为青少年的启蒙者,学习博主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的学习经验贴、学习资源链接、伴读直播等一系列原创内容,对于青少年价值观养成、专业技能培养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习博主给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课堂学习不再是唯一的学习途径,青少年不单是从书本上获取知识,更多的是根据兴趣爱好和闲暇时间的多少从网络上学习知识。数字媒体不仅为我们提供了被动观望的窗口,同时也给人们打开了门,让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门亲手将信息传递出去。学习博主们通过自发地发布学习资源,利用图文、短视频、网络直播、树洞等多元的创作方式进行知识成果输出。学习博主分享的内容不仅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获取知识的途径,其分享的思维导图和学习方法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青少年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方式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青少年会因学习博主的影响而选择自觉提升自己的媒介素养。学习博主的出现对于青少年网络媒介素养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开始了解并自觉加入了学习博主这一群体,有不少学习博主表示,“自己之所以能够成为学习博主,离不开先前的意见领袖的指引和帮助”。截至当前微博上最著名的学习超话#studyaccount# 已有117.1万关注者,一周新增贴高达2.5万,总阅读量达到了72.5亿。青少年在其中占据着决定性的地位,涵盖范围极广,涉及到中高考、考研、考公、考编、雅思等,内容几乎包括了人们能想到的所有范畴,可谓是“只有你想不到,没有搜不到”。表现形式更是多种多样,读书笔记、PLOG、VLOG是学习博主们最爱的三种表达方式,精彩的原创内容、构图方式和剪辑思路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学习超话中的青少年已然具备了很高的媒介使用能力,符号素养和审美素养也有显著提升,传播能力多元生长而这与学习博主长期以来的影响和涵化是密不可分的。此外,通过对该学习超话历时一年的观察,笔者发现,各学习博主之间有一套属于他们的知识共享和协作学习的工作机制,“搬运贴”“一起直播学习”“分享小福利”是他们得以实现网络化连接和展开虚拟交往的重要表现形式,一些大V在取得一定的互联网空间话语权和影响力后甚至会举办粉丝见面会和读书会。出于猎奇和“使用与满足”的心理,作为数字原住民的青少年作为创造性的生产者很难不为之所动,他们不再仅仅充当信息接受者,而是越来越多地以积极的信息反馈者和生产者的身份出现,青少年视角的学习技巧分享、极具批判性思考的读书心得和生活感悟,逐渐在学习社区中占据了重要的一角,形成一种互助互惠、共同成长的良性循环。
结语
媒介素养是流动的实践。随着媒介的演进,人们对于媒介素养的认知也随之发展。如今,媒介素养教育远不仅仅意味着培养青少年批判解读和分析媒介信息的能力,以帮助其解密媒介的深化。更应当关注其作为“网络化节点”的社会身份,要肯定其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同时还要关注个体在青少年媒介素养建构中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努力构建社会个体参与、家庭、专业教师、智库支持的合作系统,使其从“知识的提供者”转向“知识的促进者”,进而实现全方位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能力的目标。(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栏目责编:乐禾
参考文献:
[1]张开.媒介素养理论框架下的受众研究新论[J].現代传播,2018,40(02):152-156.
[2]张玉忠,李琳.优秀博客学习者非正式学习个案探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09):50-55.
[3]聂竹明.从共享到共生的e-Learning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4]李炜炜,袁军.融合视角下媒介素养演进研究:从1G到5G[J].现代传播,2019,41(09):161-165.
[5]陈苗苗.青少年新媒介"使用-满足"动机与新媒介素养观[J].国际新闻界,2009,(06):73-77.
[6]王贵斌.媒介素养认知模式的迭代更新[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20,42(06):158-163.
[7]黄永林,张武桥.基于社交网络的青少年媒介素养提升路径[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34(02):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