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珍 薄乃峰
摘 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每个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都加强了联系,这也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变革。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研究
在新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小学音乐教育时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學科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和模式,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科技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多元文化会不断交融,学生的学习资源也变得丰富多彩。教师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应该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更新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尊重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让学生参与到小学音乐课堂中,不断提高学习的有效性。
一、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
1.更新小学音乐教学观念
小学音乐教师如果不具备多元文化教学理念,就不能开发学生的思维,也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观念为教学活动提供了方向,在多元文化交融的背景下,教师要想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质量,可以采用以下教学方法:首先,教师应该对多元文化的精神内涵有深刻的理解,应该让学生明了中国音乐是以汉音乐为发展中心,其他民族也为音乐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而外国音乐,不仅有欧洲音乐,也包含美国音乐。教师要发挥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将不同国家的优秀作品进行对比,在社会背景下理解音乐作品。另外,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不同国家的音乐有不同的创作风格,音乐是在文化背景下诞生的,在学习时可以在文化背景下理解音乐作品。
2.传承本土文化
音乐的传承一共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中国民间音乐进行搜集,这些资料成为文献;第二个阶段是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对音乐种类的传承;第三个阶段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完善,主要体现在教育事业中。但是,我们国家的音乐事业也有发展问题,那就是传统音乐的缺失。只有提升音乐文化核心素养,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较高的文化品格,站在中国立场看待世界音乐的发展,才能发展好我们国家的音乐。不管世界怎样变化,文化都在加强各个国家人们的交流。传承本土文化,才能加强文化自信,这也是音乐教师需要完成的责任。因此,教师在讲课时需要讲解传统音乐作品,对传统音乐进行传承。
二、关注学生的音乐实践
在新课程变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方法,情境教学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教学方法,应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通过音乐知识和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获得良好的体验,提升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另外,教师也可以通过刺激学生的多重感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在《保卫黄河》的知识讲授中,为了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了解母亲河的特点,并对母亲河产生深厚的情感,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搜集与黄河有关的歌曲、戏剧。等到真正上课时,教师先让学生聆听《保卫黄河》,再给学生讲解黄河的地理、历史文化知识;播放关于黄河景色的视频,让学生对黄河有直观认识;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与黄河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学会演唱《保卫黄河》这首歌曲。在循序渐进的教学环节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黄河的历史、文化知识有所了解,激发学生对黄河的感情,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三、加强学生的文化体验
由于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在音乐课堂中,学生的文化体验也会不同。传统音乐作品反映了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和精神面貌,体现了各民族的精神内涵,而且这些作品都是通过长时间积淀下来的。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各个民族和各个国家的音乐作品,很难与创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就不能完成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效果也会很差。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学生在音乐课堂中发表自己对音乐作品的观点。这样教师就可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互动,还能在小学音乐课堂中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比如,《翁嘿呀》这首歌曲是表现吉林朝鲜族人民劳动的一首歌,朝鲜族人民在集体劳动时,会在音乐节奏下,合唱歌曲,这样有利于让人们更加团结;另一方面,这首歌也表现了在丰收时节打谷场上,人们收获果实后的喜悦,歌曲具有浓郁的朝鲜族特色。《哈腰挂》是东北地区的抬木号子的代表,是搬运号子的一类,曾在音乐周上面被人们演唱,受到了观众的好评。《搬工号子》吸收了四川民歌中的精华部分,体现了船工劳动的情景,表示了船工驾船远去,人在画中游的场景。这些都是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歌曲,有不同的文化特色,学生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应该学习不同地区的音乐,这样才能丰富自己的文化体验。随着各民族地区文化的交融,音乐也在互相借鉴,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应该吸收其他民族作品中的精华部分,对欣赏的作品进行创新。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多元文化的交融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非常明显,教师应该让学生在学习中加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这样才能推动小学音乐课堂的变革,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晓娟.多元文化交融下的小学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9(16):185.
[2]林婕.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音乐教育教学中的实践:评《多元文化视野下的音乐教育改革及人才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9(10):117.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