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纯
摘要:互联网时代,网络流行语作为一种形成于网络中的特殊交际用语,普遍存在于人们的网络生活,并得以在现实生活中延伸。目前网络流行语相关研究的视角较为多样化,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从中总结分析了网络流行语的概念、类型特征、反映的社会心理、生成传播机制及规范控制等内容,以期总结出网络流行语的传播规律,规范网络流行语的发展。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 网络语言 传播机制 规范
学界对网络流行语概念的界定迄今为止尚未统一,主要的分歧在于网络流行语与网络用语、网络热词、流行语等概念间的分歧。部分学者认为网络用语的本质就是网络流行语,未将二者区别开来,如刘一民教授认为网络流行语也可以被称为“网络热词”“网络雷语”,其本质是一种热门词语,该定义是目前被研究者引用次数较多的。刘一民教授在定义中分析了其来源(伴随新闻事件在网络几乎同步产生)、传播范围(迅速流行于网络内外)以及存活时限(短时间内生命力极其强大但并不长久)。学者马婧从传播学角度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进行界定:网络流行语是基于成熟的计算机网络技术而存在的网络话语的集合,有特定的触发人或事。概念模糊是不同学者进行研究产生偏差的根源,不利于成果的共享以及往后学者的研究开展。针对其概念的模糊性,学者王仕勇提出的“属加种差”定义的方法值得借鉴。
网络流行语的类型特征
由于概念界定不清以及多学科视角研究,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也较为多样化。语言学常从形态、读音、词义出发,将网络流行语分为谐音类、符号类、缩写类、混合类、语义变化类;传播学则常以来源进行分类。总体看来,语言学视角是以往研究者对网络流行语进行分类时的常用视角,从该视角出发的研究成果已有不少,其研究结果大同小异。学者陈沉从传播学角度出发,认为网络流行语具有表达的自由性、随意性、娱乐性以及快捷性。而流行性、简洁性、隐喻性、不规范性、语言经济性等特征是语言学视角下研究者普遍认同的特征。此外,还有学者从其种属关系出发界定其特征:从语言的角度,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它具备网络语言的一般特征,如口语化、直接性、创新性、时尚化、形象性等;从文化的角度,网络流行语作为网络交际语言从属大众文化,所以同时具备了大众文化的传播媒介化、审美日常化、趣味时尚化等一般特征。
网络流行语反映的社会心理
网络流行语是一种生命力旺盛的网络交际语言,从属语言文化范畴,折射出了时代的社会心理。目前,从众心理、求变心理、自我实现心理、娱乐心理、宣泄心理等被认为是网络流行语反映的主要社会心理。学者赵辉从社会文化角度出发,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了网民的创新求变心理、模仿从众心理、排遣宣泄心理、寻爱求暖心理以及自我实现心理。学者黄海波认为网络流行语反映的社会心理有娱乐心理、追求時尚心理、从众心理、求新心理以及逆反心理。除上述较为普遍的观点之外,学者王仕勇还提出了网络流行语反映的社会心理包括冷漠心理、质疑心理、怨恨心理及焦虑心理。
网络流行语的生成传播机制
该议题主要是以传播学视角出发,在相关研究中占较大比重,主要研究方式是利用传播学经典理论进行研究分析。学界普遍将解构主义、狂欢化和模因论视为网络流行语生成传播的重要理论依据。学者熊江武以模因论为理论依据,认为网络流行语是一种强势的语言迷因,其生产过程包括三个阶段:模仿、变异、竞争。在模仿阶段,进行本体结构的复制和模仿;在变异阶段,进行外在意义的衍生与变异;在竞争阶段,强弱势迷因相互竞争从而达到筛选与淘汰的效果。学者王果将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与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即初步产生、一次扩散、再次扩散再到最终接纳,每一阶段的理论基础分别是再度编码、模因效应、符号互动与自我表演理论。网络流行语本身具有的流行性决定了它存在的时限,所以网络流行语必定会经历生成、传播、直至消亡的过程,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网络流行语产生与传播,我们可以从多角度、多理据出发,以期尽量全面地分析其生成传播机制。
网络流行语的影响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普及与网民群体的不断发展扩大,研究者对网络流行语的影响评价由过去的贬过于褒,到现在愈渐全面化,对其积极影响给予了肯定。现有的研究基本从网络流行语对个体、社会、媒体、语言的影响四个角度出发进行分析,本文总结出了以下几种具有代表性的观点。学者盛若菁指出,网络流行语具有先锋意识,体现了多元文化的接触并且反映了网民社会心理诉求,此外还会影响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学者尹绪彪认为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流行语的积极影响是促进了新闻热点事件的传播,实现了对社会的舆论监督,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参与意识;消极影响则是媒介热词传播过程中产生了“谣言”,媒介热词传播缺乏公正性。总而言之,网络流行语的影响必定有利有弊,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从多角度分析,正确把握其发展方向,做好相关引导工作。
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控制
在对网络流行语规范控制方面,研究者大多从政府、媒体、平台、网民四个主体着手进行讨论,方案大同小异。学者李敏芳指岀,应对网络流行语低俗化影响的途径就是提升受众的媒介素养。学者周妍提出,政府应强化其服务职能,主流媒体应善尽责任,重视网络流行语中信息的真实性和价值观问题,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控制不应该只是规范语言,而应该在言论自由前提下,实现多元主体共治,除政府与网民外,网络信息平台应加强其自我管理与治理能力,提高我国网民的媒介素养。同时对于不同性质的网络流行语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低俗落后的网络流行语我们要抵制、规范;对于积极的、能反映民生民心的网络流行语,我们应加以重视利用,促使其健康发展,发挥出正向功能。
结语
迄今为止,学界对网络流行语的研究成果颇丰,对其特征类型、影响的定性研究已经十分成熟,议题也较为多元化,涉及范围广,研究视角丰富。但由于其更新迭代速度较快,与之相关的研究尚未形成完整体系,且深度有所欠缺,今后的研究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笔者认为,目前与之相关的研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学界尚未对网络流行语的概念达成共识,网络流行语与网络语言、网络热词之间的种属关系不明确;相关研究缺少理论及相关方法论指导,目前较多的只有传播学相关理论,许多研究只是单纯地从实例分析出发进行经验性的描述,对其认识有待进一步深化;针对网络流行语的规范措施大多从宏观出发,缺少实质性建议;研究群体主要以大学生、青年为主,了解不同群体的使用情况与态度有利于研究的整体性发展。
网络时代的日新月异使网络流行语中的新形式、新用法越来越多,其生成传播机制、影响等各方面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相关研究也应该从以往研究的桎梏中走出来。对于网络流行语,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一方面我们不能无视其对汉语的冲击,另一方面也不能否认其语言的创新性。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状,反映了当代网民的社会心理,我们应对其产生的原因加以重视,并循序渐进地进行引导与规范。(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一民.语言学层面的网络流行语解读[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06):94-97.
[2]马婧.网络流行语传播属性与价值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1.
[3]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5):7-12.
[4]谢亚军.网络流行语的类型与结构特征探讨——省力原则的视角[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09,15(01):49-50.
[5]陈建伟.网络流行語研究[M].南宁:广西大学,2008.
[6]杨萍.网络流行语:网民自主话语生产的文化景观[J].新闻前哨,2010,(04):87-89.
[7]陈绍富.基于新闻事件的网络流行语研究[D].重庆:重庆工商大学,2011.
[8]陈沉.网络语言的传播学探析[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3.
[9]刘杰.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研究[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19.
[10].王仕勇.近十年我国网络流行语研究综述[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29(05):7-12.
[11]赵辉.网络流行语使用主体社会文化心理阐释[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02):143-147.
[12]黄海波.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规范问题探析[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1):125-127.
[13]王仕勇.我国网络流行语折射的社会心理分析[J].探索,2016,(06):172-178.
[14]杨勇.网络流行语衍生、传播的理据和方向[J].学术界,2016,(02):99-108+327.
[15]熊江武.迷因理论视域下网络流行语的生成及传播机制研究[J].现代视听,2019,(07):45-48.
[16]王果.传播学视角下网络流行语的扩散机制[J].新媒体研究,2019,5(11):18-19.
[17]盛若菁.网络流行语的社会文化分析[J].江淮论坛,2008,(04):119-121+158.
[18]尹绪彪.新媒体语境下媒介热词传播现象解析[J].传媒,2016,(23):82-84.
[19]李敏芳.网络流行语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1.
[20].周妍.网络流行语的文化批判与话语分析[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117-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