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建军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宏观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明显改善,在物质需求得到满足的同时,展现出了更为强烈的精神审美需求,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并对之提出了更多、更高要求。但就客观实际而言,新的时代语境环境下,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当前阶段的美术教学暴露出了些许不足,育人实效亟待提升,改革势在必行。基于对美术教学体系的反思,就其重构策略进行了探究。在当前的美术教学体系生态下存有这样一种现象,适龄孩子决定学习美术开始,就必须要彻底抛弃早年的“涂鸦”,而走上以“写实”为标准的学习道路,其中的功利主义色彩显而易见,迷失了美术教育的本质,暴露出了其中的缺陷,值得美术教育者深入反思。
【关键词】美术教育 教学体系 现状 重构
高等教育普及化、大众化发展态势下,基于社会需求导向,美术生持续增多,成就了美术教育空前繁荣的局面。但是,在去除表明繁华之后,美术教育的发展附带有明显的功利主义色彩,由此生成的“产业链条”让部分商人大发其财,非但没有创造出真正的功绩,一定程度上还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发展。在当前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视角下,对美术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至关重要,相关方面的课题研究备受关注和热议。
一、对美术教学体系的反思
时至今日,我国美术教学体系的发展已有相当一段历史的积累,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组织上均有所突破,发挥了重要的育人实效。但是从客观维度上讲,受多重因素影响,现代社会主义建设语境下,我国美术教学日渐暴露出了诸多方面的不足。具体而言,部分教師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熏染,创新力表现不足,对美术教育的认知片面,单纯地将之定义为绘画教学,限制了学生发展层次。同时,亦有部分教师过度强调以自我为中心,忽视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审查,美术教学千篇一律,失抛却了情感、想想和个人趣味,导致实践模式单一,对美的诠释不够具体,影响了学生认知成长。尤其是功利主义思想攻势下,过度强调美术教学的专业化,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自主发展情趣,对未来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利。同时,高校过度沉溺于以往的经验总结,依旧沿用传统应试考核模式,对美术教学发展需求的了解不足,相关反思行为停滞于表明,继而影响了该项改革工程的实效。
二、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重构策略
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十分重要和必要,是发展现代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关键一环,其本身作为一项相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对各个相关环节设计提出了要求。作者以上述问题反思为导向依据,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重构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一)转变教师思维
认知决定行为,是一切美术教学活动组织的基础,并直接影响了后续工作成效。在现代素质教育改革影响下,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应遵循“以人为本”的客观发展规律,梳理好师生间的交换关系,精准定位其身份职能,以更好地输出服务,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尤其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主导的信息化时代新发展,人们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进一步释放,审美观念的转变,促进了他们对美的理解差异化,这就决定了美术教学要尽快跳脱出固有的思维限制,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导向,善于将美术传统的丰富形态呈现给学生,引导他们释放天性,使之更加淋漓尽致地诠释现代美学,这对未来人才的培育与发展有着非凡的价值意义。“美”本身作为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具有复杂性和多样化的特点,美术教育的生成有赖于人类保罗广泛、规模有序的文化活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时期,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资团队建设,深谙美术教学的精髓所在,紧跟素质教育改革潮流,理性、综合审查教师即有水平表现,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有的放矢地组织系列培训教研活动,邀请学术大家广泛参与,引导转变他们的思维理念,精准定位其身份职能,拓展他们的学识构成,共享有效实践经验,提升整体师资水平,使之为美术教学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二)丰富课程内容
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要求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以既往历史为基础,正视当下美术教学的局限性,并善于解放思想,把师生从固有的模态中解放出来,主动迎合社会个性化审美趣味,在以绘画为主体的教学活动外,创设利好条件加入雕塑、工艺美术等内容,甚至融合建筑、摄影,将“美”的概念讲得更加生动、具体,从而引导学生认识美、理解美并创造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沉淀与积累,封藏着深厚的“美”的韵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视角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美术教学直接关联到几代人的成长,应注重对中国优良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树立学生高度的“文化自信”,并使之积极影响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选择。事实上,中国古代人民在“美术”领域的造诣令人折服,世界闻名,有着诸多丰富的教育素材,为教学体系重构提供了有力支持。另外,美术教育不单单是某种技艺的修炼,其更重要的是思想精神的升华与表达,要树立大课程思政观,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在美术教学体系中的渗透,强化学生对美的正确理解,树立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世界观,如此才能内华美,并将之传播给下一代。
(三)创新组织方法
科学的方式方法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国著名教育大家陶行知先生,历来推崇“教学做统一”,倡导学生主体性释放。以上述先进理念为向导,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重构,应重视组织方法创新,符合学生认知成长规律,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他们的职业实践水平。具体而言,美术教学的发端起源于对“美”的理解与认知,是观察和发现生活的结果。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充分发挥信息化教学优势,结合美术教学需求,导入一些真实的生活场景,并通过图片、影像、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基于对学生多重感官的有效刺激,辅以必要的语言表达,深化学生对美术相关概念的认知。同时,以开放包容的态度对待学生个性差异,以绘画教学威力,既不排斥写实造型的绘画训练,又鼓励学生在造型方式和语言表现上的大胆创新,为之创设良好的个性化释放空间,迎合国家创新性人才培养需求。对此,学者林早指出,“如果生活已经不同,艺术也就不同,那么实现艺术的手段也就不同”。正是基于开放型社会建设,才铸就了今天的美术发展成就。因此,教师要注重搭建好与学生之间的交际互动强烈,在坚持平等的原则基础上,碰撞出更多创意表达的火花,继而推动美术教学创新。同时,通过依托互联网络技术应用支持,帮助学生了解当代艺术大家的创作风格及实践动态,使之感受浓郁的艺术气息,提高他们的欣赏水平及创作热情。
(四)深入总结反思
某种维度上讲,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亦是一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必要的总结反思,保证了其最大价值效益产出。完善的评价机制建设,推动着美术教学体系的更优化、更高效,其生成有赖于师生协同参与。具体而言,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勇于突破传统教学体制的藩篱,对即有美术教学质量评估标准提出质疑,重新商讨更为合理的标准,尝试在教学实践中保持开放性和实验性,承认教学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不确定性,为美术教学改革留足空间,为之实效性提升铺铸基础。完善的评价机制建设,应当在秉持传统评价优势的基礎上加以创新,有机地融入过程性评价,并引导教师和学生双向参与,保证相关反馈结果的科学性、客观性以及全面性,并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组织改革深化。在此过程中,过程性评价应包括对学生态度、知识、能力、价值观等多重方面实际情况的考量,并由此反思美术教学的内容安排及活动组织实效性。同时,积极收集学生意见或建议,鼓励他们对整个美术教学动态过程进行评价,在充分验证其可行性的基础上,融入到美术教学改革体系当中,主动迎合学生成长需求。如此,在不断的总结反思过程中,构成了美术教学改革良性循环,从而使之产出更大的育人价值,是推动其持续优化的关键一环。
三、结语
总而言之,新时期美术教学体系的重构势在必行,是进一步发展现代人才的基础,其作为一项庞杂的系统化工程,在具体的工作组织实践中,要依托高素质师资队伍的智力支持,改变其思维模式,并注重丰富课程内容、创新组织方法,重构美术教学课程生态,并基于不断地总结反思,采取诸多有效改革措施。作者希望学术界大家持续关注此类课题研究,结合实际情况,从不同测度视角对美术教学体系进行审视,善于发现其中存在的不足,继而针对性地提出更多有效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1]陈晓慧.论学前教育专业中美术教学现状与改革[J].课程教育研究,2019,(51):208.
[2]李燕茹.大数据时代美术教育的创新发展[J].中外企业家,2019,(34):155.
[3]方琳宇.学前教育专业美术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艺术评鉴,2019,(22):130.
[4]张引,洪平.中国现代美术教育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理念[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33):103.
[5]陈素绿.传统民间美术在美术教学中价值探索[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19,(22):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