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学业拖延的形成机制及其干预研究

2020-12-23 04:18马旭霞
学周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干预初中生

马旭霞

摘 要:拖延行为广泛存在于现今社会的各个群体当中,处于重要成长阶段的初中生也未能幸免。教育部颁布“减负令”以后,初中生的学业任务并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大幅度减少,反而越来越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用于完成作业的时间越来越长,对待学习也越来越消极。大量教师申诉自己的学生有严重的学业拖延倾向,对于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不断地推迟。

关键词:初中生;学业拖延;形成;干预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18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91

学业拖延是拖延症的一种类型,是一种集行为、认知和情绪等于一体的复杂的心理现象,拖延会带来显著的学习质量下降、学习主动性降低和身心疲惫等特征。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下,具有拖延倾向的学生会主动选择不必要的延迟任务的行为。大量心理学实验证明:拖延症的出现大多有着恐惧与自我批评的负面评价倾向,当拖延者对眼前的任务产生恐惧,感觉自己不具备战胜困境的能力时,会自发地选择逃避,而逃避往往是延迟的开始。

一、有关学业拖延的分类研究

学业拖延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会有不同的类型,这些类型都是拖延症的不同侧面的具象描写。了解学业拖延的类型对学习拖延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有重要意义。

1.情境型拖延和特质型拖延。在拖延症的划分标准当中,若是采用“拖延发生的频率”作为划分标准,则拖延症可以划分为情境型拖延和特质型拖延两种类型。前者是指拖延行为并不是必然发生,其发生必须依赖于特定的情境,当满足其“激发情境”时情境性拖延就此发生。后者是一种习惯性的拖延行为倾向,侧重于拖延性特质的人群所具有的稳定性行为。特质性拖延和具体情境无关,和具体的人有关。

带有情境型拖延倾向的人的拖延是在特定事情或情境下的延迟,例如学业拖延的人并非一定是事事拖延,只是在遇到学习任务时才具有拖延倾向,其他的事情反而快速及时。特质拖延者通常有两种类型:激励型的刺激寻求、恐惧型拖延。前者对任务不排斥任务的处理,他们只是会等到截止时间的最后一刻才着手去做,并在任务的处理中表现出享受的快感;恐惧型拖延者对任务实施具有强烈的排斥和恐惧,他们害怕面对任务失败带来的挫败感,有的人甚至也会对成功产生恐惧。

2.调整型拖延和回避型拖延。若以是否存在行为意愿作划分标准,拖延又可以分为回避型拖延和调整型拖延。回避型拖延对任务处于回避状态,具有这类拖延倾向的人内心对任务是拒绝的,使得任务处于无限期的停滞状态,调整型拖延只是因为事情的重要性将任务重新排序,使得该任务次序置后,但是仍然在计划当中。

3.在乎型拖延和不在乎型拖延。在乎型拖延和不在乎型拖延也是拖延的常见划分类别。在乎型对任务本身能否完成是在意的,不在乎型对任务的完成与否采用不理不睬的态度。有研究表明:在乎型拖延者对于威胁性事件的具有更高的敏感性,在面对威胁时在乎型拖延者容易产生强烈的情感体验,这种体验具有消极能量,如怨恨、焦虑等。

4.焦虑型拖延和放松型拖延。焦虑性拖延者的潜意识会放大任务本身的难度和结果,错误地估计事情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同时为了缓解不安情绪,往往采用表面上看起来的轻松来缓解内心的焦虑和紧张,但在任务的过程中紧张情绪一直是内心的主旋律。这种表里不一的情绪感受会加剧自我认知上的冲突感和无力感,其情绪的爆发也往往是“过山车式”的。放松型拖延者是真的放松,这种放松具有明显的放纵倾向,在放松中忽视任务本身,注重过程中的主观享乐,并且会对自己的拖延做出合理化的解释以减少任务失败的愧疚感。

二、学业拖延的形成机制

1.身心发展的局限性。初中阶段是人生心智发育的重要阶段,也是行为养成的重要时期,拖延行为的出现对正常学习具有一定的干扰和破坏作用。初中阶段的学生自我认知往往存在一定偏差。在面对学业任务时,总是高估自己的自律能力,同时,对缺点没有足够的认识。很多初中生在解释其拖延行为发生的原因时都会将拖延行为归结为“我以为我可以做完”,这种解释在学业拖延中也是极其普遍的。

2.作业布置不合理。合理的学习任务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而且有助于帮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从而改进教学工作。然而,不合理的学业任务不仅起不到任何好的作用,而且会带来学生情绪上的挫败感。

首先,作业的量对于任务是否会被拖延有着直接的影响。合理的任务应该是适量的,只有任务本身可以达成,学生才会产生行为的动机。

其次,学习的难度和作业形式也是拖延的重要原因。如果作业难度过大,或者作业形式简单、乏味,也是学业拖延的起因之一。教师在任务布置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要,适当地增加作业形式,作业不一定是书面的习题,也可以是观察性任务、背诵性任务、动手操作性任务等。

再次,学业任务要尽可能照顾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全班统一的作业安排省时省力,便于教师评价反馈,但是容易忽略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性。同样习题对于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过大,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然而对另外的一部分学生来说可能过于简单,不具有挑战性和趣味性,不利于这部分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3.学生自身的畏难情绪。畏难情绪时造成初中生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当学生不够自信,不认为自己具备独立解决困难的能力,同时,过于注重事情本身可能产生的坏结果时,他们通常会用拖延来拒绝任务的开始。这类人认为成功或失败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重要标志,失败带来的负面评价是他们不愿意接受的。正如著名心理学家简·博克所说的那样:“拖延的毛病,既非恶习问题,也非品行问题,而是由恐懼引起的一种心理综合征。”

此外,拖延行为也存在客观原因。当任务本身难度过大,无法达成时,任务的解决就会自然而然地被拖延。例如,当教师布置的作业量超过学生能够承受的能力,学生就会不自觉地产生畏难情绪:与其做不完挨骂,还不如休息一下。

4.任务反馈不及时。社会学有一个现象叫做“即时确认”现象,即当事情刚好完成的时候,当事人会十分迫切地想知道任务的结果。当学生完成一项学习任务时,通常此刻他们学生对任务做成的好坏是最关心的,他们急切需要得到教师的肯定。如果反馈及时,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改正错误,而且会强化学生对下一次任务的期待。

5.同伴关系的负面影响。同伴关系是初中生的重要人际关系之一,同伴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教育意义。在群体当中,个体的言行会潜移默化地受到群体规范的影响,个体为了保持和群体的高度一致性,往往牺牲自我选择和独立判断能力而达成行为上的趋同。好的同伴关系会促进学生学业任务的完成,不良的同伴示范作用会干扰和破坏正常的学业计划和学习秩序。因此,在学业拖延的研究中,同伴的负面影响是决定学业拖延的重要因素。

三、学业拖延的干预研究

1.合理的作业安排。作业的布置要做到时效性和多元性的结合,同时兼顾作业的数量与质量。作业的时效性是作业安排的基本前提,多元性是指作业的任务形式理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避免整齐划一的作业形式。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要,避免将大量的重复性、无意义的作业布置给学生,作业的选择一定要认真比对,从中筛选出有必要的学业任务出来。当然,适当的重复也是学习的一种方法,教师在实际操作中,要努力做好质和量之间的平衡,既保证了适当的重复强度,又不会额外增加学生的学业负担,造成学业上的厌学情绪和拖延行为。

2.关注任务中的完成部分。学业拖延是普遍存在的,每个孩子身上都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学业拖延。教师要注重学生做完的东西,若总是盯着没有做完的任务,则会打击和消磨学生做事的积极性。教师要适时鼓励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当任务量较大,可以细分学习任务,当每个任务完成后,父母和教师要适时地鼓励孩子的完成情况,表扬他做事的积极性,激励他下次更好地完成。如果学生任务没有按时完成,教师要让学生知道自己距离任务的完成还有多远,积极帮助学生寻找原因,鼓励学生自律地完成学业任务,当任务完成时,要充分给予鼓励和肯定。

3.及时的评价与反馈。学业任务的评价与反馈既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肯定,又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完成过程中存在问题和不足。教师要及时地批阅和评改作业,然后及时准确地反馈评价给学生,减少学生的等待时间。这样一方面有利于下一个学习任务的快速开展,另一方面,教师的反馈可以更好地让学生看到自身的不足,让学生认识到教师的以身作则,从而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4.發挥同伴关系中的教育作用。初中阶段处于人生的逆反阶段,父母和教师的教育不容易被学生很好地接受,这时候不妨换一种思路,让一个“有共同语言的同伴”代替教师和父母进行引导,这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伴关系是初中生重要的社会关系,同伴关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年龄相仿、学业背景相似、兴趣爱好相近的同伴的意见和建议对个体有不可替代的影响。教师和父母要观察同伴关系中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个体,要及时了解其思维动向,规范他们的言行,尊重他们的需求,同时做好这类学生的管理与引导工作。

人无完人,拖延也不是洪水猛兽,无伤大雅的拖延是可以接受的。同时,初中生要尽可能减少无必要的拖延,客观看待拖延的后果,务实地安排学习目标。教师对学生的拖延要防微杜渐,以身作则,从而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祁翔.教师专业自主对学生学业及非学业表现的影响[J].教育科学,2016(3).

[2]胥兴春,王彩霞.初中生学业拖延的特征及其与学业成绩的关系研究[J].教育科学,2011(2).

[3]洪伟,甄瑞,蒋舒阳,等.成就目标定向对小学生数学学习投入的影响:学业拖延和数学焦虑的作用[C]//第二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心理学与国民心理健康摘要集.2017.

[4]潘运,蔡恒爱,常慧青,等.农村留守初中生学习拖延与时间管理倾向的关系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3(11).

[5]杨青松,石梦希,舒思.初中生学业拖延与家庭教养方式、成就动机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7(3).

猜你喜欢
干预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犹太法则与教学公平的矛盾体现及其控制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积极想象在音乐治疗中的运用研究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