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翻译的策略及方法

2020-12-23 04:10莫连花
校园英语·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翻译方法翻译策略

【摘要】广西有着独特的文化。至目前为止,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绚丽多彩,源远流长,民族特色浓郁。本文旨在通过对广西非遗名录的英译策略和方法的分析,促进广西非遗的外宣翻译及对外传播。

【关键词】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翻译方法

【作者简介】莫连花,广西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0年度广西高校中青年教师科研基础能力提升项目“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现状及对策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项目编号为:2020KY63016。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指世代相承的、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各种传统文化,蕴含着各个民族的情感与智慧、价值观和审美观。广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有着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广西的非物质文化绚丽多彩,是广西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为广西非遗的外宣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对广西非遗的研究和翻译具有深远的意义。通过查阅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网得知,截至2020年5月,广西共有52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762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外还有更多的项目被列入了市级、县级的非遗,网站上名录及简介都是只有汉语版的,而没有对应的英译文,笔者参观广西民族博物馆发现,馆内的展品只有极少部分的非遗配有英译的名称及简介,而有些译文还有不妥之处。笔者在知网上查阅到含有关键词“非遗或者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英译或者翻译”的期刊论文和硕博士论文共有近200篇,其中关于广西非遗翻译研究的期刊论文4篇、硕士论文1篇。阮红波(2019)运用安德鲁·切斯特曼的翻译伦理模式,分析了其介绍性文本的英文版本,认为该模式指导下的译文符合翻译的忠实、通顺等基本原则,又考虑了受众的阅读习惯和认知能力,因此,该模式对非遗翻译在方法上有一定的指导作用。陈玉茜(2016)指出了当代嘹歌传播的现状及困境,并提出了颇具新意的多元化传播途径。阮红波(2019)针对广西国家级非遗名称的特点,提出了比较适合非遗翻译的方法。黄园园(2019)强调译者在翻译壮族非遗文化时,需要遵循“跨越文化鸿沟”和“符合目标语读者习惯”的翻译原则,注重分析非遗包含的跨文化因素并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增强壮族非遗英译的可接受性和欣赏性。董博(2012)在国内外文化学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的指导下,从文化认知的视角来分析广西古谣谚的英译,分析了文化认知对英译的影响以及翻译策略的选择的异同。从检索结果来看,学界在广西非遗翻译研究方面的成果很少。鉴于目前广西非遗的名录和文本介绍都没有对应的英译的情况 ,本文将就广西国家级和区级非遗名录的翻译进行探讨。

一、广西非遗名录的特点

广西非物质文化共有52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和762项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级非遗名录,分为民俗(213)、传统医药(26)、传统技艺(178)、传统美术(26)、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20)、曲艺(20)、传统戏剧(79)、传统舞蹈(84)、传统音乐(107)、民间文学(61)等10个类别。这些非遗名录在概念的表达上和结构形式上都各具特点。有一些名录表示的是单一性的概念,如“邕剧”“桂剧”“粤剧”等都是由单个名词组成的;有一些则表示的是整体性概念,如“珠郎娘美”“莫一大王”“密洛陀”等都是以神话人物命名的,呈现的是一部作品;而大部分的广西非遗名录都是由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词组成,表示的是复合性的概念。有的由“代表人物名+类别名”组成,如“刘永福传说”“刘三姐歌谣”等;有的则是由“民族名+类别词”构成,如“壮族板鞋舞”“瑶族火疗”“壮族哭嫁歌”等;有的则是由“地名+类别词”构成,如“桂林文场”“宾阳炮龙节”“宜州彩调”等;有的是由“地名+民族名+类别词”构成,如“良庆壮族嘹啰山歌”“八步瑶族医药”“三江侗族琵琶歌”等,有少数则是由“地名+日期+类别”构成,如“钟山二月二习俗”“上林县二月二卢於春社”“灌阳二月八农具节”等。这些名录都很有民族特色和地方色彩,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一定要运用恰当的翻译策略,译出非遗名录的文化特色,以更好地传播我国的非遗文化。

二、广西非遗名录外宣翻译的策略分析

1995年翻译学家劳伦斯·韦努蒂(Lawrence Venuti)在《译者的隐身》提出了异化和归化的翻译策略。异化是指译者要站在原文作者的角度,在翻译过程中,尽可能保留原有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特点,让读者体会原文中的思想和风格特色。换句话说,异化更尊重原文的文化和特点,保留原有的特色。归化是指译者在翻译时要以目标受众为中心,采用受众目标习惯的语言表达来进行翻译。这有助于目标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译文,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接受性。

一方面,广西非遗名录都包含了广西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浓厚的地方色彩,采用异化策略更能体现地方特色。非遗文化的外宣翻译,就是为了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文化,让特色文化走出国门,向世界展示我国的传统文化,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异化策略是译者首选的翻译策略。文化的传播就是要把自己的文化展示给国外读者,如果采用归化策略,就不能把原文的文化有效地體现出来。如“宁明瑶族服饰”译为“Ningming Yao Minority Costume”“壮剧”译为“ Zhuang Opera”“苗族织锦技艺”可以译为“Miao Minority Brocade Craftsmanship”“宾阳炮龙节” 译为 “Bingyang Gun Dragon Festival”“侗族大歌”译为“Dong Minority Chorus”等。这些名录的翻译都很好地保留了广西少数民族的特色文化,外国朋友们通过译文可以了解到其中的文化特色,有利于广西非遗文化的传播。另一方面,广西的某些非遗名称使用异化的翻译策略让译文保留了文化特色,但是外国读者缺乏相应的文化背景,就无法读懂英译的名录,会对英译的名录感到很困惑。比如民俗“中元节”如果译为“the Zhongyuan Festival”,外国朋友就无法理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此时,需要采用归化的策略来翻译。每当七月半中元节,人们都会自发地为葬身资江的冤魂做道场超度,“中元节”又称为“鬼节”,译为“the Ghost Festival”会更加符合大部分国外读者的认知和接受能力,这样,读者一看便知道这一名录的含义。

三、归化异化策略下广西非遗名录的翻译方法分析

1. 直译+注释。直译是指译者对原语内容进行一对一的翻译。如果原语和目的语能够找到相对应的表达名称,其翻译就可以采用直译的方法。这样,不仅能够很好地保留广西非遗名录的地方特色,而且便于目标语读者理解,有利于中外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如果在直译后加上注释,更能体现广西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让译入语读者对名录的含义一目了然。如传统音乐“吹打(广西八音)”译为“Blow and Beat (Guangxi Octave)”;传统舞蹈“北海五方舞(道公舞)” 译为 “Beihai Wufang Dance (Daogong Dance)”;传统技艺“油茶制作工艺(恭城油茶)”译为 “Oiltea Camellia Craftsmanship (Gongcheng Oiltea Camellia)”;民俗“瑶族盘王节(还盘王愿)”译为 “Yao Minority Panwang Festival ( Votiving Pangwang)” 。这些广西非遗名录后都附有解释,在异化策略的指导下,保留原来的语言特色和风格特点,按照汉语的解释译出意思即可,可以让外国朋友对这些英译的非遗名录一目了然。

2. 音译+注释。由于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化差异,在翻译过程中无法找到相对应的名录的表达,通常会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来处理空缺的文化。“侗族刺绣”通过引针穿刺,把各种彩色棉线或丝线附着在织物表面之上,形成各种图案的技艺,可译为 “Dong Minority Embroidery Craftsmanship”。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添加了 “Craftsmanship” ,从而清楚地表达了该名录的意思;“京族鱼露”是京族三岛的特产,“鱼露”即“鲶汁”,又名鱼酱油,是一种很常用的东南亚调味料。如果直接译为“Jing Minority Yu lu” ,读者会不知所云,因此,可译为 “Jing Minority Fish Sauce”;又如,民俗“京族哈节”是京族最重大的节日庆典,可译为 “Jing Minority Ha Folk Festival Custom”;又如,曲艺“客家竹板歌”是一种流行于贺州市汉族客家人民的歌唱艺术形式,属于客家艺术,可译为 “Kakkas Ferula Singing Art”;又如,传统舞蹈“壮族九莲灯”是以隆安县雁江镇为中心并广泛流传于隆安县城厢镇以及百色、平果等地区的一种壮族民间舞蹈,可译为“Zhuang Minority Jiuliandeng Folk Dance”。这些翻译都保留了原来名录的特点,外国朋友通过英译的名录就能明白其中的文化内涵。

3. 音译+直译。广西非遗名录很多时候都包含了民族名、地名、人名等,在翻译这些词汇时,可以用音译的方式来进行处理,而名录中的类别词如“剧”“歌谣”“服饰”等大部分在目标语中都有对应的表达,可以采用直译。如,传统戏剧“壮族采茶戏”可译为 “Zhuang Minority Tea-plucking Opera”“广西木偶戏”可译为“Guangxi Puppet Opera”。又如,传统音乐“武宣蜂鼓艺术”可译为 “Wuxuan Bee Drum Instrument art”,“凌云长号艺术”可译为 “Lingyun Trombone Instruments Art”“壮族三声部民歌”可译为 “ Zhuang Minority Three-part Folk Songs”。民俗“宁明瑶族服饰”可译为 “Ningming Yao Minority Costume”“三月三歌圩”可译为 “Lunar March 3rd Singing Fair”“桂林龙舟习俗”可译为 “Guilin Dragon Boat Custom”“壮族蚂虫另节”可译为 “Zhuang Minority Frog Festival”。传统技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可译为 “Dong Minority Wooden Construction Building Craftsmanship”“灵山竹编技艺”可译为 “Lingshan Bamboo Weaving Craftsmanship”。

4. 意译。意译是指在保留原语内容的基础上,翻译时在选词、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各方面接近目标语受众的语言表达习惯和认知心理。比如,民间文学“壮族嘹歌”直接被译为 “Liaoge” 或者 “Liao Songs”,对于很多没有相关文化背景的外国朋友来说,无法明白这一名录的真正含义,这样的翻译就无法达到传播文化的目的。壮族嘹歌是壮族人民经过长期的口头传诵后,又经壮族文人进行加工和删改形成的原生态民歌,是一种用古壮字记录并且规范了格式的歌谣集。根据其文化背景,需要对“嘹歌”进行意译,“壮族嘹歌”可以翻译为 “Zhuang Minority Classical Ballads”,这样,更能体现名录的文化内涵。又如,民俗“毛南族肥套”如果按照直译法,则翻译为 “Maonan Minority Fat sets” ,国外读者会不明白这一名录是什么意思,会感到很困惑。“肥套”是指毛南族的各种还愿活动,需要对其进行意译,可以翻译为 “votive ceremony ”。因此,“毛南族肥套”应该译为 “Maonan Minority Votive Ceremony”,这样就把它所包含的意思表达出来了,外国读者看到这一英译的名录就明白是指毛南族的还愿活动了。再如,民俗“壮族霜降节”,如果直译为 “Zhuang Minority Frost's Descent Festival” 将无法凸显这一节日的文化内涵。霜降节正值晚稻收获,是丰收后的庆祝活动,所以“霜降节”不可以直译为“Frost'sDescent Festival”,而要根据它的文化内涵进行意译,可以翻译为 “Harvest Festival”。因此,“壮族霜降节”则要翻译为 “Zhuang Minority Harvist Festival”。这一英译把这一节日的文化表现了出来,外国读者即使没有任何文化背景敢能明白这一名录所指。

四、结语

笔者分析了广西非遗名录的结构特点、翻译策略以及相應的翻译方法。文中的例子是从广西非遗文化保护网上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和自治区区级项目名录选取的,归化异化策略下广西非遗名录的翻译主要采用四种方法:直译+注释、音译+注释、音译+直译、意译。非遗是我国重要的民族文化,其名录的翻译有利于我国文化的对外传播。做好非遗的外宣翻译,不仅能够让我国的传统文化走出国门,还能够促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对世界多元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广西非遗的相关研究甚少,大部分的非遗名录和介绍文本都还没有相对应的英译,本研究旨在引起相关部门以及研究者的重视。

参考文献:

[1]Venuti Laurence. The Translator's Invisibility[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4.

[2]陈玉茜.多元化视野中的当代壮族嘹歌传播策略新探[J].四川戏剧,2016(12):102-106.

[3]董博.文化认知视角下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研究—以广西壮族古瑶谚为例[D].广西民族大学,2012.

[4]黄园园.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跨文化因素及对策分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54-55.

[5]阮红波.从翻译伦理看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性文本的英译[J].河池学院学报,2019(6):114-117.

猜你喜欢
翻译方法翻译策略
浅谈青岛市公共标识语英译现状及翻译策略
《作者自述》两个译本的对比赏析
汉语叠词及其英译
国际会展用语特点及口译策略
浅谈汉语歇后语的翻译方法
中国特色词汇及其外宣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