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研究

2020-12-23 04:18张明
学周刊 2020年35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张明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更多全新教育理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对学生培养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传统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更无法满足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给予模式的改革优化是必要的。教师可以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应用为研究,分析导研式教学模式应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高中数学教学课堂的优化改革。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0)35-0041-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0.35.020

导研式教学模式在实际课堂应用中具有明显的课堂效率提高效果,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导研式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模式有所区别,传统的教育模式更注重的是教师的主体地位,而忽略了学生于课堂中的独立自主性。导研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应加强课堂教学的目标制定,并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加强学生与数学课堂之间的互动性,通过增高互动频率,使学生可以对于数学保持新鲜度,提高学生课堂学习专注率,同时也有效地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

一、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

(一)核心素养内涵

核心素养是素质教育提出下所衍生的全新教育理念,在核心素养视角下更强调的是对学生综合能力道德思想的培养。学校通过加强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节奏的发展,满足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需求。在现代教育改革发展中,核心素养已经逐步渗透到各学科教育、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通过对学生心理思想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特别是对于高中数学来说,数学是对学生逻辑思维要求较高的学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通过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推理能力、创新归纳能力。因此高中数学教学的改革创新应以核心素养为发展基础,探索更多符合当下教育的教学模式。

(二)高中数学的导研式教学

在传统的高中数学教育模式中,教师的教学方法更强调的是让学生记忆,通过反复大量的应用题练习来达到熟练掌握计算方法的目的。但这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效率低,记忆效果差,无法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思维结构。在课堂中学生的数学思维都是跟随教师的,为了学习而学习,缺乏学习的自主动性,自然而然降低了课堂学习效率,也无法发挥学习的能动性。导研式教学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研究性学习,在该种教育模式下,充分肯定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也针对教师做出了明确定位,即教师是起到辅导作用的。将导研式教学模式应用于高中数学课堂中,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时,要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活动讨论中,提高学生在课堂活动的参与度,调动课堂积极的学习氛围,同时也要让学生意识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学生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充分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去主动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对于教师综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组织能力,对于数学知识框架的构建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氛围的调动能力。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完成小组讨论或自主学习,去思考数学中的问题,最终经过思考反思总结提升数学学习能力。

(三)导研式教学应用于高中数学的意义

高中的学习时间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紧迫的,学生如何利用有限的学习时间发挥最大的学习能动性也是教师的教学探索。对于高中数学来说,面对紧迫的学习时间,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进而去引导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比强调式教学学习效率更高。根据对学生数学课堂意见收集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认为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下,高中数学枯燥乏味的教学任务很容易让自己在课堂学习中无法集中注意力,课下大量习题的练习也会让自己产生反感。因此教师要针对学生的学习状况改变机械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摆脱过于紧张的学习氛围,在轻松愉快中去学习数学记忆数学,当学习变成任务时自然会降低学习效率。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可以有效吸引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注意力,从而确保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模式应用要点分析

(一)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积极性

因高中学习的学习压力过大,通常课堂教学氛围都是较为沉闷的,部分高中数学教学只是教师在课堂中做知识点习题讲解,学生在机械的记忆,缺乏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模式都是有极大差异的,教师对学生的数学教学不能过于统一化,而是要针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状况做出针对性的教学方案调整。在课堂学习中教师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带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部分学生的性格过于内敛,无法在课堂学习中给予教师过多的教学反馈,而教师也无法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掌握,这时就要加強对此类学生的关心,可以通过提问的形式来提高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要学会运用鼓励,教师的鼓励对于学生来说是有极大的作用的,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集体荣誉感,更能带动性格内敛的学生去更为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中。

(二)强调学生探究式学习

高中数学的学习,学生要建立自己的数学思维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学生通过个人学习能力的优化加强,可以更好地适应高中数学教学节奏。学生在自主学习中主动地探究研究问题,也可以及时发现个人学习能力的漏洞与欠缺之处。当学生学会探究式学习自主学习后,个人综合能力自然也得到了极大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

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培养,但对于高中学生来说,高中数学部分知识习题过于复杂,小组合作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不同的学生数学思维模式是不同的,当学生解决同一个问题时,不同的学生会给出不同的解题思路,这也有助于学生拓展学习能力。小组内的数学思维碰撞的解题效果,远高于自主学习下的数学思考。

三、导研式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一)明确导研式教学流程,加强学生问题思考

在高中数学中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核心是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教师可以根据本次教学任务的知识点进行问题设定,引导学生在教学前完成自主预习,通过问题的设定可以加强课程知识的导向性。如教师在讲高中数学三角余弦相关知识内容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课堂的设计是结合教材进行例题讲解,之后通过例题扩展到其他问题让学生去实际运用。但在这个课堂设计流程中,学生的学习过于被动。在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中,教师首先通过学生较为熟悉的三角形相关知识对学生做出引导,之后开展问题解决思路研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思考小组讨论,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加强高中数学课堂的教研与教学的双重引导。导研式教学要求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式教学,同时也要进行深化的教学研究。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对知识点的讲述过于细致,省去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因此学生对于数学知识通常只是能够表面应用而无法进行深层次理解,进行灵活多变的应用。教师在课堂讲课中要注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并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引申到实际生活中,以此来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高中数学知识更加强调的是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与技巧,要擅长举一反三,教师可以为学生设定更多的问题情景,帮助学生去探究数学问题中的核心本质,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的举一反三能力。

(二)设定学习情境,激发学生逻辑思考

高中数学更注重知识的实际应用,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学习情景设定,通过有趣的情景设定,可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使更多学生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教师在进行数学情景设定时,可以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去思考该数学知识与生活中的何种问题有关联性,教师通过建立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关系,可以帮助学生对该知识点进行更深层次的记忆,也可以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更为清晰的思考。导研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力,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去激发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之后教师完成对学生的引导并做问题解答。

(三)设定教学问题,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在进行数学问题设计时要注意数学问题的难度,若教师将数学问题的难度设定过高,学生无法解决问题很容易打消学习信心,但过于简单的数学问题也不利于学生的思维思考。因此教师要对数学难度进行正确合理的控制。在进行引导式教学问题设计时,教师不易选择难度过大的问题,此过程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在之后的教学环节问题设计中要注意问题难度的层次递进性,满足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要求。在课下问题布置时,教师可以设定一般难度与拓展思考难度,拓展思考难度的问题可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去进行更多的研究,帮助具有较高学习能力的学生学习能力做进一步提升。例如,教师讲述立体几何知识点时,可以以平面几何问题为引导点。立体几何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学生在刚开始接触该知识点时,会感觉到迷茫。通过平面几何的问题引入,逐渐延伸到立体几何知识,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去认知立体几何。

四、结语

高中数学作为重要的基础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应用性与基础性,学生数学能力的提升主要取决于学生在课堂知识学习的效果。导研式教學模式作为全新的教育模式,打破传统教育对学生个人能力发展的束缚,给予学生在学习中更多的肯定,对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力,提升综合素质具有较强的作用。高中数学教师在应用导研式教学模式时,要探索出适合本班级最优的应用模式,及时做好自身身份的转变,加强对教学情景的设计与创新,培养学生更为坚实牢固的数学思维,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问题去思考问题,以此提高导研式教学的课堂应用效果。

参考文献:

[1]鲁东成.关于高中数学"导研式教学"的实践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2017(41).

[2]廖丽娟.基于核心素养的学生数学运算能力培养探研[J].成才之路,2020(18).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