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剂在颈椎病中的应用

2020-12-23 21:23:57刘志强赵晶马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7期
关键词:类方桂枝汤小柴胡

刘志强,赵晶,马胜

(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0 引言

柴胡剂,亦称柴胡类方,是以柴胡为主要组成药物,并以柴胡命名的一类方剂。《神农本草经》载柴胡:味苦,平,主心腹,去肠胃中积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推陈致新。久服轻身、明目、益精[1]。《伤寒论》中,柴胡剂包括六个方剂: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柴胡加芒硝汤、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这些方剂通过柴胡和不同药物配伍,而发挥和解少阳、疏肝解郁、清胆通腑、调和肝脾等功效。柴胡剂特点是都以柴胡、黄芩为其主药,是治疗少阳病的主要方剂。虽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增益,亦创出了新的以柴胡为主药的柴胡类方剂,如柴葛解肌汤等,但总体仍不越《伤寒论》少阳病之藩篱。

临床上,柴胡剂应用广泛,涉及内、外、妇、儿等多个领域,“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只要辨证为柴胡证,皆可选用柴胡类方治疗。黄煌先生在《中医十大类方》[2]中提出,柴胡证由两部分组成:胸胁苦满、往来寒热或休作有时。而柴胡证在体表所反映的部位,称之为“柴胡带”,包括胸胁部、颈肩部、头额部、少腹部等。颈肩部、头额部这些部位,恰是颈椎病者大多数的临床症状表现部位,甚至于胸胁部,部分由颈椎病变引起“颈心综合征”者,亦定位于此。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其继发性椎间关节退行性变所导致的脊髓、神经、血管等结构受压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临床症状亦多见眩晕、口苦等少阳证,可归于少阳病范畴,因此,探讨柴胡类方剂在治疗颈椎病中的应用,有较为实际的临床意义。

1 辨证应用

孙西霞[3]等治疗颈椎病患者症见颈部酸胀疼痛,活动受限,眩晕与体位相关,口苦咽干,心烦喜呕,舌淡红,苔黄腻,脉眩,辨证属邪郁少阳型者,治以小柴胡汤解表和中,和解少阳。王东强[4]分析颈椎病之病机,为素体虚弱, 外感风寒湿邪趁隙入侵,阻滞经络,以致气血阻闭不通,病理特点为本虚标实, 病机为“经络阻滞, 气血阻闭”,故在治疗颈椎病时抓“颈项肩背部疼痛”这一主症,以柴胡桂枝汤宣通郁闭, 调和气血,每获良效。

2 专方专病

杨友发[5]治疗颈椎病,见颈强项痛连及头项, 或胸胁苦满,或口苦, 头晕目眩, 或干呕, 颈肩背及肢体少阳经所过疼痛酸麻,手足温而渴, 舌淡红苔薄白, 脉弦者, 以和枢利颈为治,用小柴胡合桂枝加葛根汤加减。刘玮[6]运用小柴胡汤加减治疗颈性眩晕60例,总有效率100%。吴鑫[7]应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2例,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高于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都仁斌[8]采用小柴胡汤加味治疗颈椎病48 例患者, 总有效率为100%。王杰林[9]等运用全息汤治疗颈椎病74例,总有效率94.6%,并分析方药:全息汤用小柴胡汤基础药柴胡、甘草和解少阳为基础,加治疗表证的桂枝汤, 治疗上焦证的枳实薤白桂枝汤, 中焦证的平胃散, 下焦证的五苓散和凉血散血的生地黄、牡丹皮串联组成,具有和解少阳,疏通三焦,升阳理气、疏风散寒、调和营卫、开胸化痰、运脾、利水清血等多种功效, 对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损伤的恢复具有较好疗效。杨晓慧[10]以柴胡苓桂汤(小柴胡汤与苓桂术甘汤合方)联合西药治疗颈性眩晕42 例,总有效率95.2%,显著优于对照组。彭玉生[11]运用柴葛解肌汤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总有效率97%。

3 针药结合

杨明军[12]等以颈部的走行经脉中, 以循行于颈部的足太阳膀胱经、督脉、手少阳三焦及足少阳胆经对颈椎病的影响最大,采用中医推拿手法配合内服柴胡桂枝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0例,以桂枝汤调和营卫, 解肌辛散以疏通太阳经脉, 小柴胡汤宣展枢机以疏通少阳经脉,效果显著,总有效率96.7%。于泽来[13]疗效观察以柴葛解肌汤为主辨证加减,并配合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0例,近远期疗效均较对照组(中药组、针刺组)有显著性差异。王志红[14]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配合手法治疗交感神经型颈椎病30例,疗效显著,总有效率93.3%。

综上,柴胡类方,在治疗各种类型的颈椎病及颈椎病引起的颈源性疾病中应用广泛且疗效显著。但在具体应用中,必须遵循中医辨证的基本原则,并随证加减,或加味,或合方,或化裁,如柴胡桂枝汤、柴胡桂枝干姜汤、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葛解肌汤等,如此方能取得理想效果。

导师马胜教授为山东省五级师承指导老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临证擅用经方,且倡导“针灸并用、针药并施”的大中医综合诊治思想。马师在临床上尤擅用柴胡类方治疗各类疾病。通过跟师体会,在应用柴胡类方时,首先要抓主证,可参考方证辨证的方法,如少阳病,临床见有口苦、咽干、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等症状,则当以柴胡汤加减。其次可辨脏腑,如属肝胆疾患,则应用柴胡剂的概率较大,师曾口述一病例,患者老年胆石症,因体质无法手术治疗,西药治疗乏效,因虑其年老体弱,以小柴胡汤稍加大黄试治,竟获良效;又有一肝癌晚期患者,因行动不便,家属前来询方,谓患者腹痛、乏力、纳差,因未见患者,遂处小柴胡汤原方,孰料一周后反馈服药甚效,谓患者痛减纳增。其三可辨经络,如本文所述的颈椎病的治疗,临床上多见头、颈、肩部酸痛不适的患者,可据其发病部位,如后头部、头两侧、前额部分属太阳、少阳、阳明,即可按太阳柴胡证、少阳柴胡证、阳明柴胡证选方,若其三阳经络同病,则选用柴葛解肌汤,所谓“邪在三阳”。

余遵师训,在治疗颈椎病及颈椎病变引起的颈、肩背部不适的疾病时,亦根据辨证选用柴胡剂。如治一患者某右,因颈肩部不适1年余就诊,查颈椎MR为颈椎及椎间盘退变,曾行按摩、理疗等效果不佳。按患者中年女性,平素情志不畅,又兼劳累较多而发病,诊为枢机不利、气滞血瘀,兼有气虚、肾虚,处柴葛解肌汤加补肾壮骨之品:柴胡 12g、黄芩 10g、葛根 30g、羌活 10g、白芷 10g、白芍 15g、当归 20g、川芎 10g、生地 15g、太子参 30g、丹参 20g、云苓20g、鸡血藤 10g、伸筋草 20g、骨碎补 15g、杜仲 15g、川断 15g、炙甘草6g,水煎服,日一剂。并配合针灸、理疗等治疗,7剂后病情改善显著,仍以上方加减继服7剂以善后。半年后随访病情稳定,无明显不适。

总之,柴胡剂在颈椎病及相关病变中有较广泛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准确识别柴胡剂的适应症,有助于执简驭繁,提高辨证的准确和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类方桂枝汤小柴胡
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小柴胡汤对2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机制
基层中医药(2022年8期)2022-11-17 08:43:14
柴胡类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研究进展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苓甘五味姜辛汤及其类方治疗痰饮病的探讨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中成药(2018年10期)2018-10-26 03:41:02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中医研究(2014年6期)2014-03-11 20:28:55
基于属性偏序理论的李赛美教授运用柴胡类方思路探析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
从经方小柴胡汤谈跟师孙光荣教授心得
ERK2和PI-3K在小柴胡汤抗大鼠肝纤维化中的表达
中成药(2014年11期)2014-02-28 22:2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