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2020-12-23 21:23龚莉向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7期
关键词:熏洗耳穴中药

龚莉,向前

(暨南大学,广东 广州)

1 术后疼痛的病因病机

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产生机制,从现代医学来解释,一、手术刺激角度,主要体现在手术直接损伤肛门周围组织及神经而产生致痛因子,另外还与麻醉方式的选择及解剖因素相关;二、术后出现一系列并发症,如:创面水肿、伤口感染等;三、创面愈合后形成瘢痕,挛缩牵拉正常皮肤组织;四、括约肌痉挛;五、敷料填塞压迫创面、排便刺激污染术口;六、其他因素,主要从患者的年龄、性别、精神状态、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考虑。从中医角度来分析,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病因,一是由于手术的有创操作,金刃直接损伤脉络、筋肉,致血瘀气滞,必定引起疼痛,二是术中伤血,术后久卧伤气,气血不足或气血失和均可引起疼痛。病机认识,古代医家认为无论何种疼痛总责之于“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两方面,实证之“不通则痛”涵盖了瘀血、寒凝、气滞、伤食、痰浊等,使气机阻滞、血运欠畅、饮食伤胃、痰浊痹阻而成有形实邪,痹阻不通而发疼痛,如《血证论》曰:“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周身作痛,以其堵气之往来,故滞碍而痛”;虚证之“不荣则痛”责之于气血阴阳虚衰,不能荣润形体官窍、充养肌肤、调摄阴阳故发疼痛,《素问·举痛论》中就曾说到过“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亦有不同的医家对于疼痛的病因病机提出了第三种解读,“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出自于《素问·至真要大论》之病机十九条,“五脏六腑,心之所主”,心主血脉、主藏神,若心之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则气血运行不通畅,气滞血阻,神志失司,不能统帅机体之活动,疼痛应运而生。唐代王冰曰:“心寂则痛微,心躁则痛甚......痛痒疮疡生于心也”,首次提出疼痛的产生及疼痛程度与情绪密切相关;现代有王耀武教授对此观点提出新解[1],他认为除了痒痛以外,嗅觉、视觉、听觉等异常应当从心而论。

2 中医内治法

2.1 中药内服

肖亮[2]用自拟舒肛止痛汤加减,药物组成为秦艽15g,桃仁10g,当归 15g,防风 15g,苍术 15g,地榆 15g,泽泻 12g,火麻仁20g,枳实15g,槟榔15g,炙甘草6g,用于128例肛肠病常规术后疼痛的疗效观察,对照组120例患者用麻子仁丸,一段时间治疗后,对比两组并发症、平均愈合时间,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并发症更少、平均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舒肛止痛汤对于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可以证实。韦荣力[3]通过选取78例肛肠病患者,随机编号后按奇偶数分为A、B两组,对78例患者术后分别采用止痛如神汤和普通西药治疗,结果提示服用止痛如神汤的A组患者在术后第三天VAS评分比普通西药的B组要低,总体有效率100%,同样优于B组的89.74%,止痛如神汤的临床作用显而易见。刘少琼[4]随机选取120例肛肠病术后疼痛患者,再均等分为治疗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分别口服银芍冲剂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自制银芍冲剂组方为金银花、白芍、元胡、槐花、甘草等,通过观察疼痛轻重程度、疼痛消失时间以及副作用,结果表明两组整体治疗效果相当,但双氯芬酸钠具有更高的副作用反应率,银芍冲剂在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方面总体疗效更佳、且副作用更少,具有更好的临床推广意义。中医选方用药,主要从中医学的两个最基本特点入手,即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术后疼痛的辨证分型主要分为实证之气滞血阻以及虚证之气血亏虚,关于中药内服的确切疗效,诸多的临床实验都给出了证明,具体到临床应用,还需结合每个患者的不同特点,正确辩证、合理选方用药,方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的痛苦。

3 中医外治法

3.1 中药熏洗坐浴

田彩玲[5]用肠风散治疗80例混合痔术后疼痛患者,治疗组、对照组分别采用肠风散及高锰酸钾溶液熏洗坐浴,观察疼痛消失时间、减轻程度及下次疼痛出现间隔时间,通过VAS评分及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结果证明了肠风散熏洗坐浴对于混合痔术后疼痛的总体有效率为95%,优于高锰酸钾溶液;更做了药效学实验研究,肠风散大、中剂量(100%和50%)局部给药,具有镇痛作用并有皮肤安全性,可以调节模型大鼠血清中IL-6、IL-10含量。程朝军、樊晓霞[6]将68例肛肠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用常规抗炎止痛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上中药熏洗,具体组方为川乌30g、草乌 30g、半夏 15g、胆南星 15g、荜茇 15g、猪胆汁 12g、白芷 9g、花椒5g,治疗一段时间后,进行疗效评定统计,计算两组总体有效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在68例患者出院后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跟踪,通过复诊率及再次入院情况来评价复发率,观察组的2/34复发率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的9/34,说明了中药熏洗对于肛肠病术后疼痛的治疗及复发率的降低均有着较为明确的疗效。刘玉军[7]观察了在中药超声熏洗的基础上加上红外线照射术后伤口的临床效果,将128例肛肠病术后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单独用中药超声熏洗,研究组则用中药超声熏洗同时加上红外线照射,连续从术后第1天到第5天,评估患者伤口的疼痛程度、创面水肿及渗液情况,统计相关数据并计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中药超声熏洗与红外线共同应用较中药熏洗单一应用效果更佳,能够更有效地改善肛肠病术后的一系列临床症状。魏捷、蒋维蓉[8]研究了中药熏洗联合针刺的临床疗效,挑选120例肛肠病患者,分别应用并对比中药熏洗联合针刺痔疮穴与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经治后,其中联合疗法的整体有效率为96.7%,高锰酸钾溶液坐浴组的整体有效率为7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搜集诸多临床研究资料,不难发现,中药熏洗无论是单独应用,或是与相关中西医疗法联合应用,其疗效都是有据可循的。当然,疗效能够得到保证的前提一定是正确的辩证,结合每个病人不同的寒热虚实情况,具体加减中药及其用量,中药熏洗的核心应当是中药的选择,熏洗只是一种给药方式,同时兼顾,合理辩证,方能更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以及减少复发、及早康复。

3.2 中药外用膏、散、栓

殷克、孙哲、董毅[9]用紫草三黄膏联合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选取共66例患者,随机分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常规用药外敷患处,实验组用紫草三黄膏与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每天2次,两组治疗10d后,通过调查记录法评价治疗满意度及疼痛评分,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治疗满意度和疼痛评分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紫草三黄膏与复方多黏菌素B软膏联合应用能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值得应用推广。中药散剂的外用,储成俭[10]展开了相关研究,他对1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治疗组采用甘石创愈散加痔痛平洗剂,对照组仅用痔痛平洗剂坐浴,观察两组在一个疗程后疼痛评分情况并对比,结果是治疗组总体有效率92.50%明显优于对照组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甘石创愈散外撒患处与痔痛平洗剂伤口坐浴联合治疗,对于缓解术后疼痛有着确切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疼痛症状。另外栓剂的应用观察,周勇[11]通过实验对比观察了复方黄芩栓的疗效情况,将180例术后疼痛患者分为复方黄芩栓A组、芬太尼B组、复方黄芩栓联合芬太尼C组,每日治疗后进行疼痛评分,并最终评价镇痛效果满意度,C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A、B组,镇痛满意率高于A、B组,黄芩栓与芬太尼的联合应用要优于单独用药。有关中药外用在肛肠疾病方面的应用,临床上十分广泛,含有中药成分的药膏、药散或者制成栓剂,肛门局部给药,通过直肠黏膜直接起作用,往往较内服药物吸收更快,疗效确切,不入胃肠道,安全性也会更高。

4 其他方面

4.1 针灸

中医药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研究,除了以上常见中医内治外治法,中医其他方面的记录亦不在少数,潘向阳[12]开展了针刺缓解痔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对符合入选标准的62例患者进行分组,观察组进行针刺承山、二白、足三里穴,并连接电针治疗仪,持续作用30分钟,对照组予以止痛药洛芬待因片2片口服,并在6小时后续服1片巩固疗效,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h、3h、6h、12h、24h进行VAS评分,同时注意并记录其他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24小时镇痛效果更明显,电针承山、二白、足三里对于缓解痔术后疼痛有确切疗效。

4.2 耳穴压豆

陈明环[13]研究在服用西药止痛的基础上加耳穴(肛门、直肠、神门、皮质下)压豆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对90例患者进行平行分组,对照组用常规西药镇痛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耳穴埋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止痛药的使用次数,结果显示西药止痛联合耳穴压豆较单独用西药治疗的疼痛评分更低、止痛药使用次数更少、总有效率更高;戴伟华[14]对43例肛肠病患者同样展开了耳穴相关研究,首先确定止痛要穴(肛门、直肠、交感),再根据患者的不同临床表现,加用相应耳穴,留籽3-7天,每天按压3-5次,观察一个疗程后疼痛分级及有效率,结果提示在43例患者中30例显效,11例有效,耳穴治疗镇痛效果明显。

4.3 穴位埋线

李海玲、惠永锋[15]等观察了有穴位埋线干预的肛肠病术后疼痛的疗效,将60例患者分组后,对照组采用三黄洗剂坐浴+紫草三黄膏外敷患处,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穴位埋线,选穴为双侧承山、上巨虚,在治疗后1周内每天用NRS-VRS-5评分,对比两组疼痛积分,发现一周内除第1d外,治疗组疼痛积分均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穴位埋线能够有效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情况。

5 小结

关于中医药缓解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研究,近些年来,可以说是层出不穷,涉及的范围也相当广泛,基本涵盖了全部的中医药领域,包括中药内治法、外治法,针灸、耳穴、穴位埋线、多种方式联合疗法或是中西医结合等等,通过查看大量文献并总结,可以发现中医药治疗肛肠病术后疼痛的临床疗效是确切的,有着很高的临床推广性,且不仅仅局限于肛肠疾病术后疼痛方面。同时也有问题存在,诸多的临床实验得出了肯定的答应,但仅仅依靠临床实验得出的数据,较容易遭到质疑,因为临床上随机挑选的患者来源复杂,质量稂莠不齐,分组后不能完全控制好变量,再加上大多数用于评价疗效的疼痛评分(VAS),主观性很强,整个实验的内部真实性及外部真实性都有待考究,相应的药理研究、动物实验缺乏,真正的临床推广还需要更多的理论支撑。中医药本身在西医当道的当今社会,可以说是处境艰难,除了临床实验的开展,更需要从微观分子角度明确中医药的确切作用机制及可行性,保证临床实验与动物实验同步发展,中医药要取得长足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方能获得世界的认可。

猜你喜欢
熏洗耳穴中药
耳穴压豆对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干预效果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耳穴压豆联合穴位按摩在高血压伴失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耳穴按压对肺部疾病患者的保健作用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