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佳,郭 燕*
(南京脑科医院门诊部,江苏 南京 210029)
儿童精障碍的现状:儿童精神障碍患病率高达20%,儿童精神心理卫生问题得到更多家庭及社会的重视。儿童精神障碍急性期住院治疗,待症缓解后或者控制后出院,在家康复治疗。要求患儿家属承担起照料患儿的重任[1]。家庭之中出现精神障碍的患儿,患儿家属多数会感到思想压力大,苦恼,有的还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对照顾患儿更是无从下手。 家属的知识储备及心里状况将直接影响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我院儿童精神科门诊现状,儿童精神科普通门诊日均量约在200人次。普通号每日安排2位医生坐诊,门诊就诊时间紧凑,患儿多有言语及行为上的问题,门诊配合度差。医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及精力去满足患儿家属想更多了解疾病相关知识的愿望。
研究对象为2019年03月---2019年04月儿童精神科门诊患者及家属。患者年龄4-10岁,患儿家属年龄28-45岁,按照就诊的先后顺序分成观察组 150例和对照组150例,两组家庭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符合研究,两组患儿家属均能独立配合接受调查研究。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不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儿及家属给予常规护理外,着重进行相应疾病的健康知识宣教。
1.2.1 实施健康宣教的护理人员的配置
选取普通话标准,表达清晰,取得主管护师职称的护士。进行专业培训,熟练掌握儿童精神科疾病的理论知识,家庭护理注意事项,心里护理等相关健康宣教的知识。
1.2.2 就诊前指导
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面谈,评估患儿及家属的配合度,认知度。了解患儿基本情况,家族遗传史,生活事件、性格改变、社会适应能力。告知家属导致患儿发病的可能因素,指导家属就诊时正确提供关键病史。
1.2.3 就诊后指导
疾病的告知:针对性的告知疾病知识,发生、病情演变及治疗后疗效,发放健康教育手册,组织家属参加医院定期举办的健康知识讲座。
用药护理宣教:根据医嘱正确指导患儿家属家庭用药护理,患儿服药的剂量及注意事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应对措施。
生活护理宣教:根据患儿的疾病类型及病情,制定部分日常生活及文娱活动:如整理自己的床铺,养一个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学习简单的绘画,手工艺、听听音乐,学习简单的舞蹈,每日还可以看看动画片,让患儿参加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保持与周围人的联系,让其意识到自己可以像其他小朋友一样,有助于患儿重返校园。
对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斯特朗说“与其诅咒黑暗,不如点燃蜡烛”。良好的家庭环境对患儿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患儿家属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儿童精神障碍是一种长期的慢性疾病,具有复发性。患儿家属需要了解疾病及诊疗的知识,患儿家属只有在对患儿疾病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才能克服自身心理障碍,接受患病的现实状态,重点是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点,指导患儿正确认识疾病及日常自我护理的能力,帮助患儿克服心理障碍,增强治疗疾病的信心[2]。
对比分析两组家庭对疾病的知晓率及患者满意度情况,疾病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向患儿家属取得,进行统计,疾病知晓包括完全知晓、部分知晓、不知晓。疾病知晓率=完全知晓+部分知晓。护理满意包括十分满意、一般、不满意。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
采用SPSS18.0处理,知晓率及护理满意度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以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150例患儿家属中,69例完全知晓,81例部分知晓,6例不知晓.知晓率为96.00%对照组150例患儿家属中,9例完全知晓,46例部分知晓,不知晓95例,知晓率为63.33%。
观察组150例家庭中,122例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25例一般满意,4例不满意。观察组中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7.33%。对照组150例家庭中,34例对护理工作十分满意,93例一般满意,23例不满意,满意度为84.66%。
患有精神障碍的儿童是一类特殊的人群,他们的人生刚刚起步,就被社会淘汰了。一旦被确诊,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虽然呈上升趋势,发病率较成人低,但是预后不如成人,且儿童无独立生活的能力,依赖监护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儿童精神科普通门诊护理中,对患儿监护人进行疾病知识的宣教、指导对患儿日常的照顾及心理护理,能够使部分家属对自己教育方法不对造成的后果有新的认识,提高门诊就诊的满意度[3]。实施健康教育在儿童精神科普通门诊护理工作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