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英,李秀霞2,杜晓华,张兴芳
(1 沂南县妇幼保健院,山东 沂南 276300;2 沂南县人民医院)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对计划怀孕夫妇进行优生健康教育、健康检查、风险评估、咨询指导和跟踪随访等服务,能有效改善育龄夫妇的生殖健康状况,降低或减少不良妊娠结局。2013年—2018年本县共进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84 286对夫妇,全部进行了风险评估。现根据跟踪随访结果,分析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发生的原因,为指导下一次妊娠打下基础。
1.1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县辖区内符合生育政策、计划怀孕的农村夫妇;夫妇至少一方为农业户籍或界定为农村居民户口;夫妇一方为本地户籍或双方非本地户籍但在本地居住半年以上的。共纳入84 286对夫妇,其中男21~49岁,平均(28.6±5.4)岁;女20~45岁,平均(29.7±5.8)岁。跟踪随访84 126对。
1.2方法 符合以上条件的夫妇每月参加由县、乡两级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组织的孕前优生知识培训班和专题讲座,并填写家庭档案的基础信息和一般情况部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妇科B超检查部分由县妇幼保健院各科室检查后填写,并将所有资料及检查结果录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管理信息系统》。评估指导:评估办法依照《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指导手册(试用)》[1]、《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风险评估手册》[2]。由县妇幼保健院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者根据病史资料和检查结果综合分析和风险评估,区分一般人群和风险人群。本着普遍性指导和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分级分类指导制度。一般人群由乡镇妇幼保健及计生服务机构取得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资格的人员进行面对面的咨询指导;风险人群由县妇幼保健院取得主治医师及以上技术职称人员面对面、一对一进行咨询指导、治疗和转诊等服务。随访:由乡镇妇幼保健及计生服务人员对受检人分别于检查评估完成后3、6、9、12个月进行早期妊娠随访和妊娠结局随访,直到妊娠结束。对于部分高风险人群由县妇幼保健院专业技术人员定期重点随访。认真填写《早孕随访记录表》和《妊娠结局随访记录表》,如有出生缺陷或不良妊娠结局的详细填写《出生缺陷记录表》和《不良妊娠结局记录表》,并将随访结果录入《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管理信息系统》。
获跟踪随访的84 126对夫妇中,17 040例妇女已孕,其中正常活产16 302例(占95.67%),早产220例(占1.29%),低出生体重儿9例(占0.55%),新生儿出生缺陷为26例(占0.15%),其他不良妊娠结局398例(占2.34%)。
26例出生缺陷患儿中,先天性心脏病9例(占34.61%),多指4例(占15.39%),先天性唇腭裂3例(占11.54%),神经管缺陷1例(占3.85%),其他9例(占34.61%)。
其他398例不良妊娠结局中,自然流产为196例(占49.24%),医学性人工流产为106例(占26.63%),治疗性引产为46例(占11.56%),死胎死产20例(占5.03%),异位妊娠2例(占0.5%),其他28例(占7.04%),包括巨大儿、肾积水、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等。
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预防出生缺陷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可以及时了解计划怀孕夫妇的健康状况,发现影响生育的风险因素,从而制定综合预防措施和优生指导,减少不良妊娠结局。通过妊娠结局随访,分析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原因,避免部分出生缺陷的出生,为指导下一次妊娠打下良好基础,从源头上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本文通过对17 040例怀孕妇女的跟踪随访,了解出生缺陷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高龄。国家放开二胎生育政策后,很多大龄夫妇生育愿望强烈。年龄大于35周岁的妇女怀孕后妊娠并发症及妊娠合并症发生风险增高,严重影响母儿结局,流产、畸形、胎儿窘迫、早产、新生儿窒息、死胎死产等不良妊娠发生率增高。(2)遗传因素及不良妊娠史。本文不良妊娠结局中有196例自然流产,死胎死产20例。回顾其病史资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妇女曾经有1次或2次自然流产史或死胎死产史。(3)环境因素。很多不良环境因素暴露如高温、辐射、放射线等可致胎儿发育异常、低出生体重等发生率升高;致畸性化学物质如经常接触有机溶剂、亚硝基化合物、苯类等可致胎儿畸形;经常接触噪音易导致听力、神经、心脑血管系统损害;吸烟、被动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习惯也不利于优生。(4)肥胖。肥胖女性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子痫前期等妊娠并发症、过期妊娠、剖宫产等风险增加。(5)感染因素与慢性疾病病史。孕期如感染病毒、细菌等,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影响胎儿发育,同时怀孕会加重原发病病情,孕期用药也影响胎儿生长发育。
根据以上原因,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对妊娠结局的不良影响。此外,要加强跟踪随访服务,对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中的高风险人群要重点随访,发现不良妊娠及时处理和告知,必要时及时终止妊娠,避免出生缺陷发生。本组有106例行医学性的工人流产,46例行治疗性引产。
总之,通过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并踊跃随访,可以及时了解计划怀孕夫妇的健康状况,及早识别导致出生缺陷发生的风险因素,提出针对性的医学建议和干预措施,有效预防出生缺陷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